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十大經典麵食,去陝西的人必吃,你吃過多少?

油潑面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秦漢時代稱之為「湯餅」,屬於「煮餅」類中的一種;隋唐時代叫「長命面」,意為下入鍋內久煮不斷;宋元時代又改稱為「水滑面」。最早在案板街,炭市街經營。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滿碗紅光,有鮮香味酸辣味、香辣味。

油潑面

臊子面

臊子面歷史悠久,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起源於商周,清代已經很馳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臊子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井突出酸辣味。在《水滸傳》第三回:「奉著經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這裡的臊子就是肉末,肉丁的意思。

臊子面

褲帶面

又稱 Biang biang面,陝西八大怪之一的「麵條像褲帶」,正宗褲帶面,需要 用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擀成,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軟而不爛、長而不斷、厚而不硬,吃著很有嚼勁」。

褲帶面

蘸水面

它是湯麵分開盛的,吃時將盆里的白面拉到碗里的調味湯中。蘸水面因醋酸,辣子紅,蒜泥香,湯汁鮮,麵筋光,人們常有吃不夠的感覺,有些人一次要六兩還怕吃不完,實際吃斤時還想繼續吃。「面白薄筋光,湯汪蒜辣香,湯麵分盆裝,越嚼越覺香。」

蘸水面

飴烙面

「飴鉻」面是民間日常粗糧細做、葷素搭配的飯食之一,較早的是用一些玉黍面或蕎面拌成疙瘩兒狀或擀成麵條狀或拍成麵餅狀下鍋,加以葷菜、粉條、青菜等做成,飯湯較多。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指專人對全國風味小吃進行統計上報,而"河漏"也被作為其中一種上報朝延。但因名字「河漏」之諧音與治理河道不協調,康熙心中不快,揮筆把「河漏」改為「餄餎」。

飴烙面

燴麻食

元代《飲膳正要》有關於"禿禿麻食"的記載,用手撇面,以羊肉為配料製作而成,後經廚師不斷改進,其製作工藝和用料有了很大變化,成為今天流行的"燴麻食"。麻食是形狀如大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麵疙瘩,中間略薄,邊緣翹起。做法是將和好的面撮成細條後,用手揪成指甲蓋大小的麵疙瘩,放在案板上用大拇指搓成的。是人們喜歡的日常簡單飲食的一種。

燴麻食

驢蹄子面

這是乾縣的一種麵食,因為面型像驢蹄子而得名。麵條筋道,耐嚼抗飢。老碗拌著千年流傳下來的麵食,爽滑立朗,吃過頂食耐飢。一碗下肚,一股豪氣由然而生,秦人的剽悍在削筋面表現的淋漓盡致。有的人也把他叫撥刀,乾州人俗稱驢蹄子是也。

驢蹄子面

四十里鋪羊肉面

陝北最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陝西綏德四十里鋪羊肉面遍布很多地方。四十里鋪羊肉面,其中羊肉是選自陝北肥嫩的山羊肉,肉質鮮美肥嫩,是羊肉中的極品,面為揪面片。

四十里鋪羊肉面

三原疙瘩面

疙瘩面是陝西地方特色小吃,麵條細長柔韌,臊子油而不膩,澆酸而香。細品慢咽回味悠長。面的形狀類似於女孩子盤的頭髮,陝西方言中形容一團東西纏繞在一起的就叫「一疙瘩」於是便由此而得名。本品食用的方法也很講究。食用前,先舀小碗酸湯,謂之「渴湯」嘗鮮。

三原疙瘩面

湯湯麵

旗花面的俗稱,又稱奇花面,是陝西省武功縣獨特的漢族風味小吃,盛名遠揚。因它碗上飄的五顏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因它所用的雞蛋花、蔥花、海帶絲、黃花菜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樣的平行四邊行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相傳為明嘉靖皇帝的老師《中山狼》的作者康海所創。吃起來酸香入骨,解油膩,因面「挑起如旗,放下似花」而得名。

湯湯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