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女子和丈夫互看了一眼,隨即,抱起2歲的兒子,一家三口跳進了大海

2024年11月09日13:40:17 搞笑 3625

1946年,一名23歲女子,按了按胸前的東西,和丈夫互看一眼,隨即,抱起2歲的兒子,一家三口,躍進了渤海灣。

23歲女子和丈夫互看了一眼,隨即,抱起2歲的兒子,一家三口跳進了大海 - 天天要聞

她叫董健民,和丈夫一樣是一名機要員。他們的手中,掌握了很多黨和軍隊的核心機密。此時,他們乘坐的船已經被敵人包圍了,茫茫大海已無生路。

董健民抱著懷中還不滿兩周歲的稚子,他不幸在敵人的炮擊下中彈了,此刻正張著小嘴哇哇大哭。他太小了,只會用這種方式表達身體上的疼痛。

「對不起」,董健民親了親兒子,她把他帶到世上如今又要帶他一起走,連好好看看這個世界的機會都沒有給他。

作為母親帶著兒子一起去死,她痛在心中。可是眼下他們已經沒有逃生的可能了,夫妻二人決定寧肯死也不願意被敵人抓走更不會讓敵人得到他們身上所帶的機密。

盧溝橋事變發生的時候,董健民才14歲。她的老家當時還屬於河北的劉祥庄,也被日本人侵佔了。他們一家人到外地逃難了一段時間,等回到家鄉之後所目睹的是一片被燒殺擄掠之後的廢墟。從那時候開始,董健民連上學的機會都失去了。

1939年,她和兩個姐姐想要奔赴延安為抗日做出一些貢獻。於是,在董建民叔叔的安排下,姐妹三人先去香港拿到介紹信,然後一路取道廣西重慶西安等地,最終到達她們心中的那個聖地。

和她們一起出發的,還有海外華僑所捐獻的車、藥品等物資。在廣西前往貴陽的路上,大姐病重,等不及接受治療就去世了。

來時三人,還未到目的地就只剩下了兩人。董健民悲痛不已,可是大家還要及時把這批物資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她也只能把傷痛放在心中繼續前行。

23歲女子和丈夫互看了一眼,隨即,抱起2歲的兒子,一家三口跳進了大海 - 天天要聞

路上的所見所聞,是現實給她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程,沒有什麼把人民的苦難和山河的凋零擺在面前是更加深刻的愛國教育了。

在西安,董健民和堂姐仲民,在慈禧當年的行宮之中接受過為期兩個月的短暫培訓。清王朝的宮殿,可想而知當年應該是富麗堂皇的,可此刻目之所及是一片破敗。董健民深刻認識到,一個國家,如果科技等多方面都遠遠落後於世界強國卻又身懷巨富,自然就只能任群狼環伺而無力自保。一如當年,一如眼下。

接下來的路,她們是靠著雙腿走到延安的。800里翻山越嶺,餓了吃乾糧,累了歇一會兒,還要注意時不時就飛到頭頂上的日軍飛機,但一群十幾二十來歲的青年都堅持下來了。

延安很重視他們這些青年群體,到達之後第一時間就安排姐妹倆去上學。小小一間學校,老師們卻都是當時或者日後在各個領域名揚天下的專家學者。

在學生當中,董健民的文化程度是比較低的,不過除了老師之外同學們也都會積極為他們這類人提供幫助,讓她感受到了大家庭一樣的溫暖。

學習期間,董健民成為了一名黨員。1941年初,結束學業的她調入了中央社會部,成為一名掌握著密碼這種重要機密的機要員。

「黨的機密為第一生命」,這是董健民在培訓期間聽到老師們強調次數最多的一句話,她已經把這句話深深刻進了腦海中。

1942年,在延安一間鮮花點綴的破舊窯洞中,一場簡單樸素但又溫馨熱情的婚禮正在舉行。從那天起,董健民與鍾琪就不僅僅是工作上的好搭檔了,也是生活中的好伴侶。

23歲女子和丈夫互看了一眼,隨即,抱起2歲的兒子,一家三口跳進了大海 - 天天要聞

在棗園,夫妻倆攜手負責對重慶的密電。電報是簡潔扼要的,譯電員如果搞錯一個字,很可能就會給組織和同志們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不能出現任何差錯一直是董健民的自我要求。

1946年,董健民夫妻被派往東北工作,他們便帶著年幼的兒子踏上了奔赴戰場的道路。途中,和更早到地方工作的堂姐偶遇,姐妹二人簡單敘了離別之情。

堂姐給了董健民一枚金戒指,讓她用來掩護身份。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匆匆一見竟然成了兩人最後一面。

董健民一家人和幾位同志一起,在組織上的安排下從煙台乘商船前往大連。但是不幸因為叛徒的出賣,船在渤海被敵人攔截了下來。

荷槍實彈的敵人就要過來了,夫妻二人相視一笑,抱著懷中的幼子縱身一躍跳進了波濤洶湧的大海之中。

跳海的幾位同志中,有一位被路過的船隻救起。那位同志在哈爾濱的時候恰好遇到了董健民的朋友,夫妻二人壯烈犧牲的過程這才為人所知。

只是,當年一起投海犧牲的其他幾位同志的身份信息,時至今日依然沒有查清,令人深感遺憾。不過,英雄無名,並不妨礙他們的偉大!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