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個孩子中最得父親喜歡的袁克定,父親臨終前為何說:克定害我

2021年07月29日01:38:42 歷史 1195

1916年袁世凱在舉國討伐中黯然離去,皇帝美夢只做了83天,而長子袁克定也被打上了「欺父誤國」的標籤,而袁世凱在臨終前曾說了句:克定害我。

自打袁世凱死後,袁家也走向了衰落,而過慣了優渥生活的袁克定也陷入了經濟窘迫的境地,只能選擇寄人籬下的生活,借住在表弟張伯駒家中。

在《往事不寂寞》中,作者用記實的方式記錄了晚年的袁克定的生活狀態:

乾瘦、矮小,穿一身長袍,戴一瓜皮小皮帽,拄著拐杖,走路一高一低瘸得厲害,是一個脾氣有點怪的老頭。

這是袁克定晚年無依無靠的生活寫照,甚至到了吃爛菜葉子的境地,而沒有了之前的風流倜儻與風光,可謂是晚景凄涼。

袁克定的儒雅與心計

袁世凱一共有1妻9妾32個孩子,長子袁克定是袁世凱原配夫人於氏所生,因為母親是財主的女兒,家裡雖然有錢,但不識字,也不在懂禮節,所以並不沒有得到袁世凱的寵愛,不過生的兒子袁克定倒是深得父親的喜歡。

32個孩子中最得父親喜歡的袁克定,父親臨終前為何說:克定害我 - 天天要聞

袁克定生於1878年,字雲台,號慧能居士。雖然母親並不受父親待見,但他自小跟著父親去朝鮮及山東等各地,後又留學德國,對於官場十分熟悉,因而也很有政治野心。

只不過袁克定話不是很多,但卻能揣測父親的心思,無論是父親心裡想什麼,他都了如指掌。可能正因為母親並不受寵,袁克定則更要爭氣。

他既不抽煙,對人也十分和善,與人交談時,還微微欠身表達尊敬,再加上平時也喜歡看書,有時候也會翻譯一些文章,頗有知識分子的儒雅。

只不過越是表面上看著和氣的人,越是不動聲色地「下套」。就像他一直對父親鼓吹帝制一樣,他深諳父親擔心「袁家男人活不過60歲」,所以總是用各種方式來暗示父親,只有做了真命天才,才能有所謂的祥瑞。

這樣看來,袁克定表面上是為了延續父親的壽命,實際上是為自己博得更多的權力,這是他自己的抱負與野心,也是他表面儒雅背後的目的。

欺騙父親,實則是為了權力

為了讓父親相信只有掌握了政權才能延續生命,袁克定一方面在心理上找到袁世凱的「七寸」,一方面又偽造了《順天時報》,把報紙上反對袁世凱的內容,都改成支持袁世凱稱帝,而這份報紙則是袁克定自費印刷的。

從這個找事上也能看出袁克定為了讓父親按自己的意願去奪取政權,不惜用騙的方法瞞著所有人,甚至願意自費3萬銀元購買印刷設備,每天都按報紙內容進行調整,而把那些反對袁世凱的人以及勸告他的意見統統都不提。

32個孩子中最得父親喜歡的袁克定,父親臨終前為何說:克定害我 - 天天要聞

這也導致了袁世凱對於形勢估計的失誤,在他心中他認為是得民意的,而且看到的都是支持他的消息,所以特別開心。

然而活在「自欺欺人」之中的袁世凱根本不知道外面真實的聲音,所以就有了一意孤行,就有了意料之中的失敗,最終在臨終前說:克定害我。

這也能看出袁克定的確是一個心思縝密和心計頗多的人,為了讓父親相信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不惜花大價錢製造假的新聞。看似是孝順,不想讓父親失望,其實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

作為「大皇子」的袁克定,一旦父親能掌權,而這種權利也相當於是是自己的,而父親所做的一切,對他都有利無害,所以他才會瞞著父親不讓他知道真實的情況。

這樣看來,儒雅和懂事,待人和氣的袁克定實際上做的每件事,都有著自己的用意與目的。

從心理學上來看,或許只有權利才能帶給他安全感。作為一個親生母親並不受待見的袁克定,看了太多沒有權力、得不到寵愛的父親的孤苦伶仃,而當沒有靠山時,他只能自己奮發圖強。

32個孩子中最得父親喜歡的袁克定,父親臨終前為何說:克定害我 - 天天要聞

他的不爭不搶,隨和與溫和,只是原生家庭帶來的本能反應,而為了能掌控生活,唯一只能靠權力來為自己保駕護航。

晚景凄涼的生活令人唏噓

儘管袁克定有著學識的廣博,也有著一身的傲骨,最終在父親死後也分得了大量的遺產,但作為家境優渥的公子哥,他自打離開了父親的庇護,還是花錢如流水,但最終沒有生活能力和賺錢能力,所以無法生活長久。

隨著父親留下的錢很快就花完了,最後只能靠著典當為生,生活不下去的時候,又借住在表弟家。

只不過袁克定儘管落魄,還有著傲骨,當時他很缺錢,但也沒有選擇去做漢奸,而是登報聲明說自己身體有病,所以對一切事都不聞不問,並拒絕見賓客。

而袁克定的做法也讓表弟張伯駒對他有了好感,於是主動將生活潦倒的袁克定接到自己家,並給他找了一份工作,每月有五六十塊的收入。

不過袁克定做得好的一點是,他並不願意白住在表弟家,而是一發工資就把錢當作生活費交了。這也說明袁克定還是一個很有骨氣的人,並不願意佔別人家的便宜。

32個孩子中最得父親喜歡的袁克定,父親臨終前為何說:克定害我 - 天天要聞

對於袁克定來說,他有著一個不被寵愛的母親,也有著處處不找事的小心翼翼,但正是這種防範意識,讓他的求生能力很強,同時心思也十分縝密,這也導致了他不斷用野心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原生家庭里的小心翼翼,以及想要出人頭地的強烈願望,讓他不斷了為實現自己的野心而努力,哪怕是欺騙父親也願意堅持到底,然而晚景的凄涼又令人心生悲憫之心。

或許每種性格的產生,每個人生命運的糾纏,都是源於各種生活之下的無奈,就像那句話所說: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 天天要聞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您輕輕翻開泛黃的歷史扉頁,時光指針定格在1893年1月27日。上海弄堂里傳來的嬰兒啼哭聲中,誰都不曾想到,這個生於動蕩年代的女孩,將用畢生心血在中華大地書寫不朽傳奇。十五歲的渡輪載著青澀少女駛向大洋彼岸,密歇根湖畔的晨霧沾濕了她的教科書。
《人生若如初見》大結局深度解析,活到改革開放的載灃才是贏家 - 天天要聞

《人生若如初見》大結局深度解析,活到改革開放的載灃才是贏家

刺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亡梁鄉死了,清廷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沒了,這是已經預知的結局,無法改變。刺殺梁鄉這個任務原本是交給顧買臣的,但是被顧買臣拒絕了,他雖然跟梁鄉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但也不想以怨報德。或許我沒辦法救他,但也不會親手殺了他。
「被指居者」死亡近三年後,其父再被拘 - 天天要聞

「被指居者」死亡近三年後,其父再被拘

暴繼業被羈押在無極縣看守所。(受訪者|供圖)恢復自由近三年後,暴繼業再次被公安機關拘留。暴繼業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南塔影村人,2022年7月20日,他的二兒子暴欽瑞因被控涉黑(案件被稱為「5·25」專案),在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期間死亡。當時,被「指居」的除了暴繼業父子,還有暴繼業的兩個兄弟和他們的兒子,及...
日本古寺「龍骸」之謎破解:千年木乃伊竟實為貂類遺骸 - 天天要聞

日本古寺「龍骸」之謎破解:千年木乃伊竟實為貂類遺骸

在日本奈良東大寺保存數百年的神秘「龍骸」,近期被科學家揭開了真實面目。這具曾被誤認為神話生物的遺骸,如今證實是11世紀意外死亡的雌性日本貂。這項發現不僅解開了困擾學界數百年的謎團,更展現了歷史傳說與科學考證的奇妙碰撞。據日本正倉院資料記載,室町時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教於1429年參觀東大寺時,在修繕中的寺廟發...
陳夢有沒有過自己的時代?她和孫穎莎誰厲害? - 天天要聞

陳夢有沒有過自己的時代?她和孫穎莎誰厲害?

北京時間5月28日,陳夢衝上熱搜,原因是她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再談我的時代爭議,她說奧運奪冠後仍遭質疑很煎熬。陳夢直言那段時間非常煎熬,如果還有人問自己是不是我的時代到來了,陳夢說自己不敢說了。但巴黎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