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被逼退位後,為何不到一年就死?專家: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

2021年08月16日21:23:05 歷史 1463

《詠武則天》曾言:「定鼎帝王皆巨眼,緣何珠璧棄深宮?」盛唐之際,女皇武則天獨攬大權,衝破封建束縛,開創全新時代。武則天一生中,曾有無數傳奇故事,令後人感慨不已。

在很多人提到武則天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她威武的女皇形象,縱觀封建社會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便會發現,武則天成功打破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諸多限制,進而走上權力的巔峰。對於這樣一位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人物來說,在對她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其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著一定的特殊價值。

通過對武則天的一生進行了解便會發現,在其晚年時期,曾被逼退位,而後將權力交還李唐家族手中。按理來說,退位後的武則天完全可以享受著安穩的晚年生活,可在其退位後不到一年便突然離世。在我國專家對這一事件背後的真實原因進行分析後表示:連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真正的原因。在武則天離世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為何世人會有著如此言論呢?

武則天被逼退位後,為何不到一年就死?專家: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 - 天天要聞

貞觀年間,武則天是唐太宗後宮中的一位才人。按理來說,身為後宮女子,她應該將精力放置如何博得皇帝寵愛之上,可在唐太宗在位期間,武則天卻並未得到皇帝的重視。如此一來,她便開始為自己謀求一些新的出路。

一次意外情況下,武則天與唐太宗之子李治相識,雖然在輩分上,兩人有著一定的差距,可在日常交往的過程中,兩人卻日久生情。對於李治來說,他從未遇到如此令自己傾心的女子,基於這一原因,李治便將武則天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武則天被逼退位後,為何不到一年就死?專家: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 - 天天要聞

在唐太宗駕崩後,李治順利繼承皇位,已然成為皇帝的李治自然希望將武則天迎回後宮。起初,李治希望將武則天立為皇后,可受朝臣們的影響,他的願望未能達成。縱然如此,在李治的後宮中,仍無人能與武則天的地位相媲美。

在後來的日子裡,李治對武則天越發信任,每當李治出現一些身體方面的問題時,他便會將朝政交於武則天處理。基於唐高宗的影響,武則天開始對前朝政事有所涉獵,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則天的地位越來越高,李治在位後期,武則天甚至能夠與其一同來到朝堂之上,與大臣們協商國家政務。久而久之,武則天的野心越來越大。

武則天被逼退位後,為何不到一年就死?專家: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 - 天天要聞

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成為太后,可她卻仍把控著朝中大權,代替皇帝處理政務。在後來的日子裡,武則天無法滿足這樣的地位,而在其67歲那年,便正式從兒子手中奪權,成為我國封建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性皇帝。

在武則天登上皇位後,她便開始大力推行改革政策。與男性皇帝相同,武則天也希望建立自己的「後宮」,這也使得她將許多男寵招進宮中,陪自己玩樂。雖在武則天看來,男寵不過是如同嬪妃一般的存在,可在武則天的庇護下,部分男寵卻肆無忌憚地挑戰著朝中大臣的底線。

武則天被逼退位後,為何不到一年就死?專家: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 - 天天要聞

公元705年,朝臣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最喜愛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張昌宗被誅殺,武則天也被逼退位,以太后的身份繼續居住在皇宮當中。可在武則天被逼退位後不久,她便於上陽宮內離世,結束其傳奇的一生。在有關專家對武則天之死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認為,之所以武則天會在退位後不久便離開人世,與她和男寵之間的關係有著密切聯繫。

在武則天擔任皇帝期間,她可以肆無忌憚地招納男寵,可在成為太后之後,武則天卻沒有合適的理由,將男寵召入宮中。長時間的抑鬱情緒,使得武則天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最終,在82歲時,武則天抑鬱而終。了解過這些情況後,專家則表示,連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武則天的真實死亡原因。

武則天被逼退位後,為何不到一年就死?專家: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 - 天天要聞

結語

通過對武則天退位後的諸多情況進行分析便會發現,雖從表面上,看武則天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皇帝,可一個人並非十全十美。在後世對武則天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其個人道德方面的缺陷,與其人生中的政治功績,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研究價值。

由此便可發現,每一位歷史人物都有著較為豐富的形象,若憑藉單一想法對其進行判定,則會使我們無法探尋真正的歷史。受此觀念影響,現代社會中,人們能以更加客觀的態度面對武則天,而在評判武則天的功過時,大家也能以理性的角度看待問題。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著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 天天要聞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荊漢運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專家團隊提出來建設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專家團隊為何要提出建設荊漢運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徹底解決長江中游地區的河道彎道太多的航運瓶頸問題,以提升我國第一大江河長江的運輸效率並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