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家鄉的酒廠,都豎著幾根粗粗大大的煙囪,每天都能看到煙囪里冒出的滾滾濃煙。長大後再回家鄉,酒廠還在、煙囪也在,但卻再也沒有看到過那些煙。
這樣的情況,也並不只出現在我家鄉的酒廠,幾乎所有的酒廠都一樣,所以在酒友看來,中國已經沒有純糧酒了。
不冒煙、不見酒糟,難道現在酒廠生產的白酒,都是酒精酒?詢問了一位在木台厚道酒廠工作了40餘年的釀酒師傅,才知道並非如此。
1.環保能源升級
最早的時候酒廠用的燃料是煤炭,而且蒸酒採用的是「火蒸餾」的方式,所以會產生大量的濃煙。但是現在的白酒蒸餾都改為了蒸汽蒸餾,用的都是電力、燃氣等,自然沒有濃煙。
而且環保局還特地制定了關於白酒製造業的清潔能源標準,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幾乎所有的酒廠都不再燒煤了,一些新酒廠甚至都沒有建煙囪,即便是在茅台鎮,也看不到酒廠冒煙。
像是師傅工作的木台厚道酒的酒廠,採用的就是蒸汽蒸餾,效率很高,而且非常的環保。
2.白酒有生產周期
不同香型的白酒都有著不同的生產周期,並不是每天都在燒糧、蒸酒的。像是師傅釀造的木台厚道酒,就採用了12987的釀造工藝。
是指在1年的時間裡,經歷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和7次取酒,刨除制曲、投料用掉的3個月,剩下9個月中,每個月都會蒸一次糧。
也就是說,即便採用煤炭作為燃料,釀造正宗醬酒的酒廠,1個月也只會冒一次煙,甚至還有3個月完全不冒煙,看不到本來就很正常,更別說如今採用蒸汽了。
當然,採用蒸汽蒸餾也是會有水蒸氣冒出的,不過水蒸氣在空氣中的消散速度很快,很難被發現。
所以,哪怕生產的是蒸糧頻率更高的清香酒和濃香酒,也都是看不到冒煙的。
3.酒糟再利用
以前的酒糟不好處理,只能堆在廠里,然後統一拉走做飼料,所以常有人看到酒糟,也能聞到濃郁的酒糟味,但現在我們對於酒糟是可以二次利用的。
有些酒廠會直接處理酒糟生產沼氣,不僅能照明,還能作為燃料燒鍋爐用,現在規模稍微大一些的酒廠,就都有自己處理酒糟的能力,所以見不到酒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其實不管是見不到冒煙、還是見不到酒糟,都是因為科技在進步,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增強,但這並不能成為判斷一款酒好壞的標準。
師傅告訴我,對於他們這些木台人來說,尊重科技的進步是十分重要的,但不管科技如何進步,傳統和經驗才是成就一款好酒的決定性因素。
就像如今他們用蒸汽蒸糧、自己處理酒糟二次利用,但依舊會採用最傳統的釀造工藝釀造木台厚道酒,就連調酒師,都是在茅台廠工作學習了30餘年的馮小寧老師。
馮老師承茅台老廠長李興發,釀酒、調酒的經驗十分豐富且老到,而且非常有自己的追求,也正因如此,這款酒在釀造之後的存放時間,從3年延長到了5年。
我們都知道這麼做能夠讓酒體更加柔和,但更重要的是,這樣能讓酒中的有害物質得到更充分的揮發,從而減少飲酒傷害,這也是經過了不斷的科學檢測得到的結果。
錯誤的科技運用,就是今天常說的「科技與狠活」,但對於一款優質的純糧酒來說,它所蘊含的科技,是為了不斷提升酒質、減少傷害,而這才是真正的科技與傳統的美妙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