大家都知道目前阿富汗境內沒有被控制的唯一區域只有面積3600平方公里的潘傑希爾省。而該省地形以山谷為主。
這裡需要特別講一下,潘傑希爾的地形優勢。地形是我們常說的打勝仗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之一。
對於塔利班來說,佔據「天時」和「人和」優勢。天時,塔利班已經組建阿富汗新政府,世界各國不可能再發動戰爭而推翻它;人和,塔利班在奪回喀布爾前已經有7萬名戰士,現在只多不少。更有前阿富汗政府和美軍遺留下來的先進武器。但是對於民族抵抗陣線來說,擁有潘傑希爾山谷「地利」優勢,即「以少勝多」的優勢。
1979年,蘇聯發動阿富汗戰爭。大馬蘇德重返家鄉潘傑希爾,率領阿富汗游擊隊展開抵抗運動,1982年游擊隊發展成為3000多人。因為在潘傑希爾山谷活動並對蘇軍造成重創而被阿富汗人尊稱為潘傑希爾之獅。
而塔利班奪回阿富汗後,分別於8月20日23日30日以及9月2日總共進行了四次進攻潘傑希爾,均以失敗告終。
9月2日晚,塔利班與潘傑希爾省反塔力量開展4小時的交戰後,8000名塔利班士兵與350輛(軍用)越野車被擊退。塔利班遭受重大損失,450名塔利班士兵死亡,另有130名塔利班士兵被俘。
可見,潘傑希爾地利優勢巨大。
現今塔利班想要在阿富汗國內站穩腳跟,以及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必須是促進和平和經濟發展。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只考慮活著和打仗了。
所以,個人認為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打打停停,維持現狀,後二十年的潘傑希爾,將成為前二十年的塔利班!(想要如同民族抵抗陣線所說的建立包容共治政府,個人認為不太可能)
(個人對塔利班不持立場)
潘傑希爾地理位置
民族抵抗陣線突擊隊
潘傑希爾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