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2021年02月12日21:42:03 歷史 1628

加爾各答西郊的一片棚戶區里,住著一位貧困的老人家,她和自己一個尚未出嫁的女兒生活在一起,半露天的廚房需要與鄰居合用,洗衣服得出門去街邊的公用水龍頭,廁所嘛,更是不可能存在的概念。

不過,這位老人家的名字非常特殊,叫做蘇丹娜·貝居姆,印度媒體還尊稱她為蘇丹娜夫人。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蘇丹娜夫人和外孫

要知道,一般能被稱為「蘇丹娜」的,都屬於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王室女性族裔,比如曾經的奧斯曼帝國、印度的莫卧兒帝國等等。

這位蘇丹娜夫人,就是正牌的印度莫卧兒皇室成員。她本人帶有莫卧兒皇族血統,丈夫則為莫卧兒帝國最後一個男性繼承人,莫卧兒帝國末代皇帝的重孫貝達爾王子!


莫卧兒王朝(1526—1857),是成吉思汗突厥化的直系後裔巴布爾,自烏茲別克南下,經阿富汗入侵印度建立的封建王朝。統一了南亞次大陸大部分地區後,巴布爾自封為了「印度斯坦皇帝」。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巴布爾是典型的突厥人長相

莫卧兒王朝的統治者信奉伊斯蘭教,但南亞各地土邦的王公們,卻多屬於堅定的印度教徒。再加上此地的宗教民族成分十分複雜,印度教人口對伊斯蘭教又佔有絕對優勢,到17世紀末的時候,地方邦國開始各自為政,莫卧兒王朝皇帝的權力被逐漸架空,基本就是個擺設一樣的存在。顯然,這給了英國人趁虛而入的機會。

到了19世紀,「英屬印度」的控制範圍,到達了印度版圖的「巔峰」,連緬甸部分地區都給划了進去。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英國人沒想到的是,印度人的愛國情懷,被他們的宗教情結給激發了出來。

這就是1857-1859的印度民族大起義。

起義的導火索是英國給印度僱傭軍發的子彈用了豬油、牛油來包裹,導致無論是印度教徒還是穆斯林,都感到了莫大的侮辱——牛在印度教里屬於神仙的定位;而伊斯蘭教對跟「豬」有關的一切都非常忌諱。

起義開始的三個月,印度人佔據了上風。英軍總指揮巴納德被擊斃後,德里附近的印度第三騎兵團士兵率先宣布效忠莫卧兒帝國、印度人唯一的領袖——巴哈杜爾·沙皇帝。

隨後,大量地方土邦王公也紛紛響應,都陸續宣布奉巴哈杜爾·沙皇帝為「正統」,舉起了反英大旗。

這些起義王公中最有名的,當屬章西王公的遺孀——年輕的章西女王拉克希米·葩依。

女王犧牲後,作為敵人的英軍,曾經用了最高規格的軍禮來安葬她的骨灰。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電影《章西女王》

這時,原本在英國人的監視下,安心當詩人、抽鴉片的莫卧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也「覺醒」了,積極與起義軍進行合作,他不但派太子擔任起義軍的總司令,還親手寫下了大量鼓舞人心的告示和詩篇。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巴哈杜爾·沙二世(1775年10月24日-1862年11月7日)

然而,進入7月後,英國召回了大量駐紮於中國、錫蘭的軍隊,形勢開始急轉直下。

更糟糕的是,起義軍內部也因為爭權奪利產生了分裂,進一步加劇了局勢的惡化。

1957年9月21日拂曉,英軍攻入德里。

當起義軍撤退時,老邁的巴哈杜爾·沙拒絕隨同,而是帶著皇族們躲藏到皇陵里。

沒過多久,在內奸——皇太子岳父的指引下,英軍騎兵包圍了他們。

雖然向皇陵喊話的英軍指揮官霍德森少校曾承諾保證巴哈杜爾·沙和他家人們的安全。

可是,當他們束手就擒後,霍德森卻殘忍地槍殺了多位皇子皇孫,還輕蔑地把他們的頭顱送到了巴哈杜爾·沙的面前,使後者受到了極大的精神刺激,一下子就瘋掉了。

這段歷史,在印度教科書上說得比較委婉,對於殖民經歷,當今的印度人也並沒有帶著特彆強烈的「苦大仇深」的情緒。典型的,像莫迪總理,就曾多次公開表示,感謝英國給印度創建的現代教育體系、修築的鐵路網(2萬多公里的鐵路,現在還用著)、打下的工業基礎,還有英語這一寶貴的文化財富等等....

可能是看問題角度不同吧。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直到1859年,各地的起義才被完全鎮壓下去。緊接著,東印度公司主持了大審判,將巴哈杜爾·沙列為「首惡」,剝奪了他的「印度皇帝」稱號,莫卧兒王朝就此終結。

同時,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趁機成了「印度皇帝」,總算過了一把在歐洲享受不到的「皇帝癮」——因為,按照基督教文化圈傳統,只有能追溯到羅馬帝國血統的王室,才可稱為皇帝,否則,再牛氣的,也得老老實實叫國王。歷史上,唯一的特例,只有曾經的「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他老人家了。

削掉了皇帝頭銜的巴哈杜爾·沙和剩餘的皇室成員,被英軍押解到緬甸仰光軟禁了起來。

在緬甸期間,陪伴巴哈杜爾·沙左右的,只有他的皇后和小兒子賈萬·巴克特王子。

1862年11月7日,巴哈杜爾·沙在仰光去世。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垮掉後的巴哈杜爾·沙二世

巴哈杜爾·沙死後,英國人擔心皇帝的遺骸會激發印度人的反英情緒,就地將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哈杜爾·沙秘密安葬在仰光附近的一座佛教寺廟內。

直到1991年,人們才找到了巴哈杜爾·沙的墓地,並樹立了一座紀念碑,紀念這位憂傷的印度詩人皇帝。

跟著印度末代皇帝流亡的賈萬王子,在緬甸生有一個獨子賈姆希德·巴克特王子。

巴克特王子成年後,被允許返回印度,在新德里接受了英式教育。巴克特王子只有一個兒子,貝達爾王子。

蘇丹娜夫人的丈夫就是貝達爾王子,夫妻兩人年齡差了20多歲,育有五個女兒。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貝達爾王子夫婦

此時的印度,剛經歷完獨立後的「反封建改革」,大量地方土邦王公的祖產,都被印度政府強行以「贖買」的方式收歸國有——首先給予一次性補償,之後再以「年金」的形式,陸續發放10-15年左右的補貼。

而那些不願被「贖買」的,比如富庶的朱納加德土邦和海得拉巴,則被印軍暴力鎮壓後,直接收歸了國有。王公們和他們家人隨之被劃為「反動分子」和「反動分子家屬」,連補償和年金都沒有。

這時的貝達爾王子曾經多次寫信給印政府高層,還聯繫過巴基斯坦方面,試圖討要地方王公的那種「補償」和年金。

畢竟,先不說莫卧兒皇室數百年間積累起的大量財富,就看泰姬陵,紅堡、阿格拉堡和巴基斯坦的沙利馬爾花園這些熱門旅遊景點,每年光門票收入,都得多少錢呢?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德里的胡馬雍陵墓,也算是他家祖墳了

在貝達爾王子看來,那可是正經的「祖產」,作為其主人的直系後裔,要點補償,也算說得過去。

可惜,各種信件和申訴,全都石沉大海。直到1980年,蘇丹娜的丈夫,莫卧兒的最後一個男性繼承人,貝達爾王子去世的時候,也沒能拿到印度政府給的半個盧比。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作為莫卧兒後裔的貝達爾王子是穆斯林,不會去恆河邊上火化,而是要土葬

貝達爾王子死後,蘇丹娜失去了經濟來源,搬出了原來的房子,住進了貧民窟,為了謀生,受了不少苦。

在族人的資助下,為了養活自己和五個女兒,蘇丹娜開過幾年茶攤,但因為經常遭遇地痞流氓的滋擾,沒能堅持擺下去。

後來,蘇丹娜又找了個做衣服的活路,收入比不上開茶攤,但比較穩定。

按照印度傳統,要想女兒嫁得好,在夫家不受氣、沒有生命危險,高額的嫁妝必不可少。一個印度中產家庭,嫁出一個女兒往往都容易背上債務,傾家蕩產。

而做了寡婦的蘇丹娜,有五個女兒,其經濟負擔可想而知。

最終,跟她那代人還帶些著「皇室遺風」,講究門當戶對,看血統、論出身不同,除了四十多歲的小女兒依舊單身外,蘇丹娜缺少嫁妝的女兒們,只能草草嫁給周邊的窮人,日子過的緊巴巴,也沒有餘力幫助她。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一家人也曾經體面的生活過

繼丈夫之後,蘇丹娜也一直在向印度政府請願,試圖爭取到相應的補貼。但幾乎沒有得到過任何有實際意義的回應。

直到本世紀初,她寫給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的信(此時國大黨還是印度的執政黨),被媒體轉載,莫卧兒帝國最後的皇族——蘇丹娜夫人的遭遇才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媒體們紛紛打抱不平——靠著莫卧兒家族的留下的這些富麗堂皇的宮殿、陵寢和花園,政府每年拿到了景點門票就要收上千萬盧比,它們過去的主人卻在忍飢挨餓。

那些被「土改」後的地方土邦王公們尚且能保留一棟私宅,拿到政府補償;而曾經給印度人帶來輝煌和驕傲的莫卧兒帝國,它的皇族後裔落到如此境地,政府那邊卻連人家「祖墳」都圍起來收門票了,貌似,確實有點說不過去。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莫卧兒開國皇帝巴布爾的陵寢

在輿論的壓力下,印度政府做出了回應——給蘇丹娜的外孫女羅尚·阿拉安排了一份「鐵飯碗」工作。因為,羅尚·阿拉是如今莫卧兒直系皇族中,唯一一個具有大學學歷的後裔。

別的,就真沒什麼了。


除了蘇丹娜這支,莫卧兒皇族還有一支旁系族裔,在巴基斯坦過得相當不錯,經常以王子、公主的稱號出入西方上流社會,但論血統,還真不如住貧民窟的這家走的近。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莫卧兒阿迦汗薩拉公主在法國舉行的婚禮

其實,別說早在1857年就被英國人終結了的莫卧兒王朝,就算是一百年後,在印度「反封建改革」中被「革命」了的大量地方土邦王公,很多也混的十分悲慘。

1971年,印度修憲後,土邦王室相關的稱號被徹底廢掉,年金髮放全部終止。

咱們現在看到的那些印度「大君」(親王)、「王子」,「公主」的頭銜,雖然真是祖上傳下來的,但並不被印度官方承認,更沒有任何法律效應,也就是家族內部自娛自樂而已。

其中,一些本身有產業,又善於經營的王公後代,能順利躋身於當代印度的土豪階層,過著比祖先更像國王的生活。

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 天天要聞

焦代普爾王室格甲辛格大君一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注意,不是之一)

而另一些不善理財和規劃的王公後裔們,在政府停發年金後,又缺乏生存技能,也免不了最終住進貧民窟。

當然,其中也不乏自強型的,像提普蘇丹(穆斯林王公)的後代,同樣沒有財產可以繼承。和其他土邦王室後代「肩不能單擔,手不能提籃」的狀態不同,提普蘇丹的後代放下了王室的身段,學會了靠雙手謀生:有的選擇拉人力車,有的開煤油經銷店做小買賣,還有人學手藝,做了裁縫,也算活的不愁吃穿。

實際上,前朝王公貴族化作普通人,漸漸泯滅於江湖,這屬於歷史發展的大勢所趨,還是向前看得好。就說咱們中國,隨便幾個姓氏,比如,劉、司馬、元、李、趙、朱(明代藩王的後裔規模極大)、金(愛新覺羅)等等也不乏皇室後人,又有誰去申請「祖先補貼」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湖南省汝城縣原縣長周小陽被逮捕 - 天天要聞

湖南省汝城縣原縣長周小陽被逮捕

新京報訊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官微消息,湖南省汝城縣原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小陽(正處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湖南省郴州市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經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婁底市婁星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日前,婁星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周小陽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
一地市委書記,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一地市委書記,任上被查

湖北省紀委監委5月21日消息,恩施州恩施市委書記、二級巡視員蘇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蘇勇(資料圖)報道顯示,5月15日,蘇勇出席了公開活動。公開簡歷顯示,蘇勇,男,土家族,1971年2月出生,湖北咸豐人,199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7月參加工作,華中農業大學農作物專...
看到賴御史的悲慘結局,才明白林相懟慶帝的高明,范閑註定是孤臣 - 天天要聞

看到賴御史的悲慘結局,才明白林相懟慶帝的高明,范閑註定是孤臣

《慶余年2》的劇情已經漸入佳境,又體會到了第一季熟悉的權謀燒腦感覺。尤其是第十集的朝堂博弈,真的一個個都是千年的老狐狸。看完了一遍後,還能讓觀眾復盤。#頭條創作挑戰賽#之前范閑故意收了檢蔬司戴公公的三千兩,然後就被賴御史彈劾了。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辯論,才引出范閑「受賄」的深意。
歷史的塵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中國歷史上,蝗災與水災、旱災並立,是古代農業社會的三大災害之一。研究表明,蝗災通常在旱災之後發生,蝗蟲吞食禾苗莊稼,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巨大打擊。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 天天要聞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5月21日是「國際茶日」。土耳其是全世界人均茶葉消耗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眼下,正值土耳其採茶季。里澤省位於黑海沿岸,這裡降水豐富、山脈綿延。冬天厚厚的積雪覆蓋茶樹,而到了春天,融化的雪水就會滋養土壤,使生長出的茶葉保持穩定的風味。每年的5月中旬到11月初,都是土耳其茶的採摘季。傳統的採摘方式是用大剪刀收割,...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譜牒」 - 天天要聞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譜牒」

「國有史,方有志,族有譜」,一卷卷泛黃的族譜里藏著故土的「根與情」,也藏著中華文明的代代傳承。近日,在蒙古國烏蘭巴托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徽州文書「徽州千年宗姓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這是安徽省首個入選該名錄的項目。目前,全國入選該名錄的項目僅17項...
歷史不會忘記萊希 - 天天要聞

歷史不會忘記萊希

伊朗總統萊希因直升機空難死亡令人不勝唏噓。 萊希在2021年當選伊朗總統,在不到三年時間裡,就做了很多大事,為伊朗戰略轉向保駕護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算是很好地完成了哈梅內伊的任務。 ....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麼模樣? - 天天要聞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麼模樣?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意見圍繞總體要求、全領域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全方位增強城市數字化轉型支撐、全過程優化城市數字化轉型生態以及保障措施等5個方面著力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數據局 財政...
6件珍貴文物,多和松江有關,他們直接捐了! - 天天要聞

6件珍貴文物,多和松江有關,他們直接捐了!

「松江的寶貝理應留在松江!」在日前舉行的松江區博物館接受捐贈儀式上,熱心市民陸俊偉質樸的回答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當天和他一起來到博物館捐贈文物的還有鄭旭華、封履寧、李益忠、梅亞民4名松江市民,博物館工作人員認真聆聽了每一名捐贈者和文物的故事,並為他們頒發捐贈證書。「在國際博物館日和松江區博物館開館...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 - 天天要聞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在歷史的長河中,朝鮮半島不僅僅是今天我們熟知的南北朝鮮,它曾是中國的藩屬國,後來更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當朝鮮半島從中國的影響中逐漸走向日本的控制時,中國人對此反應如何?是同情還是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