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周恩來總理去萬隆參加第一次亞非會議,計劃在香港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飛機「克什米爾公主號」前往雅加達,4月11日,飛機按計划起飛後,在北婆羅洲西北地區墜入大海,機上11名乘客和5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3名機組人員僥倖存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事件。
這次空難事件不是偶然,是一場國共兩黨之間的政治謀殺事件,意圖謀害中國高級官員之一的周恩來總理。幸好當時周總理剛剛做完闌尾炎手術,又收到時任緬甸總理吳努的邀請參加一個非正式的小型會晤,參會人員還有緬甸總理吳努、印度總理尼赫魯和埃及總統納賽爾,所以周總理臨時秘密改變行程,先從昆明去緬甸首都仰光參加會晤,再由仰光直接赴萬隆參加會議。部分跟隨總理參加萬隆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及新華社記者依舊按照計劃乘坐「克什米爾公主號」航班,結果發生了悲劇,令世人震怒!
亞非會議觸及美國利益,把矛頭對準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帝國主義的不斷掠奪和侵犯,許多亞洲和非洲的國家淪為殖民地國家,嚴重的威脅著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人民生活失去保障。在這種情況之下,越來越多的亞非國家領導人認為不能再坐以待斃,需要有所行動,殖民地國家開始主張國家獨立,促使國家解放事業蓬勃發展。亞非各國必須攜手共進,加強國際合作,堅持和平,反對侵略,反對外國在本國領土建立軍事基地,實現維護政治經濟獨立,保護國家領土安全,發展民族經濟等目標。基於此目標,1955年4月18日,一場由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錫蘭(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等五國發起的,阿富汗、柬埔寨、中華人民共和國、埃及、衣索比亞等29個國家參與的亞非首次會議在萬隆舉行。
對於第三世界而言,亞非會議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亞非會議觸及了美國的利益,為了阻止這次會議的召開,美國編造謠言說「中國要奪取亞非世界的領導權」,把矛頭對準了新中國,以此來製造人們對新中國的疑慮和恐慌,挑撥中國和亞非其他國家的關係。中國政府對亞非會議始終持積極支持態度,並派周恩來總理率領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外貿部長葉季壯、外交部副部長章漢夫和中國駐印尼大使黃鎮等代表參加亞非會議。國民黨當局正是利用了本次會議,採取嚴密的計劃和殘暴的手段製造了「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事件來刺殺周恩來總理。
4月9日,在中國代表團即將乘坐航班出發參加萬隆會議的前夕,已改變行程計劃身在昆明的周總理接到我黨情報員的秘密彙報:美國和國民黨特務計劃在香港對我方實行破壞行動,但是具體細節尚不清楚。周總理迅速致電外交部並下達指令,務必將此消息轉告給港英當局,讓他們採取必要措施,務必要保護中國代表團的安全。並將此情況告知即將乘坐本次飛機的新華社記者和代表團工作人員,請他們提高警惕,採取應對方案。新華社香港分社潘德生代表中國代表團與印度國際航空公司人員進行談判,要求印度方務必採取措施,保護飛機和人員安全。印度方表示:按計劃「克什米爾公主號」在香港加完油便可起飛,僅停留一小時左右,印度航空公司會親自指派專門的機械師對飛機進行檢查,同時對飛機的燃油、食品也進行檢查,行李交由專人押運,避免外部人員靠近飛機。4月10日,中方同英國駐華代辦處參贊艾惕思進行了緊急會面,時任外交部副司長張越代表中方參加,並向英方通報了有關情況,共同商議保護措施,破壞敵人的計劃。
4月11日,「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落地香港後,香港警方派了輛警車在飛機後面監視,重點觀察行李檢查處和飛機入口處,卻忽視了機場的地勤人員!在沒有發現異常之後,「克什米爾公主號」按照原定計劃在4月11日中午12時15分,在香港啟德機場起飛,預計7小時候到達雅加達。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次竟是訣別!北京時間17點30分左右,距離雅加達僅一個小時的時間,飛機失事。
4月19日,中國赴萬隆會議的代表團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上明確寫出:國民黨總統府已經下令國民黨駐雅加達支部暗殺周恩來總理,國民黨在印尼逃亡的中下級軍官在紅溪組成了28人的敢死隊。美國駐印尼大使館為每個敢死隊成員配備一支無聲槍支,並給予他們豐厚的獎勵。信的署名為「覺醒了的國民黨暗殺隊員」。代表團依據當前的安全形勢,立刻對周恩來總理採取嚴密的保護措施。印尼政府為周恩來總理專門配備一名陸軍上尉作為安全副官,並配備5名警察貼身時刻保護周總理的安全。萬隆地區也增派大量警力防範,周恩來總理外出時,不僅有摩托車開路,還有憲兵吉普車隨從。
為了保護周總理的安全,原定中國代表團於5月5日乘船返回香港的計劃被打亂,在5月1日由專機秘密將周總理及代表團成員和記者送至雲南。據說在周總理原本計劃乘坐的船上,發現大量的槍支彈藥。
突如其來的災難,中英聯合調查
1955年4月11日晚上,中國政府收到新加坡路透社的緊急電訊,電訊內容讓人非常震怒和難過: 「克什米爾公主號」在香港飛往雅加達途中,在北婆羅洲西北的海面失事,機身墜入海中。機上共有11名乘客,其中有中國政府的3名工作人員和5名記者,還有3名外籍工作人員,該機還有8位機組人員,全部下落不明,恐怕已經全部遇難。
此事件曝光後立刻引起了國際社會的譴責,中國政府接到報告後立即做出反應,印度尼西亞政府與英國駐新加坡皇家空軍部隊積極展開搜救活動,在出事海域搜尋「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和機上人員。4月12日,「克什米爾公主號」殘骸被發現在新加坡東北500公里處,同時又陸續在印度尼西亞納土納群島的斯達瑙附近發現3具遺骸,其中兩名是機組人員,另一名已無法辨認。
1955年5月9日,中國政府在國務院會議廳召開會議,討論關於此次空難事件下一步的方針和策略,周恩來總理主持了此次會議。周總理在會議上部署了下一步的策略,務必拉動英國與我方合作,早日破案,讓美國和國民黨特務在世界人民面前聲名狼藉。由於英國政府一方面顧忌與美國的關係,一方面有顧忌中英的合作,為了拉動英國合作,中國政府採取拉壓結合的方式。周恩來總理通過駐華代辦杜維廉向英國首相艾登轉達中方意願:中國政府希望英國政府能夠指示香港當局同中方密切合作,早日偵破使"克什米爾公主號"失事事件。中方將為香港當局提供資料,助力香港當局破案。同時提出以下要求:香港當局需要把相關資料嚴加保密,對材料中提到的相關涉案人員要嚴加監視,防止其逃跑,在嚴格審訊涉嫌的主要人物時,應該有中方人員在場。如英國故意不破案,則可視情況同英國進行鬥爭。英國首相艾登表達了全力同中國政府合作的意願。中英將針對本次事件聯合調查。
1955年5月25日,「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調查有了新進展,飛機失事委員會向周恩來總理彙報調查結果,飛機因外部裝置導致爆炸,飛機右翼全部炸毀,而炸毀飛機的定時炸彈需要12小時之內爆炸,確認爆炸物為飛機在香港停放時安置的。當時由於政治原因,當時中共的飛機也不能落地香港,中國代表團需要經由廣州到香港,國民黨在廣州的情報單位得知這一事情,計劃設計了本次暗害行動。中國的航班不能直接飛往印尼,中國代表團決定包機飛往雅加達。經過和印度航空公司的商談,最終確定飛機為「克什米爾公主號」,該飛機先按照正常航班飛向香港,下午再由中國包機,所以該飛機落地香港後會停留一段時間,給了國民黨特務分子可乘之機。
中國情報部門一直在秘密偵查此案,收集相關情報,情報顯示:此次暗殺是國民黨香港情報局策劃,使用的炸彈是一種美國製造的小型定時燃放炸彈,香港啟德機場檢修飛機的地勤人員周駒負責在飛機上放置炸彈。周總理親自將這份詳細、完整、具體的情報定名為《向港英當局提供的第一份情報》。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的熊向暉負責將情報交給香港警方,根據這份情報,香港當局決定立即緝捕嫌疑犯。
就在這時卻收到令人憤怒的消息,周駒失蹤了。原來在5月18日,案發後的第36天,周駒偷偷躲進一個航班的行李艙中,偷渡到台灣。中方得知此消息後,要求港英當局引渡周駒回香港受審,而港英當局以台灣和香港沒有引渡條約而拒絕。港英當局以僅周駒一人有罪結案,其他主要案犯則全部驅逐到台灣,使此案最終沒有將兇手繩之以法,遺憾至今。
倖存者回憶
在此次事件中,有3位機組人員幸運的活了下來,其中一位是印度航空公司的維修工程師卡尼克,他在1958年撰寫了回憶錄《克什米爾公主號》,詳細的介紹了飛機失事時的情況。
卡尼可在回憶錄里寫道:
飛機在香港停穩後,香港航空公司的工人們就對飛機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當時機組其他人員去餐廳吃飯,但是當機組人員下飛機後,卡尼可發現少了兩件行李,便去餐廳通知其他人員尋找,中途離開大約十分鐘左右。飛機按計划起飛,當飛機正在穿越北婆羅洲沙撈越古晉海域,飛行高度大約5000米時,飛機失事了。轟隆一聲,傳出一聲沉悶的爆炸聲,機艙右翼發動機吊艙後面起火,大火完全失控。傑克機長非常冷靜,一方面命令機組人員前去滅火,一方面向地面發出飛機失事的信號。由於附近沒有可以降落的地方,機長決定水上迫降,但是大火已經燒到了主油箱,儘管機長和副機長全力的操控著飛機,飛機仍向斷線的風箏一樣落進了海里。在生死關頭,機長命令機組人員打開所有緊急出口和座艙的門,機上所有人員都穿著救生衣,一旦逃出機艙內,就有生還的可能。
卡尼克回憶了在飛機上的最後時刻,飛機距離水面特別近,只有幾尺高了,走到機艙門口都已經來不及了。機艙內的乘客全都正襟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以鋼鐵般的意志面對死亡,面對客艙內的熊熊烈火,每個人的臉上沒有一絲懼色。在飛機掉入到水裡之後,卡尼克遊了出來,看見著火的機翼墜落的海面上一片火海。他拚命地向附近的島嶼游去,與另外兩位幸運的人員一起,在水中待了7個小時左右,被當地居民救下,最終被英國護衛艦帶走。這才向世人還原了飛機墜毀時的經過,如果沒有生還者,這個瞬間可能永遠都不會被人知道了。
真相大白於天下
1955年9月2日,英國政府駐華代辦歐念儒向中國政府提交了《關於克什米爾公主號破壞案警察調查綜合報告》,報告中詳細的介紹了關於本次暗殺的始末。
當得知周恩來總理從香港赴萬隆會議的計劃時,國民黨特務就計劃在香港實施本次行動,「軍統」頭子戴笠的得意門生趙斌丞奉毛人鳳之命負責整個方案策劃。但是誰去安置炸彈呢?香港機場內部安全措施很到位,只能找機場內部的工作人員,這個人還要膽大心細,容易收買。一名化名為「吳義清」的高級特工負責尋找合適的人選。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一名叫「周駒」的機場地勤人員進入吳義清的視線。據了解,周駒是一名單身漢,吃喝嫖賭不務正業,還有一個嗜賭如命的父親。
吳義清開始接觸周駒,了解周駒的性格、習慣等,等到時機成熟,便邀請周駒作為特工參加此次任務。周駒最開始拒絕了吳義清,後來吳義清開出了誘人條件,事成之後周駒不僅可以得到60萬元港幣的豐厚獎勵,國民黨還會安排他定居台灣,保護他的生命安全,周駒沒有抵住誘惑,答應了吳義清。之後周駒開始接受國民黨特工的訓練,學習如何安置炸彈,了解飛機的內部結構,確定炸彈安置的位置。為了防止消息泄露,他們將周駒安置在一個小旅店內,時刻有特工監視,直至飛機失事前夕才將他放出。
4月11日,按照原定計劃,國民黨特務將偽裝成牙膏的炸彈交給周駒,周駒借打掃的名義將炸彈帶進了飛機內部,趁著機組人員沒人注意的時候,快速安在隱秘的角落,整個過程僅僅兩分鐘。香港警察署在調查此案件時,曾兩次傳喚過周駒,但是周駒按照國民黨特務的交代,咬死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知道,最終使其逍遙法外,潛逃在台灣。
直到2002年,曾擔任台灣「保密局偵防組組長」的谷正文,在接受香港《鳳凰周刊》的專訪時,再次揭露了「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刺殺的始末,承認了此事件是蔣介石的「保密局」所為。趙斌丞與化名為「吳義清」的陳鴻舉和谷正文,均參與了此次事件的策劃和實施。當時周駒潛逃到台灣,台灣保安司令部以為周駒是香港偷渡者將其扣留,正是谷正文將他從台灣機場帶回並安置在台灣。1993年,周駒在台灣去世。
時至今日,當面策劃參與「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的人員雖然已經全部離世,沒有將他們逮捕成為一大遺憾。在此次空難事件中,中國政府的3名工作人員石志昂、李肇基、鍾步雲,5名記者沈建圖、黃作梅、杜宏、李平、郝鳳格為國家犧牲,烈士們的公墓建在北京八寶山上,墓碑正面鐫刻著周總理親自題寫的「參加亞非會議的死難烈士公墓」幾個字,墓碑背面是犧牲人員的姓名及簡介。石碑上的碑文詳細的記載了烈士們犧牲的過程,最後一句是:「為和平、獨立和自由事業而光榮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他們的名字如同他們為之犧牲的事業一樣,將永遠被祖國和人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