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屏熱搜放大鏡|新郎和伴郎刮洋芋刮到冒「火星子」!雲南人辦婚禮還是會玩

2025年02月28日22:00:39 美食 9991

開屏熱搜放大鏡|新郎和伴郎刮洋芋刮到冒「火星子」!雲南人辦婚禮還是會玩 - 天天要聞

嘿,大家好!

開屏熱搜放大鏡閃亮登場!在這裡,開屏新聞記者將落地熱點新聞,深入挖掘熱搜背後的新聞故事。每天5分鐘,和開屏新聞一起一覽昆滇爆款話題,開啟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2月28日,截至14時30分,昆明熱搜榜前五分別是:

1.雲南婚禮現場群刮洋芋

2.雲南牛皮美食

3.小伙報團去雲南誤入老年團體驗感滿滿

4.雲南交警曝光10條危險路段

5.媽媽雲陪伴兒子直播2年半人氣翻倍

其中由春城晚報主持的話題#雲南板藍根青菜火了##昆明空氣質量優良率全國第1#熱度也在持續攀升中。

2月28日,一段雲南昭通鎮雄縣婚禮現場「刮洋芋」的視頻引發熱議,話題#雲南婚禮現場群刮洋芋#登上同城熱搜第一。這場別開生面的攔門儀式中,新郎和伴郎團需集體刮完一盆洋芋才能迎娶新娘,刮好的洋芋直接成為婚宴菜肴。這一既接地氣又充滿創意的習俗,讓網友直呼「又卷又實用」「想報名當伴郎」。

28日下午,記者採訪了親歷這場婚禮的視頻拍攝者,在還原當天場景的同時,發現雲南婚禮特有的「人情味」。

據視頻拍攝者王哈哈(化名)回憶,這場婚禮發生在昭通市鎮雄縣農村。與傳統攔門儀式中「喝酒過關」不同,新娘親友團搬出一盆洋芋和刮刀,要求新郎和伴郎們集體刮完才能進門。「大家圍成一圈刮洋芋,邊刮邊開玩笑,場面特別熱鬧。」刮好的洋芋最終被端上婚宴餐桌,既避免了浪費,又讓儀式有了「勞動協作」的儀式感。

開屏熱搜放大鏡|新郎和伴郎刮洋芋刮到冒「火星子」!雲南人辦婚禮還是會玩 - 天天要聞

王哈哈是來自貴州的一名大三學生,學業之餘經常兼職婚禮跟拍。他對比雲貴兩地婚俗時提到,貴州更注重流程時間(如嚴格規定接親吉時),而雲南習俗更靈活,「核心是圖個樂子」。這種革新既保留了攔門儀式「考驗誠意」的內核,又以接地氣的方式規避了酗酒風險,被網友評價為「這才是大家都開心的儀式感」。

近年來,雲南婚俗正經歷著「去粗取精」的蛻變。在昆明從事婚禮跟拍6年的攝影師李英俊提到,在他拍攝過程中,明顯感到現在的婚禮「形式變化但內核保留」:刮洋芋是新玩法,但一家結婚大家來樂的熱鬧沒變。

雲南婚禮的「人情味」不只屬於新人,更屬於整個村寨。在李英俊的拍攝經歷里,一次在臨滄市永德縣,婚禮當天全村人會沿街擺出百米長桌宴,酸木瓜雞、乳扇卷和八大碗的香氣從清晨瀰漫到星夜。「宴席吃到一半,三弦琴一響,桌子秒變舞台,村裡的老人跺腳打歌比年輕人還利索,最後連攝影師都被拉進人圈裡跳舞。」李英俊回憶道。

開屏熱搜放大鏡|新郎和伴郎刮洋芋刮到冒「火星子」!雲南人辦婚禮還是會玩 - 天天要聞

記者採訪的另一位婚禮跟拍從業者楊先生表示,雲南農村婚禮因保留「老人家主持流程」「親友協作完成任務」等環節,反而更顯溫情。現在年輕人喜歡的類似指壓板跳繩、伴郎團用麵包啃出「love」字樣、親友互相塗口紅等趣味環節,「大家玩得起,但絕不過火」。相較於城市婚禮的標準化流程,農村婚禮更強調社群參與:親友共同籌備宴席、鄰里幫忙布置場地、儀式中的集體遊戲無形中強化了人際關係。正如走紅的「刮洋芋」拍攝者王哈哈的感慨:「刮洋芋時,連圍觀的大爺大媽都在指揮,『那個洋芋沒刮乾淨』,所有人瞬間被拉進同一個氛圍里。」

這種「全員參與感」,沒有奢華婚慶和流水線流程,取而代之的是親友協作、才藝共享和社群共鳴。例如鄉村還保留著新娘進門時小朋友負責撒松針鋪路,寓意「清潔平安」;白族至今保留著給新娘壓箱的習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的婚禮則充滿「聲量」,接親隊伍翻山越嶺時,嗩吶手一路吹奏,坡再陡調門也不降。這一代新人的新婚,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對「喜」的詮釋:用勞動見證承諾,用歌舞消解疲憊,用所有人的笑臉,釀出比酒更濃的人情。

今天的「開屏熱搜放大鏡」之旅告一段落

下周同一時間

開屏熱搜放大鏡

繼續和你一起探索更多昆滇精彩!

策劃 王雲

統籌 何曉宇

開屏新聞記者 何曉宇 趙榮榮 文 圖片和視頻由受訪者提供

一審 孫琴霞

責任編輯 貓恩泊

責任校對 羅秋旭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著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著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布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著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