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美烏領導人這次會晤,以為會是俄烏衝突終止的一大契機,沒想到,卻成為更大災難的「導火索」。
1、美烏會晤「翻車」,澤連斯基改道歐洲
綜合媒體報道,澤連斯基與特朗普在白宮的會晤不幸地成了兩國關係的「翻車現場」。澤連斯基離美之後,直奔英國,繼續尋找歐洲國家的支持。他亮出的王牌是一張名為「自願聯盟」的藍圖,希望能藉助這個平台,將各國集結起來,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在他看來,這就是實現和平的底線。澤連斯基的視頻聲明一出,歐洲諸國立刻展開討論,像是在籌備一場全新的戰略遊戲。對烏克蘭而言,這意義非凡:面對內外部的壓力,他們迫切希望得到強有力的後盾。
然而,這一邊烏克蘭忙著拉攏合作,那一邊美國則先使出了暫停軍事援助的殺手鐧。這些措施無疑讓人心生憂慮,美國方面表示,他們正在等待烏克蘭展示真正的和平誠意,換句話說,在看到切實行動前,不會輕易繼續「撒銀子」了。
2、俄軍趁機開打,一千枚導彈從天而降
與此同時,俄軍也開始加大攻勢,連日來對烏克蘭的軍事設施發起猛烈攻擊,超一千枚導彈砸向烏克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無人機成了這場戰鬥的先鋒,俄羅斯動用了大量的無人機技戰術,來摧毀烏克蘭的軍用機場及其相關設施。這對於烏克蘭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因為防空能力一旦受損,整個國家將更加脆弱。
與此同時,烏克蘭武裝部隊正在面對異常艱難的挑戰。武器短缺的問題如幽靈般纏繞著他們。特別是「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如今它的地位如同雞肋,失去了原有的震懾力。不僅如此,隨著美國暫停軍事援助的政策,烏克蘭的防禦選項被壓縮得所剩無幾。即便擁有一些來自歐洲的防空技術支持,卻無法替代美國的遠程火箭炮和區域防空系統提供的全面保護。
這一系列的消極因素讓烏克蘭的防禦戰略變得愈發緊張、複雜。烏克蘭軍方正竭盡全力,在有限的資源下維持戰鬥力。但敵我力量對比讓人不禁擔憂,尤其是當俄羅斯加速向烏克蘭全境投送無人機時,烏克蘭的空域安全已被置於極危險的境地。
3、歐洲想「當家做主」,慘遭美俄痛罵
而歐洲的這種態度也反映出一種尷尬的處境。一方面,歐洲國家在安全上對美國依存度高,尤其是面對俄羅斯的威懾時,顯得捉襟見肘。另一方面,他們又渴望擁有自主的外交和安全策略,這種內在矛盾無疑加大了戰略決策的複雜性。
在如此艱難的時刻,烏克蘭和歐洲國家面臨巨大的戰略決策壓力。如果繼續維持現狀,衝突將不斷消耗雙方資源;而若貿然推進某一方的計劃,則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對抗。關鍵在於,歐盟是否有勇氣和能力打破這種困局,不再僅僅依賴美國做出犧牲,而能夠提供實質性的解決方案。
但根據消息稱,歐洲的確有意主導下一次俄烏和談,並提出了新的「和平計劃」,但卻遭到美俄痛批,俄外長甚至公開指責歐洲「無恥」,在俄方看來,歐洲的相關計劃是在煽風點火,對停火止戰毫無作用。
在這個背景之下,美歐之間的裂縫變得越來越深,照這樣發展下去,俄烏衝突最後或將演變為,美俄與歐烏兩大陣營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