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體》
原著看了百分之三,就這部分拍了十五集左右,按這節奏整本書拍完一百集都不夠吧。裡面個別角色扮相和說話腔調令人反感,科學家也是正常人,不是神經病好嗎?太可以了!年代呈現的畫面質感,各種場景和人物,不知道為什麼會想到怪奇物語,終於有這麼一部電視劇了。
2、《去有風的地方》
讓我有些意外驚喜的電視劇。通篇節奏都很緩慢,主打自律風格,沒有那些狗血的,矯情的做作的橋段。最激烈的可能就是兩個老阿姨之間的拌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通過幾個女性人物直接表達出來的一些關於現代女性生活、思考、人生的道理,直白且受用。
3、《狂飆》
前期劇情銜接一環扣一環一步推一步很精彩,張頌文和張譯的演技都很贊,大嫂大哥一起的戲份恰到好處,就是這兒子長大了讓人有點齣戲。有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大佬的成長曆程,每一個人物都很有意思。 現代社會和古代社會的對照下,讓我想起明初四大案,上位者利用底下人物的相互制衡。 劇本、攝影、演員都是實力派。
4、《今日宜加油》
一開始覺得好傻,設置的笑點太低,但越看越上頭,每個人物都好有特點,三部太溫暖了,探討的很多問題都很有現實意義,緊跟時事。有些劇情很暖心治癒,而且劇本也寫的有意思。有些句子挺好玩。但是前後都能呼應上,每個人的角色幾乎都能呼應。就好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設劇本。
5、《曾少年之小時候》
在青春劇里不算是最出彩的,後來看了看作者,發現她好像就喜歡寫一點帶狗血橋段的,再說一遍青春劇里能不能不要出現我愛你你愛他他愛她這種的,還有一部長大了,目測應該很多那種狗血橋段,但本劇有個優點是布景真的布到我心坎里了,還有跟隨時代的一個個影像,雖然我不是80後,但這都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我的眼淚。
6、《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
平開高走,前面覺得一般後面還挺精彩,當成爽劇看還是很愉悅的。真相大白,貪官受到了懲罰。算術是最純粹的東西,人心才複雜。身處官海,身不由己。除了主角,所有角色都很有趣啊。這個主角也真是有史以來戲份最少台詞最少的一個吧。好喜歡方老頭,還有我就是個紈絝這種台詞。
7、《平原上的摩西》
與其說是短劇不如說是長電影的拆分。節奏確實慢,是娓娓道來的故事,更適合喜歡沉浸式觀片的朋友。用電影手法拍攝的電視劇,監製是和原著氣質合拍的刁亦男(第一次讀完原著,我就覺得這是屬於刁亦男的本子),所以原著懸疑外衣下時代白描的特質完美的展現了。導演情緒和表達上的收斂,也是契合原著精神的: 並不定性時代,只是反映時代。 我覺得相比題材的突破。
8、《二十九》
打破了前兩個單元敘事結構,放棄了對女性話題的「大而完整」的敘述,轉向了問題的焦點。 因此,故事完整性有了明顯的進步,每集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懸念不斷,用戶繼續觀看的慾望也越來越強烈。典型的劇情套路,不拖泥帶水;新穎的剪輯形式,不浪費時間。快餐式的情景爽劇,簡單粗暴地表達主題。
9、《立功·東北舊事》
劇作和影像可以看到多種風格雜糅,想起了很多影視作品,但多種風格雜糅下撲面而來的1990年的生活氣息是無可替代和獨特的。演員整體在線,除范煒,潘斌龍,老舅,高英俊,老邊,老刀都印象深刻。有點電影的趕腳,集暴力,幽默,恐怖於一身。就是有點爛尾了。
10、《他是誰》
這劇給我的感覺很奇怪,劇只有24集卻有拖沓的感覺,懸疑個人覺得是刻意的懸疑,還不如狂飆那種直接給爽片的感覺,雖然很多邏輯都不通,但是不回味的話至少看的還挺爽。這劇集數不多卻有種又臭又長的裹挾感。高開低走,後面劇情亂七八糟,看到後面完全記不住案子了。
2023年第一季度十佳好劇出爐《他是誰》墊底,《狂飆》只能排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