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徹頭徹尾的華人創造,韓式炸醬麵為啥風靡韓國

除了泡菜,韓國人也非常喜歡吃炸醬麵,在很多的韓劇當中,炸醬麵出現的頻率並不遜色於其他任何一種食物,在現實中,炸醬麵也是韓國人點外賣最多的食物。

甚至於,韓國人還將炸醬麵視作與韓服一樣的「寶貴文化遺產」。

然而非常尷尬的是,所謂的韓式炸醬麵完完全全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是當年前往半島討生活的華人移民按照當地人的口味改良而成的。

韓劇里的炸醬麵

公元1882年,李朝發生了著名的「壬午兵變」,當時作為李朝宗主的清王朝雖然在西方列強的圍攻之下風雨飄搖,但還是出兵幫助李朝王室進行了平叛。

兩年後,清朝效仿西方列強,與李朝簽訂了《仁川華商租界章程》,在仁川港一帶擁有了中國近代唯一的海外租界,而這塊租界後來逐漸發展成了韓國唐人街

租界確定之後,因為通商與各類工程建設,很多山東的百姓就渡海到了當地謀生,伴隨著大量的中原移民,來自中原地區的各種飲食文化也隨之一起進入了半島。

李朝開埠

那時候到仁川的華人,基本上都是在港口碼頭搬搬扛扛賺辛苦錢的百姓,他們並沒有太多的收入吃好東西,而量大管飽又好吃的家鄉食物炸醬麵就成了首選。

最初出現在仁川的炸醬麵,跟現在的韓式炸醬麵完全不同,純粹的中原風味,由於仁川的炸醬麵物美價廉,很多吃不起好東西的李朝百姓也紛紛成為食客。

1908年,一位叫於希光的山東青年在仁川開了一家中式餐廳,取名「山東會館」,這家店被認為是韓國第一家經營炸醬麵生意的正規飯店,不再是那種街頭攤販。

仁川的共和春

四年後辛亥革命結束了清王朝,於希光為慶祝祖國的新生,他將飯店改名「共和春」,此後再也沒有改過名字,如今這家店被韓國指定為登記文化遺產第246號。

非常可惜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韓國對華人華僑進行了大規模打壓,很多華人華僑在韓國受到不公對待處境艱難,共和春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走向了倒閉。

儘管共和春作為一家飯店的歷史已經結束了,但如今,共和春曾經所在的建築物,已經被改成了博物館,這裡依舊能夠了解韓式炸醬麵的前世今生。

把炸醬麵當做象徵的韓國人

正所謂入鄉隨俗,來自中原的美食,要想獲得更多本地人的青睞,自然也要做出改變,於是在1948年,共和春一位叫王松山的煙台廚師,發明出了春醬。

王松山按照韓國當地百姓的口味喜好,將焦糖醬放進了甜麵醬之中,經過加工,變成了偏甜口的所謂春醬[頭條號澹奕],也就是現在韓式炸醬麵里那種黑乎乎的醬料。

春醬的誕生極大改變了炸醬麵在韓國的命運,從前僅僅在仁川流行的炸醬麵,迅速傳播到了半島的各個地方,形成了如今在韓國廣受歡迎的美食。

《一起吃飯吧》里的炸醬麵

眾所周知,半島這個地方緯度高而且山多地少,為了養活更多的人口,當地基本上種植的就是水稻與各種雜糧,並不怎麼出產小麥,麵食在以前的半島是很珍貴的。

由於缺乏食用麵食的天然環境,半島上的居民對於加工麵食也並不在行,即便是做個麵條也只會切面[頭條號澹奕],而中原北方移民帶來的麵食文化,完全是降維打擊。

相較於本土那些麵條,山東等地移民製作的炸醬麵都是手擀麵,口感勁道風味十足,迅速俘獲了半島民眾的口味,能夠脫穎而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韓式炸醬麵

朝鮮戰爭結束後,因為物資匱乏,大量來自美國的物資進入半島,比如小麥跟麵粉,拉麵與炸醬麵等麵食在半島真正大行其道,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本地沒什麼大米可以吃,美國送來的都是麵粉,能怎麼辦,當然是吃麵食,炸醬麵營養豐富又好吃[頭條號澹奕],加上價格很低,所以最受普通民眾的歡迎。

儘管韓國很多人把炸醬麵當做是韓國食物,還將其作為民族文化,但不可否認韓式炸醬麵是徹徹底底的華人發明,是華人廚師為迎合韓國人口味而創造出來的。

《請回答1988》里的炸醬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