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糧酒不一定是好酒,好酒一定是糧食酒?關鍵在於什麼?

純糧酒不一定是好酒,好酒一定是糧食酒?關鍵在於什麼?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釀酒季節,農村的院落飄來了陣陣酒香。在外打工的小夥子趕快給釀酒師傅定酒,這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如果稍有遲疑,自己信任的釀酒大戶的酒就沒有了,這就是農村釀酒人最開心的日子。

然而,很多釀酒師的生意就差了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幾個方面:

1.釀造技術有待提高。比如酒麴發酵不好、霉爛、陳舊,酒麴數量少等。也包括原料與酒麴沒有充分攪拌均勻,發酵時間不足,出現發酸等現象。也包括天鍋鍋底沒有處理乾淨,酒色發黃、發苦、反酸等。更包括蒸餾過程中的火候掌握和酒精度數的把控能力等。

2.沒有形成品牌。初始釀酒,周圍人不相信品質,也害怕質量不穩定,客戶很難積累起來,也不敢給親朋好友推薦。

3.沒有信譽。土曲一般由小麥、麩皮等製作而成,成本很高,而且費工費時,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購買化學原料做的酒麴成本極低,出酒率很高,偷奸取巧的人往往會在土曲裡面加上所謂的「快曲」,喝了以後感覺頭疼和變苦,以後就沒有回頭客了。

土法釀酒,主要包括玉米酒、小麥酒、大米酒、高粱酒等糧食酒,也包括柿子酒、紅薯酒、木薯酒等果酒和薯類酒,也有洋姜酒等含有澱粉和糖分的各種酒,比如甜高粱酒,就是利用甜高粱的莖桿釀造的酒。有的人就喜歡柿子酒,也有人對甜高粱酒情有獨鍾。

商洛,大眾喜歡的一定是苞谷燒,釀酒大師釀造出來的玉米酒都是高度酒,酒精度數一般在60~65°之間,農民對於45°的瓶裝酒不感冒,覺得不過癮,即便是逢年過節也不會喝名貴的瓶裝酒,除非家裡來了貴客,而貴客不喜歡喝玉米酒的情況下才會備上瓶裝酒,絕不是因為價格問題,而是待客之道。

商洛市盛產柿子,低山區柿子樹很多,柿子酒甜甜的,酒精度數不會很高,最多也不會超過55度,可以喝很多也不會馬上醉。在這些地區,柿子酒的價格往往可以達到20~25元,而玉米酒的價格為15~20元,快曲酒的價格為10~13元之間。然而,柿子酒每年都會供不應求,也是農民工贈送給工友和老闆的特產。

商洛市部分地區種植甜高粱,一畝地的綜合收益可以達到5000元,已經形成規模,產品受到了幾個省份人的熱捧,價格經常為15元左右,有望成為與玉米酒和柿子酒並肩的存在。

有人說食用酒精不能喝,也不好喝,可能是偏見吧!食用酒精其實主要用玉米或者木薯加工而成,有的地方的人喜歡喝苞谷燒,有的地方的人幾代人都喝的是木薯酒,其他的酒反而不會喝,這就說明了什麼?

所以說,真正的好酒在每一個人的心裡的衡量標準差異很大,並不是好酒就一定是糧食酒。酒的好壞主要在於酒麴,更在於陳藏技術。

大型酒廠注重勾兌技術,製造出各種香型的白酒,高消費群體喜歡喝,但對於農民而言,更偏愛土法釀酒的產品,並不見得是價格昂貴這麼簡單,那是一種習慣,一種另類的習俗和鄉愁。

#豐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