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資助過哪些人?每年送他兩千元,外加一套北京的四合院

在《毛澤東家居》一書中,詳細的談了毛主席的日常開支問題,超乎很多意料毛主席竟然是「月光族」,有時候甚至是入不敷出。

在毛澤東一家住進了中南海之後,中央辦公廳特設了「第一組」來管理毛澤東一家的生活,這樣一來便保存下來了毛主席的生活開支記錄。

在毛主席開支的記錄中最大筆的錢並不是毛主席自己用的,而是送人的,如在1968年1月,就記錄上月送給了王季范和章士釗共計4400元,這在當時是大數額了。

當然這些錢主要是來自毛主席的稿費,接受過毛主席饋贈的人非常多,筆者試舉例幾位,如末代皇帝溥儀,參加工作後每月100多元工資,毛主席工資200多元。

即便如此,毛主席還是指示工作人員,從自己的稿費中拿出一部分錢送溥儀,以幫助他改善生活。此外還有毛主席的司機朱德魁,也受過毛主席200元的資助。

外加毛主席身邊的一些工作人員,大多受過毛主席的資助,但毛主席資助最多也最久的人則是上面提到過的章士釗,此人非常特殊。

毛主席和章士釗的關係很是親密,每年送正月初二都送章士釗2000元,稱為「還債」,原來在1920年,當時章士釗向毛主席資助過兩萬大洋助他幹革命。

這才有了如今的「還債」,於是毛主席每年送章士釗2000元,一直持續到了1972年,然而在1973年春節,毛主席問章士釗養女「今年有沒有送去?」

其養女回答說:「分10年償還,還足了兩萬元,去年是最後一筆,今天就沒有送了。」毛主席笑著說:「今天開始還利息,只要行老健在,就一直還!」

不過在1973年7,章士釗在香港病逝了,這筆「債」也從此一筆勾銷了。不過毛主席對章士釗的資助遠不止於此,得從1959年說起。

當時周總理去看望章士釗,見到他們一家住的十分狹小,於是並請示毛主席,送了一套四合院給章士釗一家,也就是史家衚衕51號。

通過這些事,我們知道毛主席對他人都是十分慷慨的,但他對自己卻十分小氣,連一盤嫩玉米芯都捨不得吃,更是從來不吃反季菜,在他看來,冬天買一個黃瓜的錢,夏天可以買一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