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2021年08月18日18:45:10 歷史 1452

眾所周知,清朝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共傳位了十二帝。其中被人們熟知的有康熙、乾隆和雍正,他們還造就了「康乾盛世」這一鼎盛時期,正因為如此世人提到清朝便首先想到這三位皇帝。

而還有一位皇帝的知名度不及上面提及的三位,但是他的功績不可磨滅,可以稱得上是最有作為的大清皇帝。他就是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子。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很多人開始知道皇太極是由於《獨步天下》這部劇,其中的男主角便是皇太極。但是劇中的角色並不能代表真實的他,想要了解皇太極還要從歷史出發,探尋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

一、近乎完美的人設

皇太極從小記憶力超群,聰明伶俐,熱愛讀書識字;七歲便可以主持家政,處理家中的事務十分出色,從不讓在外征戰的父親煩心。在之後行軍打仗時,眾多將領中他幾乎是唯一識字的。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皇太極除了能文,還能武。他從小練習騎射,參加打獵;後來跟隨父兄,不怕吃苦。相傳他用過的一張弓大概四尺余,壯士都很難拉開。此外,他的長相英俊,眉清目秀,舉止端莊,顏值和氣質皆優。

皇太極還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相比於其他皇帝的殘酷無情,他的情感顯得格外豐富。他對於愛情的專一也是帝王中難能可貴的,這不得不再一次提到《獨步天下》這部劇了。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熱播劇《獨步天下》中講述了,皇太極與女真第一美女東哥的愛情故事。電視劇中的情節大部分是虛構情節,但是歷史上的皇太極的確獨寵宸妃,可以說是這部劇的原型。


直至最後,在他五十歲時最愛的宸妃不幸離世,從此之後他一直健壯的身體逐漸虛弱。兩年後,皇太極猝死於宮中。有學者稱皇太極的死是由於宸妃的去世而傷心過度,最終死亡。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古代一位皇帝為愛人而死,並不會受人們敬佩,反而會被朝堂上下所詬病。在他們眼裡,英雄應當為大義而死,不應該沉迷於兒女情長,顯然這是封建迷信的思想,這可能也是其鮮少被提及的原因之一。

但是放在當今社會,這種專一的愛才值得可歌可泣。人們總在追尋愛情,但是得到的人寥寥無幾。不是被現實打倒,就是不再相信。他身為帝王,生來便諸多不如意,但又如此幸運。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拋開是非對錯,他一生愛一人是多麼美好的事情,這樣的愛情更讓人羨慕。後宮佳麗也許是逼不得已,但是獨寵是真心所向。所以,皇太極可以說是近乎完美。

二、政績不凡

皇太極的繼位是眾人所推崇的,這離不開他在戰場上的運籌帷幄,他的繼位名正言順。繼位以後,他在各個方面都開始了創新和改革,又一次體現出了他成為帝王的潛質和能力。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繼位之初,內憂外患,並不太平。他提倡滿漢一體,消除種族之間的矛盾,解決內憂。積極發展農業,解決溫飽問題,讓社會不再動蕩。後又設立督察院,肅清朝堂,整頓風氣。

教育方面,可能是由於他的學識淵博,所以把讀書看得十分重要。一邊發展文教,一邊創造滿文。他並沒有怕人們懂得知識而思想各異,不利於統治,反而大大提倡讀書識字。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軍事方面,皇太極沒有放棄對外擴張領地,多次出征取得勝利,進一步穩固了朝堂。整合八旗同樣是他的重要舉措,讓這個組織煥然一新,為己所用。

經濟方面,下令對於牛馬之類的牲口不再輕易屠殺,而是用於發展農業,保護母豬用以繁衍後代。同時兼顧手工業和貿易,可以說三管齊下。想想後來的閉關鎖國,簡直功虧一簣。

皇太極提倡滿漢一體,但是偏向於滿族,在這一方面也是可以理解的。讓漢族人學習滿族語言,讓滿族人堅持騎射,發展自身優勢,的確緩和了兩個民族相互殘殺的狀況。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種種舉措讓這個皇帝穩穩地坐在帝位上,扭轉了局面,打消了外部對皇位的覬覦之心,同時贏得了百姓的愛戴。這同時也是對後世的鼎盛時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對於清朝的發展功不可沒。

不禁幻想一下,倘若清朝後期的皇帝可以有這般謀略,說不定就能夠改寫曾經屈辱的歷史。這樣的皇帝不應該被人們遺忘,反而應該學習其優點。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三、思想浪花

皇太極相信天命思想,對天有一定的敬畏之心。相信命運並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有的人生而富裕,有的人窮困潦倒。而且每個人的起跑線與終點線本就不相同,應該相信天命但不屈服於天命。

正是他相信天命,才沒有成為一位暴君。他對自己有約束,才不會無法無天,任性妄為。他推崇德政、以德治國,有德之人才可以做天子,試問這樣的人對百姓又怎會不盡心儘力?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同樣在軍事方面,皇太極不是一位只想著征戰,而不管不顧的皇帝。他知道民心是戰爭勝利的根本,所以一切以民為本,才不會出現生靈塗炭和魚肉百姓的情況

通過皇太極戰功赫赫就不難發現,這位天之驕子在戰略布局方面很有一套。各種各樣的戰術靈活運用,不只是簡簡單單的紙上談兵,相信將士們每次出征都是滿滿的安全感。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這世間終究沒有完美的人,誰都會有缺點,皇帝也不例外。雖然對宸妃的寵愛令人羨慕,但是在立儲時過於偏心,大概與他之前的睿智形象有一些相悖。其他方面也定會有一些缺點,這裡以功績為主。

面對這樣一位皇帝,只有通過歷史記載進行了解甚是可惜,可能會略顯片面。身邊之人尚且不能看透全部,評價一位沒有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皇帝更加不夠精確。

對於皇太極,他譜寫了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了解他的故事,不僅僅可以豐富歷史文化知識,還能學習到很多東西。他對於學習的熱愛,對於知識的渴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大清12位皇帝中,他才是最有為的皇帝,人們鮮少提起 - 天天要聞

皇太極對於其他文化的態度值得學習,——嘗試接受並竊取其精華。世界因差異而美好,正視差異才能進步,唯有包容才是正解。歷史的意義正是在於學習與反思,以便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蓋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蓋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著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著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布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