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抗戰老區,滄州青縣

2021年04月08日05:52:06 歷史 1040

河北抗戰老區,滄州青縣 - 天天要聞

  青縣位於天津市南、滄州市北,是冀中東部的較大縣城。東鄰黃驊,西接河間、大城,南近滄縣,北交靜海。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京福公路和京杭大運河貫穿全縣南北。

  1937年9月12日,日軍侵佔青縣,隨即全縣城鄉淪陷。1938年春至夏,中共冀中區第一、第三地委多次派人來青縣,組織抗日武裝,成立了青縣各界抗日救國會,組建了青縣抗日游擊大隊。1938年秋末,青縣西南部地區抗日救亡運動逐漸高漲起來。隨之,青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城縣西張吉村開明士紳、國民黨員崔寶居任縣長(青縣第一任縣長),青縣抗日的社會秩序初步建立,並發展了泗庄村的董樹橋、李樹臻、劉樹貴等3名黨員。1939年初,在該村建立了青縣第一個基層支部——泗庄村黨支部。1939年春,日軍和漢奸瘋狂「掃蕩」子牙河以東、黑龍港河以西地區,青縣抗日民主政府被衝垮。3月,中共冀中區一地委派工作團重返青縣做開闢工作,在河間、大城、青縣交界地區組織戰地工作委員會。5月,再度組成青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二屆),共產黨員蘆金堂為縣長。第二屆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後,青縣的抗日局面重新恢復和發展起來,尤其是黨組織得到很大發展。12月,中共冀中區三地委派劉書亭任青縣縣委書記,並組成中共青縣委員會。至此,青縣的抗日鬥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青縣縣委建立後,首先加強了全縣武裝力量的建設,提高縣大隊的戰鬥力。1940年百團大戰時期,青縣縣大隊和各區區小隊配合主力部隊頻頻出擊,給敵人以狠狠打擊。到1941年春,青縣的黨組織已在青縣西南部各區建立了游擊區。不久,八地委又調建國七區區長金鐸任青縣縣長,並從建國縣抽調陳月喬、王汝河等七名骨幹來青縣工作,加強青縣各區領導力量。1941年夏季以後的3年多時間內,青縣人民的抗日鬥爭處於嚴重艱難困苦時期。為堅持敵後游擊戰爭,中共青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人幾經調整,行政區劃幾次變更。

  1942年夏,中共冀中區八地委和八專署決定撤銷青縣建制,原青縣轄區劃歸大城縣和建國特區管轄,金鐸改做青(縣)、滄(縣)、交(河)地區的敵工工作,抗日鬥爭轉入隱蔽活動階段。青縣建制撤銷後,青縣各地黨員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按著「區不離區、縣不離縣,堅持敵後抗戰,積蓄革命力量,迎接抗日高潮的到來」的原則,重新與敵人展開殊死的鬥爭。他們注重在艱苦的鬥爭中發展新黨員,黨員人數由30人增至1944年夏的388人,黨的基層組織由原來的幾個發展到30多個。

  1944年7月,抗日鬥爭形勢好轉後,八地委決定建立中共青縣工作委員會和青縣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初冬,冀中八地委決定建立青(縣)、滄(縣)、交(河)工作委員會,撤銷建國縣特區建制。從此,青縣南部地區黨的組織和抗日武裝接受青(縣)、滄(縣)、交(河)縣工委領導。1945年夏,運東地區劃歸渤海一軍分區領導。1945年6月,冀中抗日鬥爭形勢全面好轉後,青縣工委撤銷,青縣縣委重新建立,霍亞夫為縣委書記,張昌為縣長。抗日戰爭結束時,中共青縣縣委下轄9個區,共有黨員1347名。

河北抗戰老區,滄州青縣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聞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詩苑5月3日,六小齡童攜新作《金猴宗師》做客湖北省外文書店藝文客廳,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從藝心得,並表演孫悟空的經典橋段「金箍棒舞」,博得現場陣陣掌聲。66歲的美猴王,風采不輸當年!台下觀眾感嘆:「到底是老藝術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