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以下5個群體,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時代淘汰一個人,或者一群人,都是悄無聲息的。

有可能,人之認知跟不上時代,就被淘汰了;有可能,人之競爭力不足,就被淘汰了;有可能,人之資產匱乏,就被淘汰了。

隨著內卷加劇,普通人被淘汰的概率,會越來越大。未來幾年,以下5個群體,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1、被職場優化的中年人。

只要你去投簡歷,就會發現,無數公司都設置了「年齡門檻」。比如說,只招聘28歲以下的年輕人,或者只要18歲到35歲的年輕人。

為什麼如今的職場,會有「年齡門檻」?因為湧入職場的年輕人太多了,內卷太嚴重了。老闆覺得,年輕人更便宜,做事也更有效率,那他們就會淘汰人到中年的員工。

中年人一旦失業,就只能送外賣、送快遞或者開網約車。牛逼一點的,可以自己接單自己當老闆。反正,他們很難找到下家。

說句不好聽的話,從被職場優化的那一刻開始,就代表他們被職場淘汰了。既沒有工作,也沒有穩定的收入,那他們不就沒有未來了嗎?

這一點,相信80後感受深刻。因為80後,就是第一批被職場優化的中年人。他們的苦,才剛剛開始。

2、沒有任何學歷的普通人。

在這個年頭,要想在社會當中混下去,就需要具備一個本科及以上的學歷。如果連學歷都沒有,基本上就沒有希望了。

有人會說,學歷,不是正在貶值嗎?其實,學歷貶值是一回事,有沒有又是另外一回事。別人都有,就他沒有,那他不就第一個被淘汰了嗎?

學歷這種東西,就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過,哪怕它是雞肋,但它也有一點肉,讓人食之果腹。

如果孩子還小,那我們要鼓勵孩子,努力讀書,盡量考上大學,擁有一個漂亮的學歷。至少,可以給自己增加競爭力。

有學歷,未必可以讓人大富大貴,但一定可以給人「托底」。從整體上看,有學歷的人群,收入普遍比低學歷的人群要高。

3、負債纍纍的糊塗蟲。

我一直不理解,普通人根本沒有抗風險的能力,為什麼他們敢負債纍纍呢?後來,接觸過一些人,才明白他們的想法。

在一部分人看來,別人都去負債上槓桿了,如果自己不去,就會成為異類。就因為「隨波逐流」,所以他們自動負債纍纍。

在一部分人看來,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如果自己不去抄底,就有可能虧了。沒想到,抄底抄到了半山腰,或者山頂上,註定他們會負債纍纍。

負債纍纍,基本上可以毀了一個家庭。試想,一個普通家庭,既面臨失業的風險,也負債無數,老人也生病了,那它不就只剩下「崩潰」的結果了嗎?

要想活下去,要想不被生活淘汰,就不能負債。別人非要抄底,去負債纍纍,那是他們的事兒。而我們活得謹慎點,才能讓一家老小得以安穩。

4、從眾心理嚴重的普通人。

對於普通人來說,最要命的心態,就是「從眾心理」。看到別人做什麼,自己也去做什麼,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是否適合這件事。

別人有錢,生了三胎,全家富裕安康。這人沒錢,看到別人生了三胎,也跟著去生三胎,結果,一家子都受苦受難。

試想,普通人一胎都養不起,還去盲目生三胎,這不就是自尋死路嗎?生孩子這件事,不能盲目,而應該量力而行。

其他問題也是如此。比如說雞娃,別人送孩子去鋼琴班,他也送孩子去鋼琴班,卻沒有思考,孩子是否喜歡彈鋼琴。

不論是隨大流雞娃,還是隨大流做其他事,都容易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被人割韭菜,而沒有好果子吃。要知道,從眾心理,還有一個別稱,羊群效應。

5、不懂得靈活變通的普通人。

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年代。基本上,一年半載的時間,很多潮流和趨勢,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環境的變化層出不窮,那身為普通人的我們,該如何是好呢?要做到這兩個字,變通。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就是這個道理。人窮,那就去改變。改變了,才有通達的機會。唯有通達,人生才能得以長久。

既然變通如此重要,可為什麼很多人都做不到?每個人都有「慣性」的思維和觀念。要想徹底扭轉慣性的思維和觀念,需要當事人具備強大的毅力、認知,以及勇氣。這一切,無數人都不具備。

能變通,就早日變通。不能變通,就保守地活著,切勿隨波逐流。否則,一步錯,步步錯,就會淪為底層,無法翻身。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