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紹儀之死:首任民國總理為何慘遭斧劈?

2019年09月05日10:54:11 歷史 1818

唐紹儀之死:首任民國總理為何慘遭斧劈? - 天天要聞

唐紹儀

唐紹儀是首任民國內閣總理,其在清末民初的政壇上,一度風光顯赫。但其在76歲之高齡而被斧劈身亡,其中緣由,頗值一嘆。

唐紹儀,字少川,出生於1862年,廣東香山人,與孫中山是地道的老鄉。唐紹儀的父親繫上海經營茶葉的買辦,其族叔唐廷樞曾在李鴻章門下幫辦洋務,後來做過上海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礦務局的總辦。

唐紹儀在12歲時成為清廷第三批留美幼童,並在美國學習生活過7年之久(當時已入讀哥倫比亞大學),後來因為國內頑固派們的阻擾和責難,這些留美學生在未完成學業的情況下便被全部召回,唐紹儀回國的時候,只有19歲。

回國後,唐紹儀被派往朝鮮協辦稅務,由此成為駐朝鮮商務代表袁世凱的書記官。也可以說是袁世凱最早的部下。憑藉這層關係,唐紹儀也隨同袁世凱的升遷而水漲船高,他先後做過天津海關道員、外務部侍郎、奉天巡撫和郵傳部尚書等職,直到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踢下台,唐紹儀才因此而賦閑。武昌起義後,袁世凱再度出山,唐紹儀應召入幕並被派往南方與革命黨談判。

在袁世凱當上臨時大總統,唐紹儀則被提名為首任內閣總理,成為僅次於袁世凱的第二號人物。

唐紹儀雖然追隨袁世凱近30年,但在辛亥革命期間與南方的革命黨相處甚歡,這引起了袁世凱的懷疑與猜忌。袁世凱本希望老友徐世昌出任總理,但徐世昌顧及名節,不願擔「貳臣」之名而退隱青島。

袁世凱這才退而求其次,舉薦唐紹儀為內閣總理。按其最初的想法,希望唐紹儀作為自己副手幫助處理政務,而如今唐紹儀與革命黨過往甚密,那就未免有借南邊的勢力與自己對抗之嫌了。

唐紹儀之死:首任民國總理為何慘遭斧劈? - 天天要聞

唐紹儀與孫中山在總統府合影。

一次,唐總理因為某事與袁總統起了爭執,袁世凱聽得不耐煩了,他勃然作色道:「少川,我現在已經老朽了,你來做這個總統,可好么?」

由於與唐紹儀之間的抵牾過多,袁世凱後來乾脆就撇開他這個國務總理,直接指揮各部總長趙秉鈞、段祺瑞等人。

趙、段等人,原本就對袁世凱言聽計從,現在又有袁世凱撐腰,他們凡事繞開唐紹儀。弄到後來,連國務會議都不去參加。

如此一來,唐紹儀這個總理就難過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之內閣,乃背包內閣,多任總理一日,即多負罪一日!」

由此,唐紹儀的第一任內閣未及三個月便草草收場,但他沒想到的是,他這一辭職,後來就再沒有獲得與他之前的經歷相匹配的職務。

在袁世凱死後,段祺瑞組閣,原擬提名唐紹儀為外交總長,但因北洋軍人認為唐已經叛出北洋系、投靠了革命黨,因而對此堅決反對,唐紹儀也最終未能就任。直到1919年南北議和時,唐紹儀被任命為議和總代表,不過,在清末那次他是代表北方,而這一次則代表的是南方。

南北和談開始後,由於各派系矛盾紛繁複雜,談判毫無進展,而期間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這更是給和談增加了不少的變數。

在5月13日的第8次正式會議上,唐紹儀在未告知其他南方代表的情況下提出了類似於最後通牒的八項條件,最終導致和談破裂。

在接下來的歲月里,唐紹儀淡出政壇,成為了民國的點綴和看客。蔣介石上台後,作為黨國元老的唐紹儀也只是擔任一些閑職,如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等職,蔣聘他為高級顧問,他也並不到任。在平日里,唐紹儀或遊山玩水,或閉門吟詩,似乎已經過上了遠離政治的生活。

唐紹儀之死:首任民國總理為何慘遭斧劈? - 天天要聞

民國首屆內閣成員合影,右一為內閣總理唐紹儀。

抗戰爆發後,上海淪陷,日軍當局打起了唐紹儀的主意,即所謂「南唐北吳計劃」,主要內容是「起用唐紹儀及吳佩孚等一流人物」,「建立和平政權」,以取代蔣介石為「談判」對手。

當國民黨在上海的黨政要員紛紛外逃香港時,唐紹儀此時卻仍舊遲遲不動,這很快引起了軍統特務的注意,特別是日本人及「下水」的漢奸陳中孚、溫宗堯等人拉攏唐紹儀的活動被戴笠的特務所偵悉後,唐紹儀可能出任偽職的傳聞在一定程度上被散播開來。

這令蔣介石十分不悅,隨後便派人對唐進行勸誡,特務頭子戴笠也請杜月笙從香港寫信給唐紹儀,勸他離滬赴港,免遭不測。

以唐紹儀多年的政治經驗,他應當知道自己身處孤島的險境,儘管他向各方來人表示自己不會當漢奸並一定要去香港,但他又借口要料理一些家務事而沒有馬上動身的意思。唐紹儀這種曖昧不明的態度,非但引起了各方的揣測,也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由於唐紹儀遲遲未見動靜,戴笠在綜合各方面情報後,認為唐紹儀可能出任日偽維持會之職,於是向蔣介石彙報後發出刺殺令,以防今後出現被動局面。

由於唐紹儀喜好收藏古董,刺殺行動小組也以此為切入口,由謝志磐假扮成古董掮客,在取得唐的信任後,謝與唐約定某日帶一古董商人上門交易,殊不知,這正是軍統特務的行動之機。

1938年9月30日,謝志磐帶著一個古董商人、兩名僕役來到唐宅,假扮商人的是老牌軍統特務趙理君,兩名僕役則是軍統殺手王興國、李阿大。他們提著個裝有古董的大皮箱,箱內藏有一隻南宋御制大花瓶,另有古玩數件。而在大花瓶中,則提前預備了一把鋒利的小鋼斧。

唐紹儀對古董十分入迷,他在鑒定時十分專註,往往要屏退僕役,關緊房門,不讓外人窺見,而這正是特務下手的好機會。

謝志磐等人到後,寒暄一番便請唐紹儀鑒定古玩,而趙理君假裝抽煙找火柴,正好客廳里沒有,唐紹儀便讓室內的傭人去找。

等到傭人離開後,趙理君見時機已到,他先請唐紹儀鑒定花瓶。趁著唐低頭細看的時候,趙理君向身邊的「僕役」一使眼色,所謂「圖窮匕現、瓶露斧出」,只見寒光一閃,軍統殺手迅速從瓶中抽出小斧頭,照著唐紹儀的頭部猛然斫去。可憐,唐紹儀這位「三朝元老」,尚未來得及哼一聲便腦漿飛濺,當場身亡。

軍統特務見行動完成,隨後便迅速撤離。在退出房門時,趙理君與謝志磐煞有介事的假裝客套:「唐老太爺不必送了,請留步。等有好的,我們再送來」,說完,還替唐紹儀輕輕帶上房門。隨後,便不緊不慢的走出唐宅,鑽進汽車,一溜煙的跑了。

唐家的傭人見事態平和,開始不以為意,等到發現唐紹儀已倒在血泊中時,這幾個人早跑沒影了。

曾經在清末民初政壇上風光無限的唐紹儀,其晚節究竟失與未失,就如同其被殺之謎一般,早因「斯人已去、死者為大」的種種糾葛而不為人所知。

而同遭此等命運的並非唐紹儀,張敬堯、周鳳歧等也是與日偽有所來往而被軍統「鋤奸」,大抵如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 天天要聞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5月7日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獲悉5月7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小瑞奶奶1930年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13歲的她不幸被進村日軍抓獲日軍將擄掠而來的女性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極目新聞記者高偉通訊員李璐 汪龍「挺高興的,沒想到我能得到這份榮譽,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5月4日,曾親歷那場偉大事業的九旬老人陳明秀回到夢縈魂牽的故鄉,向鍾祥市博物館捐贈了一枚珍貴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陳明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