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世界裡可謂強者如雲,尤其是水泊梁山之上的那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其實從施耐庵賦予他們的定位就能看出這一點。
原著第二回中就提到過這麼一句:「千古幽扃一旦開,天罡地煞出泉台。自來無事多生事,本為禳災卻惹災。」

(二龍山三雄劇照)
這些天罡地煞對應的就是洪太尉放走的一百零八個魔君,他們如何能不強,但正所謂「強中自有強中手」,在多數人看來,二龍山的那三位爺就是梁山上的頂尖強者,魯達、楊志、武松,個個都稱得上是神通廣大。
那麼這三人的實力又該怎麼排?
一、二龍山三雄
多數人了解《水滸傳》其實並非是通過原著,而是舊版的電視劇,而其中群雄聚義,宋江提出招安的那一回就十分經典,當時武松、魯智深雙眼一瞪,氣氛瞬間劍拔弩張,也能看出二龍山勢力確實不是其他山頭所能相比的。
而在二龍山上,魯達是老大,楊志排第二,武松則是排第三,似乎綠林之中都是拿拳頭說話,所以從表面來看,這三人的實力應該是魯達最強,楊志第二,武松第三了。
比如呼延灼率軍攻打二龍山時,魯達和楊志就先後出戰,但施耐庵在此處的安排也十分耐人尋味。
其中楊志就是在魯達沒能拿下呼延灼之後才出手的,說是:「魯智深卻待正要出馬,側首惱犯了這個英雄,叫道:『大哥少歇,看洒家去捉這廝。』那人舞刀出馬。來戰呼延灼的是誰?正是:曾向京師為制使,花石綱累受艱難。虹霓氣逼鬥牛寒。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塵寰。虎體狼腰猿臂健,跨龍駒穩坐雕鞍。英雄聲價滿梁山。人稱青面獸,楊志是軍班。當時楊志出馬來與呼延灼交鋒,兩個斗到四十餘合,不分勝敗。」
魯智深搞不定的對手,楊志卻覺得自己可以搞定,莫不是他比魯智深強?

(楊志劇照)
不,楊志也只是與呼延灼打成平手。
而此時施耐庵沒讓武松出手就值得玩味了,與其說是武松實力不濟,倒更像是施耐庵擔心武松一出手,呼延灼就敗了。
當然,這也只是筆者的猜測,這一戰,只能說明魯達和楊志的實力差距不大,武松的實力存疑。
二、上梁山後的排名
如果說魯達和楊志是比較強的,而武松的實力略遜於他們二人,那他們上梁山之後的排名又讓人看不透了。
梁山大聚義之後,魯智深坐上了第十三把交椅,武松則名列第十四位,即便梁山好漢的排名本就不是以「實力」作為唯一標準來排的,但楊志被排在第十七位還是有些不正常,畢竟他們三兄弟是一起上的山,楊志還是作為二龍山二當家上的山,此時卻被宋江排得比自己的三弟還低了幾位,這自然是不正常的,顯然,至少在宋江看來,楊志的實力是略遜於魯達和武鬆了。

(武松、魯智深劇照)
不過你若是深挖的細節的話,就會發現魯達、楊志和武松這三人的實力壓根就不在一個級別。
三、硬實力的差距
其實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這二龍山三兄弟中,施耐庵更著重去描寫的,是武松與魯智深這二人,他們二人都貢獻過名場面。
比如武松的「景陽岡打虎」「血濺鴛鴦樓」等,都可以說是直觀的展現了武松的作戰能力。
其中景陽岡打虎的操作就驚為天人,旁人都以「虎」為外號來吹噓自己,他卻徒手打死猛虎,這是何等誇張的操作?
魯智深則是有「倒拔垂楊柳」「拳打鎮關西」的表現,三拳打死鎮關西或許還與鎮關西的體質有關,不能證明魯達有多強,但那倒拔垂楊柳的操作卻是實實在在的展現出了魯達的蠻力,這都是千斤乃至萬斤級別的力量了,如此看來,那鎮關西頂了他三拳才死,反倒是算他有些本領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證明魯達絕非一般人。
再看楊志,他看管的生辰綱被晁蓋、吳用那幫人給劫走,這事不僅不光彩,反倒是體現了他的臨場應變能力差,洞察力差。

(魯智深劇照)
提到這一點,又可以看出武松和魯智深之間的差距了,事實上魯智深的洞察力也不咋地。
魯智深與武松有過類似的經歷,他們都曾在十字坡的黑店落腳,而魯智深是中了孫二娘的計,被她以迷藥麻翻,若不是張青及時出手阻止孫二娘,只怕這大胖和尚早已成了孫二娘的刀下亡魂了。
而武松則不同,他剛進那黑店就已經察覺了這地方不簡單,於是他多了個心眼,只等著孫二娘露出馬腳,就對這女子下手,後來果真如他所料,一切盡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只順勢擒下孫二娘,這一次又是張青出手,只是他要救的卻是他媳婦孫二娘。
從這裡,就能看出差距了。
而武松還有更誇張的表現,他一個步軍頭領,甚至可以做到擊殺馬軍將領。
征遼時,他就殺了敵將耶律得重,說是:「卻說魯智深引著武松等六員頭領,眾將吶聲喊,殺入遼兵太陽陣內。那耶律得重急待要走,被武松一戒刀掠斷馬頭,倒撞下馬來。揪住頭髮,一刀取了首級。」
又如征方臘時,他又殺了貝應夔:「武松奮勇直趕殺去。忽地城門裡突出一員猛將,乃是方天定手下貝應夔,便挺槍躍馬,接住武松廝殺。兩個正在弔橋上撞著。被武松閃個過,

(武松劇照)
你看,這裡就可以確定了,當初施耐庵不讓武松對上呼延灼,完全就是為了保全呼延灼的虎將形象,否則武松一出手,呼延灼無論是輸了還是死了,都難免顯得掉價。
所以綜合實力來看,楊志沒有光輝事迹,洞察力也差,當是三人中最弱的。
魯智深雖然洞察力差,但力量屬性已經點滿,算得上是絕頂高手,排第二。
而武松無論是洞察力還是臨場應變能力,甚至只看戰績都挑不出任何毛病,三人之中,當屬他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