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五)大象墓場

2021年08月21日22:27:25 歷史 1516

自古以來就有一種傳說:大象在臨死前一定要跑到自己的秘密墓地去迎接末日。大約半個多世紀前,一支探險隊在非洲密林時發現一個洞窟,裡面有成堆的象牙和象骨。這一新聞轟動了世界,許多人以為這個洞窟就是大象的墓地。

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五)大象墓場 - 天天要聞

故事是這樣的2003年4月下旬,一名男子組織了一支11人的探險隊開進了肯亞南部的馬薩洛比叢林,他們當中有德國人、英國人、美國人,還有四個被雇來當嚮導和挑夫的當地盧奧部族人,此外,他們還帶著一條經過特殊訓練的獵犬賽克。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去尋找困擾了生物學界很多年的大象墓地。千百年來,人們從來沒有在野外發現過自然死亡的大象的屍體,因此有傳說稱,大象在臨死前會孤獨地離開象群,到一個神秘的地方去迎接自己的末日。一路上大家合作都很愉快,在這次探險活動正式開始前,這名男子和查德、愛斯芒德以及馬丁幾個已做了周密的準備,和這位男子同樣來自中國的還有一位年輕的生物學女博士。半個多月的尋找一無所獲,他們一個個累得精疲力竭。就在大家對是否繼續尋找展開激烈的辯論時,細心的女博士在野象群里發現了一頭步履蹣跚、鬱鬱寡歡的老象。他們對那頭老象的糞便進行了檢測,得知它患有嚴重的消化道疾病,也就是說它很可能活不長了。

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五)大象墓場 - 天天要聞

經過仔細研究,他們決定跟蹤這頭老象。每天他們和那個野象群保持著至少700米以上的距離,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它的一舉一動。好幾次,象群似乎發現了他們,大象長嗥著奔跑過來,他們嚇得趕緊撤退。野象極少對敵人緊追不捨,所以他們每次都幸免於難。在尾隨象群20多天後,女博士觀察到了那頭生病的老象的反常舉動:它開始拒絕進食,徹夜悲嗥,活動量大為減少。一天清晨,他們發現那頭老象在整個象群安靜的注視下默默地走入了叢林深處,它的身後不久傳來一片悲傷的長嗥。離群老象的行蹤詭秘莫測,它有時會突然奔跑,有時又會停下來東張西望,半天都不移動腳步,它甚至會繞著叢林兜圈子,以甩掉可能的尾隨者,以至於他們經常丟失了跟蹤目標。好在他們有不少先進的偵測儀器和恪盡職守的獵犬賽克,因此總是會在迷茫中找到幾條有價值的線索,那頭老象從不會在我們的視野中失蹤兩天以上。

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五)大象墓場 - 天天要聞

費盡周折地跟蹤了一個多星期後,他們發現那頭老象在一道河谷附近停了下來。它扇動著巨大的耳朵,似乎在聆聽周圍的動靜,他們屏住呼吸,趴在1 000米外的灌木叢里用高倍望遠鏡偷偷地觀察著。在忍受了近四個小時的煎熬後,他們終於看見那頭老象轉身向一個隱秘的山洞走去。那個山洞在河道的上方,洞口布滿了茂密的草木和巨大的石塊,老象用自己的長鼻子撥開橫卧在洞口的幾根粗大的樹木和石頭,然後走了進去;接著,他們又看見它從洞裡面伸出鼻子,捲起樹木和巨石巧妙地遮住了洞口,象的墓地為什麼都那樣難以被發現了,原來它們是如此聰明,即使有人和其他動物偶然發現了這樣的山洞,堆砌在洞口的只有大象才有力量移開的大樹和巨石,也足以打消他們偷窺洞中秘密的慾望,老象臨死前發出悲愴的長嗥。

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五)大象墓場 - 天天要聞

大象墓場究竟存不存在呢?有人認為這只是某些偷獵者編出來的謊言,以此掩蓋捕獵大象的罪行。20世紀20年代就曾發生過這樣的慘劇:一群大象遭到歐洲探險者們的重重圍獵,又不巧正遇上森林大火,整個象群無一倖免。探險者因此得到了大批象牙,為掩人耳目,他們就捏造了發現大象墳場的故事。有些動物學家曾經目擊到大象的葬禮。象群在死去的同伴周圍圍成一圈進行哀悼,然後用長牙挖出深坑,用鼻子捲起石頭將屍體掩埋起來。但被埋葬的都是母象或幼象,長著珍貴象牙的老公象的屍體從來就沒被發現過。有人認為它們臨死前都到了沼澤地里,所以人們無法發現它們的屍體。但是,大象又是怎麼知道自己死期的呢?繼續尋找哈姆雷特的一天,我們下期見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寧德市委書記調整 - 天天要聞

寧德市委書記調整

福建日報5月20日消息,日前,福建省委決定,張永寧同志任寧德市委書記。張永寧(資料圖)福建省委組織部5月13日發布任前公示公告。其中:張永寧,男,漢族,1967年10月生,大學,中共黨員,現任寧德市委副書記、市長,擬任設區市黨委正職。公開簡歷顯示,1989年,張永寧從福建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後進入晉江縣養正中學任教,...
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為何很少生出智障兒?原因其實很簡單 - 天天要聞

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為何很少生出智障兒?原因其實很簡單

影視劇常常會設定一個「青梅竹馬」的橋段,尤其是古偶劇,還是古言小說。編劇或者作者,設定的「青梅竹馬」大多是從小一起長大,對彼此都很了解的小夥伴,同一個村子的,或者家裡離得不遠的。嚴格來說,在古人的觀念里,這都算不上青梅竹馬,他們覺得真正的青
《國士丘濬》新書發布:這位明朝「全能學霸」何以成為「第一流人物」? - 天天要聞

《國士丘濬》新書發布:這位明朝「全能學霸」何以成為「第一流人物」?

中國網5月19日訊(記者 鄭偉)丘濬是誰?他是歷史地位被低估的「先明一代文臣之宗」和「理學名臣」,是政治家、史學家、經濟學家、文學家和「戲劇家」;他是史學家錢穆先生所推崇的「第一流人物」,是青年作家何杰華筆下「『橫站』於時代的『國士』」,同時也是讀者眼中明朝的「六邊形戰士」和「全能學霸」。5月17日上午,...
苦等16年,江西潤田曲線上市? - 天天要聞

苦等16年,江西潤田曲線上市?

江西老表們喝大了江西潤田,但它與資本市場,總是失之交臂。日前,江西潤田再次燃起希望,準備借道ST聯合,實現逆天改命,殺出一條血路。對於江西潤田來說,當下正是曲線上市的良機。ST聯合既要「保殼」,同時也有補齊消費領域產品短板的迫切需求。16年來,江西潤田對於資本市場有著深深的執念,但一直求而不得。在江西國資...
天塹變通途 - 天天要聞

天塹變通途

5月13日,位於安徽省銅陵市的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建設現場,施工人員在進行主塔塔冠安裝作業。郜小兵攝(中經視覺) 5月13日,位於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的洞庭溪沅水特大橋項目現場,鋼混組合梁吊裝工作在有序開展。賀茂峰攝(中經視覺) 5月8日,由內蒙古路橋集團和中交二公局承建的國道110線磴口黃河大橋工程全面開始預製梁...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 天天要聞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欣賞本文之前,各位官人,對小女子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歡迎私信我喲。李自成靠著均田不納糧的口號,迅速集結起龐大的起義軍,正是捕捉到這一靈敏的群眾所需,才成就了他闖王的名號,才得以讓他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李自成身披龍袍,端坐紫禁城,當他正幻想著成就萬
如何觀看一幅明清女性畫像? - 天天要聞

如何觀看一幅明清女性畫像?

1972年,英國藝術史家約翰·伯格出版了著名的《觀看之道》,打破西方藝術鑒賞傳統,以更加平實有力的視角將藝術品拉下神壇,並毫不客氣地扯開遮羞布,挑明女性在藝術作品中處於被凝視地位的事實。而以此角度審視中國古代畫像中的女性形象,恐怕其中的多數也符合約翰·伯格的觀點。學者馮幼衡在研究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女性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