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2025年03月31日19:50:30 遊戲 5119

編譯:amelie、xuushan

編輯:伊凡

美智庫分析中國如何逆襲成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的心臟

關於具身智能商業化的爭議甚囂塵上。

近日,金沙江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嘯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金沙江天使基金在過去幾年投過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項目,最近幾個月都在退出,對於具身智能項目的質疑,核心在於其商業化路徑不清。

但拋開具身智能商業化本身的爭議不談,中國在機器人產業鏈上的主導地位一直位於世界前列。全球機器人相關的企業,只要涉及到硬體的製造,珠三角是他們必拜的「碼頭」——這裡有最全的供應鏈、最具成本優勢的製造以及更快的迭代速度。而中美在機器人上的側重,也說明了這一優勢。曾經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就表示,中國的機器人,可以通過硬體的優勢實現快速迭代,而美國更多側重於訓練機器人模型上面。

這篇semianalysis的報告,從機器人技術的誕生、機器人關鍵環節、全球機器人市場的情況、不同國家在機器人各環節上的優勢,以及大疆是如何在無人機領域戰勝gopro等故事,論證中國在機器人硬體產業鏈上的競爭力。

報告還多次提到美國在機器人產業上落後的原因:對供應鏈問題視而不見;製造業長期外流;政策不穩定;市場並未正確看到機器人市場的行業潛力等等

我們或許能從西方視角重新看待中國在機器人市場的領先地位,並挖掘到全球市場的潛在增長空間。

硅兔君在不影響原文的情況下,對semianalysis報告進行重新編譯和刪改,以下均為semianalysis觀點,不代表硅兔君立場,enjoy~


機器人技術目前正在經歷一場革命,所有製造業和關鍵行業都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智能機器人將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能夠創造7*24小時全天候勞動力,其生產力遠高於任何人類。這也將推動生產能力大規模擴張,如果美國不跟進,那麼生產力擴張將只屬於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具有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也是擅長大批量製造的國家之一,同時中國的工程質量已在電池、太陽能、電動汽車等幾個關鍵行業中達到領先水平。憑藉這些規模經濟,中國能夠在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大型發展中國家提供服務,從而擴大其優勢和影響力。

自動化將生產更多的機器人,隨著每個零部件的生產、生產成本將不斷下降、生產質量將提高,進而加強它們的生產速度,這將無限循環。隨著質量提高,其他國家將很難與之競爭。

韓國和日本的出生率危機正在扼殺它們的製造能力,美國則專註於在其他市場採購廉價的海外產品。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semianalysis,ifr.org

中國機器人本土化工作正在順利推進。本土企業正在佔領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市場份額接近50%,而2020年僅為30%。雖然中國製造商目前在低端市場與西方巨頭不相上下,但中國本土企業正開始佔領高端市場,宇樹機器人的崛起就是這種轉變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中國機器人的部署也在不斷提高,如今中國每年新增機器人的裝機量已經超過其他四大巨頭所在國家的總和。中國機器人的密度,也在2023年之後,超過了除了韓國之外的其他國家。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semianalysis,ifr.org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semianalysis,ifr.org

成本優勢是中國機器人產業得以迅速壯大的重要原因。如今,在美國製造一隻相同的機械臂(仿照 universal robots ur5e 製造)的成本比在中國高出約 2.2 倍。即使這些部件標有「美國製造」的標籤,它們也嚴重依賴中國製造的零件和材料,因為在中國以外,並沒有替代品。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semianalysis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機器人技術是如何誕生的?

a.機器人技術的歷史以及當前機器人技術的誕生

工業自動化通過機器人技術已經醞釀了幾十年,在這段時間裡,一些國家已經成為自動化未來的典範,而一些國家已經失去了他們此前的優勢地位。這些國家如何一步步喪失了其在機器人產業上的優勢地位?新崛起的國家又是如何一步步獲得自身競爭優勢,並脫穎而出?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們先來看看機器人歷史上的傳統國家,機器人領域歷史上一直由四個國家主導:韓國、日本、德國和美國,今天的中國成為了新的重要力量。仔細觀察這四個曾經主導機器人領域的國家,可以發現推動它們成功的因素有一定的相似性。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資料來源: semianalysis,ifr.org

首先,這四個機器人老牌國家都是汽車和電子等重型行業歷史上的玩家,這些行業容易通過機器人技術實現自動化

其次,擁有龐大的工業集團——如豐田、西門子、三星艾默生

第三,重視技術的企業文化

第四,人口結構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壓力

機器人技術是一個系統工程問題,其最終目標是一台或多台機器能夠以與人類相同或更低的成本創造出與人類相同的工作價值。

機器人的硬體系統包含許多相互連接的單個部件,並與軟體層集成,其中軟體層將會與硬體一起移動和規劃。

將可靠性設計到一個低成本、高性能和可擴展的系統中,可以實現一種從未存在過的新型系統。將機械能力與軟體智能融合在一起,讓世界越來越接近完全擴展工業經濟的能力,類似於人類整合感官輸入和認知處理來理解並與世界互動,這是人類對機器人的終極設想。例如,具身智能就將執行相同的操作並自主運行。不過,即便是在大模型發展之下的今天,具身智能的商業化也依然存在目前技術不可逾越的挑戰。

機器人行業興起了多年,並非是新興的技術,甚至可以說非常古老,但這個行業一直充滿痛苦,從製造能力低於標準,到管理產品規模難以擴大,而且一直存在許多瓶頸:

硬體創新有限,限制了移動性和操控的準確性和效率

•軟體/人工智慧功能從未實現功能多樣性和實時理解

•安裝的前期資本支出過高

•系統維護的運營支出過高

這些因素相互交織,使自動化成為一個問題,甚至不是一個針對自動化解決方案。然而,硬體和人工智慧模型的突破終於打開了快速發展的早期階段的閘門,並釋放了通用機器人的潛力。

b.從工業機器人到協作機器人

讓我們退後一步,首先了解行業的現狀。

在過去的幾年中,一些形態和用途的機器人正在落地並投入使用,然而,在過去幾十年中,最有吸引力實現大規模自動化的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semianalysis

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如關節式機械臂,優先考慮速度、精度和有效載荷能力。它們配備高扭矩執行器和精細調諧的高頻控制系統以實現精度,通常用於需要重複和高吞吐量的重工業環境,例如汽車工廠或電子製造。

這些工業機器人需要被放置在單獨隔離的工作單位中進行工作,原因有兩個:

1.工廠的危險環境

2.相關工作對靈活性要求不高

原因是這些機器人無法適應以下環境的變化:環境中的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破壞它們的過程。例如,在汽車工業中,點焊金屬面板通常是自動化的。這項任務需要非常高的精度,以確保面板彼此正確定位,點焊的力度和時間間隔需要保持一致由於任務的準確性,定位或時間的任何輕微偏差都可能影響焊接,從而影響車輛的結構完整性。

於是,能夠更好地適應工廠的複雜環境,協作機器人被引入使用。與傳統的工業機器人不同,協作機器人(cobots)是針對人類居住環境的解決方案,受現存物理世界複雜性的影響,在工廠內能夠實現更高水平的自動化。類似於工業機器人,但略小,它們以更高的安全性,靈活性和可編程性,承擔有效載荷能力,並且可以在必要時輕鬆地在工廠周圍重新組裝和移動。這些通常是今天某些任務中被賦予更高水平ai能力的機器人(更高精度的抓取、放置和分類)。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未來自動化

協作機器人添加了安全硬體用來實現更多功能和適應複雜的環境:例如力-扭矩感測器——以了解碰撞;額外的視覺感測器——以構建更全面的視圖、以及更多的板載控制器——以實現冗餘,但同時也犧牲了載荷能力和速度。它們可以通過一些用戶友好的界面(通常是平板電腦)進行編程和訓練,降低操作門檻。

通常情況下,協作機器人會被用在需要精細控制的環節,而不是需要高負載的工作。例如他們可能會在工廠進行輕量級的材料處理,然後由工業機器人取走材料並執行更重的任務。協作機器人還可以作為其他工業機器的伴侶,如cnc(計算機數控),在那裡它們可以裝載cnc原材料,取回成品零件,甚至執行日常支持任務,如清潔或質量檢查。下面是一個機器人手臂與cnc機器交互的例子: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 productive robotic

協作機器人在所有工業機器人安裝中的份額一直在快速上升,因為它們可以實現更高的自動化設置水平和改進的工廠投資回報,提升效率。

協作機器人在工業環境中具有經濟可行性,因為環境可以被結構化到足以確保機器人在任務上保持較高的準確性。

目前,全球有超過400萬台機器人安裝和運行,每年出貨量的90%是標準工業機器人,10%是協作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通常用於汽車行業、食品和消費品包裝以及電子製造。協作機器人在同一行業中執行更複雜的任務,這些任務需要極高的精度,但需要人類工人的指導和指示。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 semianalysis, ifr

儘管自動化的規模令人印象深刻,但這些機器人主要還是出現在工廠環境,而非其他環境,是情有可原的。

對於這些機器人來說,並非所有的製造都很容易,工廠的生產,尤其是定製化小批量生產經常伴隨著變化,這使得完全自動化任務變得困難,而大多數需要精細運動技能和靈活性的任務,其對於相關操作水平的要求,如今難以實現。協作機器人儘管被認為是解決方案之一,但在實踐中,對於自動化的需要比當前任何機器人都需要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和能力。

c.移動機器人的興起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semianalysis

移動機器人是自動化機器人艦隊的最新成員,利用自身的移動性來執行運輸任務,並與其他機器人協調,然而它們在移動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的困難、領域和優勢。

自主引導車輛(agv)是與協作機器人,大概在同一時間進入移動機器人領域。它們的工作很簡單:將物體(如亞馬遜履行中心內的包裹)運輸到另一個位置。這些機器人仍然像大多數其他機器人一樣,並不靈活,需要在地板上放置一些引導,以便agv跟隨。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亞馬遜

移動機械臂,指的是在工廠中,底部帶輪子的機械手,其工作場景中要求地面必須平坦,以便於機器人進行非常嚴格,以及在短距離的導航範圍內,從一個站點到另一個站點抓取和移動物體。四足機器人是四條腿的移動機器人,常見於更開放的環境中,通常是在建築工地或類似場所檢查各個區域,但它們仍處於原型製作階段。

最後,人形機器人能夠與其他機器人處於相同的環境中,但他們更多將會被用在人類居住生活的環境中,這些機器人目前正在生產中。

然而,所有這些外形因素仍然只能在封閉且靜態,以及結構化環境中發揮作用。目前,只有agv被廣泛部署和集成,得益於ai技術的發展,移動機械臂、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仍處於更複雜以及更為開放世界領域的早期部署階段。

d.邁向通用機器人技術

通用機器人技術是機器人技術的聖杯:這意味著機器人可以在任何環境中,完成任何任務,取代了工業過程中對人類的需求。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實施的機器人都是功能有限的:環境必須是預定義的、任務必須是靜態的、任何一個因素的微小變化都可能破壞機器人的整體規劃和作業。

目前尚未有解決這些已存在的技術瓶頸的方法,對於機器人現存唯一可能的改進是小型、迭代和漸進式的發展。任何試圖為機器人配備超過當前能力和水平的公司都失敗了,這也使許多研究人員和投資者被邊緣化,特別是在西方市場。唯一試圖跨越鴻溝進入通用機器人領域的,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因為,為人類構建一個功能替代品,達到與人類相同的準確度,通常需要約99.99%的準確度,並確保在足夠長的時間內,能夠實現一定的成本優勢,這是一個空想。但是為什麼會有人相信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一直在這個領域深耕的研究人員做了什麼。

機器人最大的瓶頸就是數據稀缺。與推動大語言模型的數據——互聯網上免費提供的文本數據不同,機器人技術需要多模態數據,而這些與物理世界進行互動的數據在網路中並不存在。每個試圖訓練機器人的研究者都必須在物理空間中使用功能機器人,自己收集所有數據。硬體限制加劇了這個問題——要建立一個足夠強大的機器人執行器系統非常困難,並且所有這些都要與非標準化部件相互連接。

甚至連谷歌都無法克服這個問題,它曾建造了一個由 14 個機器人組成的「機械臂農場」,這些機器人連續運行 3000 小時,只是為了實現可靠的抓取。由於缺乏硬體標準化,研究人員被迫建造臨時拼湊的機器人,然後手動收集訓練數據,這個過程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google – large-scale data collection with an array of robots

不過如今,整個機器人堆棧的重大研究和資金已經產生了一系列突破,逼真模擬數據的進步,在多個機器人上擴展現實世界訓練的能力的提升,以及基礎模型的興起,為更智能的系統打開了大門。同時,硬體的進步,如電動執行器,大大降低了成本,並賦予機器人更高的執行效率,以在所需的精度水平上運行,解鎖了以前不可能的新動作。

通用機器人終於有了落地的可能。

通用機器人技術的第一個發展方向將是進入「部分非結構化」領域——最初是在它們最常見的環境——工廠中。在工廠中,意味著在它們孤立的預定義環境之外操作,並處理多項任務。隨著機器人逐漸向通用領域發展,它們將取代工廠環境中越來越困難和多樣化的任務,直到它們能夠實現完全的自動化。

對於機器人來說,一個更困難的領域是人類居住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中,機器人需要足夠智能/安全,可以在完全非結構化和動態的環境中運行。由於人類行為不可預測,機器人需要適應以避免安全風險。除了工業的全面自動化,這些機器人還將緩解老年護理人員短缺的問題,提高醫院效率,提高手術準確性,並執行危險的建築任務,從而滿足幾乎所有的勞動力需求。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離不開中國的機器人硬體製造

a.製造機器人需要什麼?

在了解了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我們知道機器人當前的瓶頸,以及機器人對於人類社會的必要性。

機器人零部件市場由少數關鍵參與者主導。

不過,機器人需要規模化生產能力的地方——低成本、高產量以及高質量的環節,基本都來自中國。美國,在許多環節已經喪失了領導地位。我們試圖從這一部分了解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以及各國在其中所佔的主導地位。

在硬體方面,致動器、電機和驅動器是通過將電輸入轉換為液壓、氣動或更常見的電輸出來產生運動的部件。

在工廠,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決定生產線將如何自動化,正確排序每個操作,以確保整個自動化過程正常運行。在每個機器人內部,無論外形尺寸如何,都有一個微控制器單元(mcu),或具有多個mcu的嵌入式系統,即處理低級實時任務的專用處理器,如讀取感測器輸入、生成電機控制信號和運行快速控制迴路。這些系統是大多數機器人系統的「大腦」。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bizlink

在機器人世界中,需要高精度電機來確保施加適當的扭矩以避免損壞周圍環境。伺服電機是最常見的選擇——它們包含系統、電機、控制電路和反饋機制。電機能夠進行自主調節並保持所需的位置或運動。伺服電機是機器人中為數不多的不被中國主導的組件之一。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solisplc

控制電路被稱為「驅動」,這是一個電力電子箱,旨在通過ac-dc-ac轉換(將交流電壓轉換成直流電壓的元件)來調節發送到電機的電壓。它的主要組件是一個電力電子開關,如mosfet或igbt,它與整流器和電容器相結合,可以電子修改電信號。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資料來源:理工中心

齒輪箱也是伺服電機中常見的組件。它們能夠增加電機的扭矩,並提高精度。本質上,齒輪箱降低電機的速度,導致扭矩成比例增加,這也使電機能夠進行更精細的運動。大多數機器人系統中的齒輪箱主要由日本的nabtesco生產。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資料來源:santram工程師

相機和感測器對機器人也至關重要,因為這是機器人了解自己定位和完成任務所需步驟的主要媒介。

大多數工業機器人使用標準機器視覺2d相機、3d深度相機或兩者的組合來創建對其環境的全面空間理解,但另一個趨勢是,機器人傾向於安裝更輕、更便宜的相機,並配備更強大的軟體來填補硬體上的不足。

在更接近人類生活的環境中,可能會使用激光雷達以獲得更詳細的對周遭環境的理解,儘管這麼做成本通常會更高。

工業和精密機器人配備了關節編碼器,使機器人能夠理解其關節的角度、位置或旋轉速度,還包括各類感測器,如觸摸和觸覺感測器,以了解壓力、質地等;本體感知感測器,以了解物體內部狀態;平衡,力-扭矩感測器,以了解關節施加了多少力-扭矩等。這個市場有點小且不連貫,因為產品較新,然而,大多數能夠設計和組裝這些感測器的西方公司通常仍會從中國購買主要材料。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英特爾

然後是「末端執行器」,這通常部署在機器人手臂末端,是大多數機器人的工具或基礎單元,每個末端執行器都有自己的用途和有效載荷能力。機器人的使用目的,將決定其安裝的末端執行器是什麼型號,這是機器人的一部分。大多數末端執行器生產商是德國的(schunk,zimmer group,festo,schmalz),有些甚至是美國的(ati industrial automation,destaco)。中國公司很可能只是生產自己的末端執行器,而不出口,因為垂直整合是中國公司的主要策略。雖然機械手現在備受關注,但它們並沒有在實際用途中得到廣泛部署,也遠未達到足夠的靈活性。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全球ipr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伊格斯

b.硬體供應鏈問題

將製造能力上線並大規模生產工業機器人,以此引入產線的自動化,比許多人想像的要困難和耗時得多。

許多工業機器人的供應鏈非常複雜,來自世界許多角落,這些地方組件生產通常已經通過競爭成本優勢佔據供應鏈的主導地位。在機器人產業中,供應鏈中斷的案例已經發生了許多,這已經動搖了西方經濟。例如,在2020年至2022年的新冠肺炎期間,洛杉磯和長灘的港口經歷了100多艘船在港口外等待貨物卸貨的場景。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同一時期(2020年至2021年),中國進行了轉型,並將機器人安裝量增加了44%。

c.機械部件:減速器、電機、執行器

有許多類型的電機可用於機器人的運動,例如被運用在3d印表機或cnc機器中的具有精確角度控制的步進器;用在無人機和電動汽車上的,具有高功率重量比的無刷直流電機,但在機器人技術中最重要的往往是伺服電機。

大多數機器人公司,特別是四大機器人公司,內部生產自己的伺服電機並單獨銷售。這些伺服電機的製造並不困難,但對於大規模製造的公司,它們確實創造了一些護城河:執行器必須具有高度可靠性和性能,因此擴大規模需要先進的製造技術才能幾乎完美地複製並實現量產。因此,擁有必要專業知識的機器人零部件長期製造商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例如,安川(日本)、松下(日本)、博世(德國)、庫卡(現在的中國)和西門子(德國)。還包括美國的羅克韋爾,因為它擁有大約7%的伺服電機市場份額,但這也是供應鏈中唯一沒有任何一個參與者主導的部分。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穆格有限公司

世界上近60%的中大型工業機器人減速器由日本的nabtesco提供。它們的製造難度是因為幾乎每個訂單都可能是高度定製的,並根據客戶的硬體規格量身定製,但仍必須滿足99.99%的精度才能取代人類,並應用於生產。減速器對於確保這種精度至關重要,因此在工業機器人的製造成本佔比最大,為14%。這些齒輪箱的製造必須高度精確,因此,通常只有具有多年製造經驗的成熟玩家才能改進其工藝和工藝技術以達到這種質量。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策展行業

甚至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減速器——諧波傳動齒輪,比如成立於1970年的harmonic drive(日本),它採用了專利的應變波設計,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精度。這些部件更昂貴,但在超精密設置(如半導體製造)中是必不可少的,綠的諧波於2003年在中國成立,旨在製造自己的超精密應變波變速箱。在短短14年內,該公司已經生產了超過100000台,並佔領了中國諧波傳動齒輪國內市場的90%。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makeagif

d.磁鐵和材料-製造依賴

電機和齒輪箱的供應並不短缺,價格也相當便宜;然而,如今的電機已經取得了突破。適合機器人使用的大多數高質量的高速電機,現在都是用永磁體(pm電機)開發,以實現更高的功率、效率和功率重量比。

永磁體有效地為電機的電磁場增加了更多的磁性,這意味著磁化所需的電力更少,可以用於產生運動。

然而,仍然存在一個問題,製造典型釹磁鐵(ndfeb)的過程和元素幾乎完全由中國主導,佔據全球90%的市場份額。在這90%的份額中,中國大約有三家廠商處於壟斷地位:京磁、金力永磁和寧波韻升。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 erma

雖然「稀土」是一個誤稱——它們和大多數其他元素一樣豐富——但精鍊釹和生產最終永磁體所需的過程需要大約12個複雜的步驟和強大的工業能力。中國在這一過程中也佔主導地位,達到93%。

稀土元素以外的採礦和材料同樣重要,雖然這通常不會受到瓶頸,但中國也佔據這一環節的主要市場。許多經濟體難以加工這些元素,而中國由於其先進的工業經濟而在這方面表現出色。在中國的兩個主要倡議——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製造2025,已經投資並建立了一條鋪設良好的道路,佔據了整個礦物加工行業的主導地位。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 semianalysis, industry estimates

e.鋰和電池

所有的礦石可能來自不同的礦藏豐富的國家,但如果沒有大規模和高品位提煉它們的能力,僅擁有礦藏,就毫無意義。

事實上,中國只有在鋰和石墨這兩種礦物擁有豐富的礦藏,但各國都需要依靠中國的加工將其他礦產提煉成可用的材料。

- 銅通常來自智利和秘魯,秘魯約76%和智利68%的銅出口到中國,佔全球原銅總量的56%。

- 鎳被強調為主要不在中國精鍊的關鍵礦物,因為37%在印度尼西亞精鍊,而在中國「只有」28%。然而,根據國際能源署最近的報告,印度尼西亞80%以上的電池級鎳產量歸與ccp相關的中國生產商所有。

- 鈷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開採的,佔世界鈷產量的80%,但中國已經與他們簽署了《西科明條約》,現在擁有剛果民主共和國80%的鈷產量。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視覺資本家

電池,特別是鋰離子電池,對於移動機器人至關重要,如無人機、服務機器人、倉庫中的自主導引車、移動機械臂、人形機器人,以及電動汽車。

如果你想實現機器人與連接電源分離的未來,你最有可能使用中國電池,因為中國公司供應全球約80%的電池。中國電池組的成本約為127美元/千瓦時,而北美和歐洲的價格分別高出24%和33%。

中國以外最大的生產商lges(韓國)僅佔全球市場份額約13%。並且這是一個已經較為固定的市場,克服進入該市場的障礙並不容易,瑞典政府支持的電池企業——northvolt剛剛申請破產。因為這不僅需要具備強大的規模化生產能力,還需要有足夠的成本優勢。

構建足夠的大規模生產能力已經很具有挑戰性,特別是在美國,美國的電池製造成本可能超過1億美元,每gwh的成本比中國同行高46%。lg甚至暫停了亞利桑那州55億美元電池工廠的建設,理由是「市場條件」。

在機器人使用上,電池製造的難度更大。電池都是不同大小的,沒有標準化,電池有不同的需求。功率重量比是一個更嚴格的要求,因為機器人沒有像汽車一樣的重量來承載電池,而通常不同的機器人有不同的功率要求。四足機器人使用的電池與人形機器人使用的電池不同,這延伸到幾乎所有的外形尺寸。製造純凈高效的電池的難度和成本已經足夠具有挑戰性,特別是在美國,但機器人電池缺乏標準化一致性將是最大的問題之一,因為大規模生產的時間已經到來。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德國已從牌桌下場,日美韓三方堅持在場

仔細觀察西方國家的自動化增長,會發現大約在2016年-2018年達到峰值。日本2023年的新增自動化率仍比2018年的峰值低約13%,韓國自2016年以來沒有增長。

前四名中唯一在2023年達到新峰值的國家是德國,但是他們頭部企業庫卡已經被中國企業美的收購,並正在將製造業轉移到亞洲。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資料來源: semianalysis,ifr.org

庫卡曾是德國機器人代表,現由中國美的集團控股,曾被譽為機器人領域被稱為「四大巨頭」之一,幾十年來一直主導著機器人行業。這四大巨頭分別是fanuc(日本)、abb(瑞士/瑞典)、安川(日本)和庫卡(德國之前,現在是中國)。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semianalysis

這四大傳統的機器人巨頭均在該領域擁有數十年的經驗,在協作機器人、通用機器人等多個行業中擁有高產量的製造能力。但相對較低的研發比率,整體產業不高的參與意願,以及資本密集程度,四大巨頭難以堅持對下一代機器人創新。此外,他們的業務越來越傾向於中國大陸,當然,這也會面臨一定審查風險。

與之相對的是,中國玩家現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趕技術,並填補市場空白。

a.韓國和日本:由於人口結構和勞動力短缺壓力,自動化勢在必行

韓國已經通過自動化提高了10%的勞動力。

到2022年,高科技製造公司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將佔韓國整體經濟的61%。韓國電子商務的採用率是世界上最高的,超過30%的零售銷售是在線完成的,是美國的兩倍。

韓國政府和財閥集團都在全力以赴。2021年,三星宣布了他們的倡議,將投資高達1630億美元用於工業自動化和ai。現代汽車已經在2021年收購了波士頓動力公司。lg在2017年在首爾機場部署自動駕駛機場引導機器人後,將機器人技術定為關鍵增長領域,並最近將其加大了在bear robotics的股份佔比。

此外,韓國政府還在增加投資。自2008年至2030年以來,該國已經提出了四輪智能機器人的基本計劃,總計投入16億美元,並計劃在2030年之前投資約投入22.60億美元。

但韓國同樣依賴其他國家提供工業機器人組件,大約60%組件需要進口。

韓國推動自動化的原因與日本相同:勞動力人口老齡化和低出生率。

儘管政府採取了全面措施,但該國的出生率仍創歷史新低。例如,農村地區工人的匱乏迫使工廠搬到首爾附近,只是為了管理他們的運營。他們甚至不得不取消幾十年來某些製造工廠的外國工人禁令,以彌補勞動力短缺。韓國的出生率是世界上最低的,日本緊隨其後。然而,日本在自動化競賽中的機會略微更好,因為他們有兩大頭部企業。

b.德國和歐盟:角落裡的觀察者

德國是歐洲的工業強國,擁有世界機器人密度居於第四位,並一直致力於強大的工業經濟。德國於2011年將「工業4.0」引入更廣泛的歐盟,希望能夠將新技術和自動化流程整合到歐盟工業中以增強競爭力的前沿。但這並沒有阻止歐洲機器人的沒落。

2016年,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被出售給了中國的美的集團。接著,義大利也出售了許多機器人公司,例如evolut,olci engineering,cmarobotics。

2025年2月,歐洲自動化行業組織,終於向歐盟發出了行動呼籲,希望歐盟能夠重視機器人領域缺乏競爭力的問題。工業4.0是一個轉型計劃,但歐盟花了九年時間才意識到它需要機器人市場。

c.美國:美國夢的暴力覺醒

美國的情況與德國和韓日不同。

在美國,我們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美國一些擁有先進技術的部門,卻存在缺乏國家整體戰略規劃以及依賴製造外包的問題。

美國製造業的問題主要來自美國製造業昂貴的工人價格,以及美國曾經的「質量」護城河正在慢慢流失。中國現在有能力以更便宜的價格生產大多數質量相似的商品。儘管美國擁有大型汽車工業,但在2023年其機器人密度僅排名全球第10。

一項研究表明,事實上,美國機器人的採用比預期低,為49%。美國的ai革命可能讓機器人行業相較於其他產業更為受益,通過技術和低成本的生產,使美國能夠從中獲得競爭,不過這需要時間,至少在短期內難以發生。

美國的政策的不穩定性也正在成為阻礙機器人產業發展,像是例如《晶元法案》和《通貨膨脹削減法案》,是在拜登政府下發起的,而在川普政府期間,《通貨膨脹法案》已經廢除,《晶元法案》也在討論中。

此外,美國經濟結構與中國不同。美國追求數字創新、尖端技術和服務,並在此過程中將大部分生產和製造能力外包給成本更低的國家。

在美國,有許多公司試圖製造自己的硬體,但內部硬體開發意味著公司需要有內部設計和組裝的能力。

每個人都會假裝忽視材料和基礎部件是從中國湧入的問題。美國曾經擁有堅實的基礎來推動重工業的發展,但隨著廉價的海外製造業擠佔了美國生產以及美國經濟轉向前沿技術和服務,這些優勢逐漸喪失。在美國,每家破舊的工廠和每張「中國製造」的標籤,這些點連接起來的是一個國家製造業枯竭的畫像。

如今,美國正站在勞動力無限擴張或淘汰的分叉道路上,回到工業時代的回聲正在呼喊。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從小米、大疆看中國機器人產業崛起

a.小米工廠已實現無人值守機器人工廠

中國已經實現了完全無人的工廠。

小米的無人工廠全天候運行,每秒生產一部智能手機——無需任何人工。這也不是唯一的一個,中國能夠在沒有通用機器人的情況下實現這種自動化水平。

而當通用機器人出現時,其生產能力的影響不容小覷。這並不是說美國正在落後,而是要展示製造能力的巨大差異。

這與中國廉價勞動力無關,中國是一個擁有強大工業基礎的製造業國家,現在已經創造了一台可以自主生產商品的機器人。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小米

這只是創建全自動機器人生產商品的第一步,隨著人工智慧基礎模型變得更加可靠和準確,它們將不斷發展。

中國已啟用在廣東的庫卡工廠製造機器人,庫卡的一位主管表示,他們應該能夠將生產時間從每半小時一台機器人縮短到每分鐘一台機器人。不久之後,任何複雜的製造任務都可以由通用機器人系統完成。

b.大疆如何在gopro競爭者脫穎而出

商用無人機市場的發展體現了中國企業在進入一個戰略性的行業中基本採用規模優勢,以及供應過剩策略。

中國領導者大疆如今佔據了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80%以上的份額,以及美國消費市場90%的市場份額。大疆是先行者,並因中國在製造業的主導地位和規模經濟以及供應過剩戰略,保持並鞏固了十多年的市場地位。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 semianalysis, industry estimates

要正確開發出一款功能齊全、性能強大的硬體,必須反覆快速地迭代創造 + 再製造以解決問題,並在競爭對手之前完善產品。

中國市場可以立即獎勵最快擴張的公司,因此,中國競爭對手在進入西方市場之前,已經在成本上超越了他們,剩下的就是在接下來的迭代中完善質量。

美國公司gopro試圖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與大疆展開競爭,儘管其大部分製造業務都在中國、馬來西亞和日本,這意味著其無人機產品的每次迭代都要花費數周時間。

gopro很可能在加利福尼亞開始設計,並將細節發送給中國製造商並由他們製造,然後運回美國,之後才發現在此過程中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相比之下,大疆的總部位於深圳,這意味著該公司可以在訂購後數小時內從深圳的任何一家工廠獲得任何所需的部件,並以驚人的速度進行迭代。2016年,gopro的karma drone+ hero5 被大疆的無人機超越。大疆的售價為999美元,而 gopro的售價為1099美元,大疆略便宜,電池壽命長50%,並且已實現避障功能。而karma的推出受到硬體問題的困擾,並且由於其有缺陷的產品需要召回,並完成退款計劃,有時產品在操作過程中還會斷電。gopro可能能夠通過足夠的努力來解決這些問題,但該公司根本沒有時間,因為大疆已經在各方面超越了他們。

進入西方市場後不久,大疆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成本優勢和絕對的生產能力迅速佔領市場大量的市場份額,並導致市場供過於求。其他所有大型無人機公司的優勢都很快被大疆激進的定價所削弱。gopro 以「利潤挑戰」為由解散了他們的karma項目,許多其他公司也隨之倒閉。只有大疆明白這是一場規模競爭,並在進入西方市場之前就做好了準備。

在機器人領域,製造業的主導地位至關重要。要製造一個功能齊全的機器人,就需要經歷無數次地重新迭代和製造,對每個小錯誤進行微調,直到製造出堅固、可擴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產品。對於那些擁有在製造廠附近,並且成本合理的企業而言,這種價格優勢是唾手可得的,而沒有製造能力則意味著處於劣勢。中國的工業基礎在gdp中的佔比是美國的三倍,在各個方面都勝過美國。

萬字報告拆解大疆戰勝GoPro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來源: worldbank, fred

中國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如果他們率先解鎖機器人生產力,將比美國更快地迭代,將實現大規模的價格戰並供應全球所有市場。

我們的分析表明,中國正在迅速佔領市場,且完全有能力引領下一代機器人技術——預計該領域將產生更高的宏觀經濟效益。

原文鏈接:

america is missing the new labor economy – robotics part 1.  (semianalysis)

遊戲分類資訊推薦

試玩了暗區端游,我又找回了手心冒汗的感覺 - 天天要聞

試玩了暗區端游,我又找回了手心冒汗的感覺

今年的新遊戲一個接一個,國內外大廠連續發力,從 1 月到 4 月就沒歇著,果然 2025 是個遊戲大年名不虛傳。 小發前腳剛在《 卡贊 》里受完苦,今天就火急火燎去了趟上海,參加了《 暗區....
飢餓遊戲粉絲猛烈抨擊SHEIN聯名作品,鼓勵反抗平凡引發爭議 - 天天要聞

飢餓遊戲粉絲猛烈抨擊SHEIN聯名作品,鼓勵反抗平凡引發爭議

藍洞新消費聯合鞭牛士快訊據enstarz報道,蘇珊·柯林斯和獅門影業決定與被指控使用強迫勞動的快時尚巨頭Shein合作,這讓《飢餓遊戲》系列的粉絲們感到非常憤怒。《飢餓遊戲》是一部反烏托邦系列劇,探討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富裕的國會大廈和貧困地區之間的階級鬥爭,粉絲們認為,《飢餓遊戲》 x SHEIN 合作公然忽視了這一信息...
熱血傳奇:新百區唯一雙8裁決問世,價值應該超百萬了吧? - 天天要聞

熱血傳奇:新百區唯一雙8裁決問世,價值應該超百萬了吧?

前段時間老道分享了新百區唯一的一把攻38裁決之杖,那時候幸運值還沒升上去,據說單是這個幸運就喝鬱悶了,一直上不去8點。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老道偶然間發現商人那裡出現了這把裁決之杖,幸運值順利上8點了!現在也是新百區唯一的雙8裁決之杖,價值應該
挑戰端游市場,騰訊這款射擊遊戲做了個意外的決定 - 天天要聞

挑戰端游市場,騰訊這款射擊遊戲做了個意外的決定

「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在全網暗區玩家熱烈的關注下,魔方工作室群總裁Enzo和暗區端游執行製作人Dave今天下午走上《暗區突圍:無限》國服定檔直播的舞台,正式公開了遊戲將在4月29日正式公測的消息。以直播間為原點,定檔消息很快如野火般在各個平台擴散——這讓我們很難想像,僅僅在《暗區突圍》手游公...
勇奪日本暢銷榜第二!玩家笑了:這是「圓神:星穹鐵道」? - 天天要聞

勇奪日本暢銷榜第二!玩家笑了:這是「圓神:星穹鐵道」?

「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回顧最近幾年的二次元產業,中國和日本市場可謂神仙打架。國內公司主要發力在遊戲領域,而日本動漫產業近幾年的表現也相當強勢,在Netflix等內外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各種神作層出不窮,並且隨著流媒體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空前的影響力。於是我們就會看到,中國公司中鷹角等越來越多...
有多奇葩!純血鴻蒙上架了「安卓模擬器」:全球安卓APP都能使用 - 天天要聞

有多奇葩!純血鴻蒙上架了「安卓模擬器」:全球安卓APP都能使用

「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自原生鴻蒙系統正式站上台前以來,不僅是華為Mate 70系列機型新增「鴻蒙NEXT先鋒版」,大量華為用戶也在申請HarmonyOS Next 5.0系統升級包,越來越多手機用戶開始深度體驗純血鴻蒙。當然,由於純血鴻蒙徹底摒棄安卓系統的框架,自然不再兼容安卓應用。因此,過去一年華為正在加速...
震撼登場!第一狂戰士卡贊預購獎勵的詳盡領取方法介紹 - 天天要聞

震撼登場!第一狂戰士卡贊預購獎勵的詳盡領取方法介紹

第一狂戰士卡贊是提供了預購獎勵的,那麼這個獎勵要怎麼樣才可以領取呢?我們需要完成前兩個主線任務【被流放的英雄】和【試煉雪山】,解鎖【邊界裂縫】,隨後就可以在幽魂之布雷德旁邊的石板的後方找到一個罐子,互動之後就可以領取預購的獎勵了。
變現、發行、商業策略全解析,Unity中國助力遊戲創收 - 天天要聞

變現、發行、商業策略全解析,Unity中國助力遊戲創收

「如何讓遊戲既有創意又能商業化?」這是許多中小開發者的心聲。近日,Unity中國遊戲發行沙龍在長沙獲得圓滿成功,這是Unity中國首場專註遊戲發行的活動,現場匯聚了眾多來自各地的開發者和行業專家,圍繞遊戲發行服務、團結引擎技術和小遊戲市場趨勢三大主題展開,共同探討了這一核心命題。行業調研數據顯示,遊戲行業正向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