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律例》是何時頒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2021年07月27日20:12:45 歷史 1435

近來有讀者朋友建議讓御史寫一篇關於《大清律例》方面的文章,御史對清代的司法雖然也有涉獵,但畢竟這方面的內容不太好寫,尤其是《大清律例》是一部法典,很難通過一篇文章來闡述清楚。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為了讓讀者們能夠對《大清律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本文就從《大清律例》的修訂,和《大清律例》的主要特點兩方面作一個簡單的介紹,至於具體的條款就不多細說了。

《大清律例》制定的經過

努爾哈赤時期,後金政權尚處在奴隸制與封建制的轉化過程當中,各方面的制度還比較落後。當時旗民犯罪,大多採取一些比較簡單粗暴的方式予以懲處,比如殺、囚、或奪其軍兵,或奪其妻妾、奴婢、家財等等。

皇太極繼位後,已經過渡到封建社會,法制意識也在逐步上升,最高統治者也在試圖建立一套初步的司法制度。順治入關後,面對極其尖銳複雜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開始著手制定較為完備的法律。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順治四年八月,大清第一部律書修成,名為《大清律集解附例》,全書分為十卷,共四百八十五條,這部律書的出現,為清代法律制度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清入關後初期百廢待興,《大清律集解附例》也是在《大明律》的基礎上修訂而來的,甚至可以說是《大明律》的一個翻版。

康熙九年、十八年,分別又對現有的法律進行了調整,編為《現行則例》,此後又經多次修訂,直到康熙四十六年,才最終編成《大清律例》,共四十二本,只不過這本初稿的《大清律例》並未正式頒行。

雍正繼位後,於元年修訂律令,決定對康熙四十七年至六十一年施行的定例進行刪改審定。雍正三年完成工作,五年頒布了《大清律集解附例》,共有律四百三十六條,例八百一十五條。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乾隆繼位後,開始重修大清律例,對原有律例進行了逐條的考訂和校正,並於乾隆五年完成,正式定名為《大清律例》簡稱《大清律》並頒布天下。

《大清律例》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一部法典,儘管也是以《大明律》為藍本,但卻是集歷代封建法典之大成,為清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確立和鞏固提供了法律依據。

為了更好地統治蒙古各部,在《大清律例》頒布後不久,清廷還先後制定了專門適用於蒙古的律例,將各條款編為《理藩院則例》共七百一十三條,成為蒙古地區的基本法。此外還有《西寧青海番夷成例》、《西藏則例》、《屯田章程》等等。

《大清律例》從順治二年開始一直到乾隆初年,歷時近百年。嘉慶、道光咸豐同治時期,又對《大清律例》進行了小幅度的修改,至宣統元年,才正式廢除,改名為《現行刑律》。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大清律例》的基本特點

《大清律例》涉及的方面很多,條款多達一千多條,這裡沒有辦法一一羅列,只能從大的方面對它進行一個基本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1、鞏固中央政權

歷朝歷代修訂律法,都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進行專政的工具。《大清律例》的誕生同樣標誌著中央集權的專制權力延伸到了全國每一個地區、每一個角落。

在大清律中,凡是被認為危及國家統治的基礎,觸犯封建綱常名教的,均被列為「常赦所不原」的「十惡」重罪,其處罰遠比大明律要重得多。

大清律中規定:謀反、謀大逆兩罪,不分首從,只要是共謀者,均處凌遲極刑。同時還要株連到父子、祖孫、兄弟及同居之人,凡男子16歲以上皆斬立決,財產入官。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大清律中還有一條規定也比較奇葩,為了防止漢族人民利用宗教或結盟的形式,掀起反抗鬥爭,規定異姓訂盟結拜兄弟者,照謀叛未行例,處以絞監候,從者減一等;若聚眾二十人,為首者絞立決,從者流三千里充軍。另外對於抗糧聚眾、罷市、盜竊等也都處以重刑。

2、維護皇權和地主階級的利益

清代的皇權自乾隆以後高度集中,奉行「朕即國家」的基本信條。普天之下只有皇帝擁有生殺予奪之權,一道諭旨便可決定他人的前途命運。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大清律例》中有很多條款明確公開申明保護地主階級的財產權和剝削權,規定:佃戶拖欠地租,按律要論杖刑,所欠之祖必須要按時、按數交還。對於那些侵犯地主階級利益、破壞統治秩序的各種行為,也都處以嚴厲的懲罰。

3、旗人擁有法律特權

我們在講到古代的司法制度時,經常提到「八議」,即議親、議貴、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勤、議賓。《大清律例》中同樣也有「八議」,但這是針對王公貴族和旗人的,按例王公貴族和旗人犯法,可以免除或減輕處罰。

旗人犯法,按例是不交給地方官府的,而是由在京的步軍統領衙門和內務府慎行司審理。在量刑的過程中,旗人比一般的民人享有法律特權,即便是犯了同樣的法,民人和旗人的處理結果也大相徑庭。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布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大清律例》是清代的基本法,和歷代王朝一樣,其本質都為為了維護最高統治,同時又對一些特殊人群加以照顧,而對於廣大的普通民眾來說並不公平,不過是統治者給被統治者制定的一個司法工具而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著炎炎烈日,楊少華坐著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