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打敗日本的美國,如今鼓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這很奇怪嗎?

2023年05月19日21:42:08 搞笑 5464

美國與日本的軍事勾結越來越緊密,美國如今不是在縱容,而是在鼓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包括完全推翻和平憲法、推翻二戰後確定的國際秩序、軍事防務費翻倍大規模擴軍等行為。這看上去似乎很奇怪,美國是被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憤怒加入了二戰的,隨後通過狂轟濫炸和原子彈打敗了日本,如今美國鼓動軍國主義復活是否很奇怪?其實並不是,美日二戰交鋒歸根結底是帝國主義利益衝突,且日本學習的對象就是美帝國主義。

二戰中打敗日本的美國,如今鼓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這很奇怪嗎? - 天天要聞

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對中國進行全面侵略,其戰爭目的是在東方建立類似美國「門羅主義」的所謂「共榮圈」,企圖佔領整個中國,再加上法國、荷蘭和英國在東亞的屬地,即印度支那、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英屬馬來西亞。東南亞地區是石油、錫和橡膠產地,日本的目的是迫使美國承認那些它自認為屬於自己的權利,正如美國的「門羅主義」要求歐洲大國承認整個拉丁美洲的資源和市場都只屬於美國的專屬權利。正是通過對美國的學習,日本提出了「陽光下的領地」侵略要求。

1941年在得到屈服於德國的維希政府認可後,日本入侵了法屬中南半島,即柬埔寨、寮國和越南三個國家。日本隨後繼續向馬來西亞和荷屬東印度推進。美國作為帝國主義國家是完全「雙標」的,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羅斯福從1940年起就禁止向日本出口廢鐵。日本意在控制亞洲的攻勢使他意識到,日本對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構成巨大威脅。而他對遭受日本侵略蹂躪的中國人民並沒有多少同情。在宣布進行「無限期國家緊急狀態」並召集武裝力量預備役人員轉入正規軍的同時,羅斯福終於決定對日本實施制裁。

美國與英國和荷蘭一起凍結了日本在美國銀行的金融資產,切斷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這是日本在中國戰爭進了四年之後才實行的措施,而如今美國針對俄羅斯只用了幾天就做到了。這些政策意在從經濟上扼殺日本,使其無法再進口對本國工業至關重要的原料,尤其是石油。這樣就能使它別無選擇,要麼從中國和東南亞撤軍,要麼通過侵略去其他地區尋找原料供應源。結果後一種選擇勢必導致與美國發生戰爭。美國低估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瘋狂程度,但羅斯福確實是有意促使日本先開「第一槍」。

二戰中打敗日本的美國,如今鼓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這很奇怪嗎? - 天天要聞

但要從個人情感來說,羅斯福公開支持對自己自青年時代起就憎恨的德國開戰。法國被打敗後,他積極尋求兩黨支持其對外政策。為此,他於1940年7月任命一位活躍的共和黨人威廉·諾克斯出任海軍部長。諾克斯對9月27日簽署的作為柏林一一東京—羅馬軸心基礎的《三國同盟條約》予以譴責,並於10月5日招募了美國部分海軍預備役人員。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