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向陽:做微光守護者 呼吸「翻譯官」|護士節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在醫療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白衣戰士」,她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日復一日的堅守,守護著每一個脆弱的生命;她們沒有豪言壯語,卻用無聲的行動,詮釋著最偉大的奉獻。

在5月12日護士節這個特殊日子,那些默默無聞的優秀護士們背後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又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她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我們採訪了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五病區護士長向陽。

向陽

初入職場以細緻之心叩開護理之門

入職那年的深冬,向陽懷著對生命的敬畏踏入呼吸科的病房。彼時,監護儀的滴答聲、患者的喘息聲交織成她職業生涯的「第一課」。一位因慢阻肺反覆住院的老人曾對她說:「姑娘,你每次打針輸液都要像繡花一樣仔細。」這句話讓她深深明白,護理不僅是技術,更是對生命的尊重。關愛患者便深深紮根在向陽的心中,成為她工作的基石。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她細緻入微地關注他們的每一個需求。無論是協助患者調整舒適的體位,還是耐心傾聽他們因身體不適而產生的種種抱怨,她都儘力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與關懷,因為她深知,對於患者而言,這份關愛有時比藥物更能撫慰他們的心靈。

專業進階在重症專科護理中突破自我

2013年,向陽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完成重症專科護士培訓,這段經歷成為她職業生涯的上升點。在頂尖醫院的學習中,她通過系統學習了呼吸機管理、血流動力學監測、高級生命支持技術等技能,更深刻理解了「讓患者回歸生活」的意義。向上求學的經歷更是為她以後的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築造了人文關懷管理的橋樑。她始終堅持以「關愛患者」為信念丈量著南丁格爾精神的深度,在2014年被評為市級公立醫院「護理明星」。

「銀齡守護」 從學習踐行者到呼吸「翻譯官」

在日常工作中,面對科室眾多的老年患者,向陽逐漸發現,他們疾病的反覆發作抑或加重,常與健康知識匱乏相關。曾經一位因誤吸導致肺炎加重的患者讓她意識到,健康科普必須融入日常護理。

至此向陽開始利用查房間隙,用方言為老人講解如何正確排痰、避免嗆咳,甚至手把手講解呼吸操步驟圖,讓老人對健康知識「看得見、記得住」。她始終堅信,賦予患者健康科普知識,就是給予他們守護自身健康的有力武器。為此,她積極投身於呼吸科相關健康科普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呼吸系統疾病的成因、癥狀表現以及預防和治療的要點;製作精美的宣傳冊,圖文並茂地展示日常護理的正確方法和康復期間的注意事項;自編自導自演錄製生動有趣的科普視頻,利用病房裡的電視設備循環播放,讓患者在休息之餘也能輕鬆獲取健康知識。

她努力引導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參與到健康管理中來,提升他們對疾病的認知,增強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

向陽

「李奶奶,咱們像吹生日蠟燭那樣慢慢呼氣好不好?」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病房裡,向陽總喜歡以類似的「生活場景化教學」來為患者做呼吸訓練。針對高齡患者理解力弱、記性差的特點,她將晦澀的醫學知識轉化為生活化語言:用「煮餃子冒熱氣」比喻氣道濕化,用「雙腳找找方向」比喻踝泵運動等,甚至她還改編大夥耳熟能詳的歌曲,幫患者熟記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防治及護理要點等。

通過不斷創新科普形式,近年來向陽作為項目負責人《護士主導健康科普聯合roy適應模式助力高齡患者健康教育理解力的提升》榮獲第八季中國醫院管理獎護理管理主題「全國十大優秀獎」;《aecopd病人早期肺康復運動訓練》獲得國家級首屆「求賢杯」全國心肺教學比賽二等獎;《「鼾鼾」的白雪公主》科普系列作品獲得四川省醫學會科普優秀獎、四川省護理學會慢病健康管理學會科普「二等獎」、四川省護理學會呼吸交流會議科普「二等獎」;科普《不怕「栓」讓我們動起來》獲得錦江區醫學會科普視頻比賽二等獎;科普《栓q?》獲國家級新血管創想大會護理論壇演講比賽優秀獎;《假如我是病人——做一名有溫度的護理人》獲得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活動一等獎。

角色轉變以團隊之力點亮生命之光

在護理管理層面,向陽始終將團隊建設放在重要位置,致力於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良好工作氛圍。她鼓勵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學習、分享經驗,定期組織業務交流活動,讓大家在交流中共同提升專業素養。並且,她自身也從未停止過學習的腳步,時刻關注著護理領域的最新動態,不斷學習掌握新的醫療護理知識與技能,只為能夠帶領團隊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