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玩家越管問題就越多?國家政策下廠商苦生存,家長沒到位


有話不妨直說,有理請你來辯!

兄弟們,我是莽夫。前一段時間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間限制相關政策出台了,直接讓未成年人哀嚎一片啊,畢竟這個政策剛出台的時候還在暑假裡面,結果直接限制一波!當然意見最大的還是16-17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來高中學業壓力就比較大,還沒有遊戲可玩,心態直接崩了,咱們今天就聊聊這一周的時間,政策帶來了哪些影響吧!

廠商苦苦生存,大廠帶頭做表率,誰能堅持過去?

政策一出,騰訊、網易米哈游三個廠商最先受到衝擊,不過他們之間還有很大的區別,這裡分開講一講,騰訊的未成年限制早在2020年就已經開始了,他是國內,也許可能是全球第一家在遊戲登錄環節引入面部識別系統的廠商,因此受到的衝擊最小,網易的手游只有一個陰陽師比較火,而且陰陽師消費較高,未成年人玩家較少,米哈游可以說是受到衝擊最大的廠商,首當其中的就是原神!

一時間QQ空間暴論四起,不讓我玩原神就XXX,沒有原神我就XXX的言論到處都是,可見米哈游的這一主要營收點中有多少未成年玩家了,至於其餘的小廠商,也有受到衝擊的,但總的來說,影響比較小,大部分的手游目標群體仍然是成年人,未成年人需要大量時間成本理解遊戲玩法,因此留存率不高,只有騰訊的王者榮耀,網易的陰陽師,米哈游的原神三家可以說是受到政策衝擊最大的遊戲!

政策下的迷思:遊戲OR家長,誰耽誤了未成年人?

儘管政策已經出台,但社會上對於這一政策仍然有很多人在討論,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政策的目的,很多人會說,這是為了管控未成年人每周花大量時間在遊戲上,問題在於,未成年人同樣是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24小時全投入在學習裡面,即使成年人也做不到這一點,何況未成年人?那麼未成年也需要放鬆,不讓網友戲就需要其他的方式來放鬆,其他的放鬆方式也同樣會消耗未成年人的時間啊!

如果遊戲本身只是一种放松的方式,那麼他和籃球,和游泳,和看電視等並無不同,那麼是誰在對遊戲下黑手?毫無疑問,是家長,對於家長來說,遊戲是一個最好的靶子,因為孩子要打籃球,要游泳要看電視,都需要花家長的時間,遊戲則不需要,那麼在被家長鼓勵的情況下,未成年人自然選擇遊戲,而家長鼓勵了孩子玩遊戲,帶來了成績下降的惡果,卻又扭頭開始指責遊戲!

現在的情況顯而易見,未成年人已經被管控,相信那些主張未成年人不得玩遊戲的家長已經心滿意足了,但不知道他們的孩子成績依舊拉胯的時候他們怎麼想?當他的孩子要求放鬆一下,要求這些家長陪伴他們的時候,他們會不會答應?他們會不會再去要求孩子們靠玩遊戲放鬆,別來煩自己?讓咱們拭目以待吧!

有話不妨直說,有理請你來辯!有不同意見?我在評論區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