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早新聞|小米YU7正式發布;美國政府暫停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資格

南財早新聞,早聽早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2日晚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美國摩根大通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何立峰表示,近日中美經貿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兩國繼續開展經貿合作創造了條件。中國正在著力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形成新發展格局,將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歡迎包括摩根大通集團在內的美資企業持續深化對華互利合作,繼續助力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1、我國多舉措支持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金融監管總局正聯合科技部研究制定科技保險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並推動保險資金參與國家重大科技任務。證監會將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企業適用「綠色通道」。央行表示,目前已有近100家機構發行超2500億元科技創新債券。

2、就美國對人工智慧晶元出口管制一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已多次闡明立場。美方濫用出口管制,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違反國際法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危害中國發展利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密切關注美方後續情況,並採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3、中央網信辦決定啟動整治涉企網路「黑嘴」專項行動,重點整治惡意抹黑詆毀攻擊企業、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惡意營銷炒作以及泄密侵權等四類突出問題,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4、央行今日將開展50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由於本月有1250億元MLF到期,這意味著5月央行MLF凈投放將達到3750億元,為連續三個月加量續作。

5、商務部介紹,1—4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575.4億美元,同比增長7.5%。以舊換新成效持續顯現,家電類商品零售額連續8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6、民政部等1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 推動實現老有所為的指導意見》,從推進老年志願服務常態長效開展,提升老年人參與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活動質量,強化老年人社會參與保障等方面,對老年人社會參與工作作出全面系統安排。

1、上交所:今年以來,已披露資產重組284單,是上年同期的1.3倍;其中重大資產重組43單,是上年同期的3.2倍。

2、周四在岸人民幣對美元16:30收盤報7.2040,較上一交易日上漲25個基點,夜盤收報7.2060。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34個基點,報7.1903,創4月3日以來最高。

3、周四,A股縮量走低,寵物經濟、固態電池概念股大幅回調,銀行、軍工、創新葯板塊漲幅居前,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等均創新高。截止收盤,上證指數跌0.22%報3380.19點,深證成指跌0.72%,創業板指跌0.96%,北證50大幅回撤超6%,市場成交額1.14萬億元。

4、周四,港股三大指數明顯回調,恒生指數收盤跌1.19%報23544.31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7%,恒生國企指數跌1.19%。消費股領跌,特海國際跌超10%。巨星傳奇大漲逾26%,《周遊記3》收視表現亮眼。南向資金凈買入38.8億港元,騰訊控股連續遭減倉。

1、小米召開15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三款搭載自研玄戒晶元的新產品——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和小米手錶S4 15周年紀念版集體亮相。備受外界關注的小米首款SUV車型——小米YU7也正式發布,定位「豪華高性能SUV」。

2、聯想集團:第四財季收入169.84億美元,同比增23%,所有主營業務營收均實現雙位數增長;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凈利潤同比大增25%,達2.78億美元。

3、新華保險:將出資100億元認購鴻鵠基金二期,具體實施情況和進度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4、三一重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中信證券為獨家保薦人。

5、藏格礦業:收到參股公司巨龍銅業現金分紅15.39億元,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6、德邁仕:公司實控人將由何建平變更為匯川技術聯合創始人潘異,公司股票自5月23日開市起復牌

1、美國三大股指收盤漲跌不一,道指持平報41859.09點,標普500指數跌0.04%報5842.01點,納指漲0.28%報18925.73點。其中,標普500指數、納指均錄得三連跌。中概股多數下跌,小鵬汽車跌超7%,世紀互聯跌逾6%。

2、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減稅法案在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通過。下一步,該法案將提交到參議院審議。據悉,該法案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減稅逾4萬億美元,並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

3、央視新聞:美國國土安全部5月22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已暫停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這意味著哈佛大學將無法再招收國際學生,現有的外國學生必須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身份。

小米汽車能否從「現象級爆款」蛻變為「可持續巨頭」,關鍵在於其能否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守住用戶信任與技術敬畏,這比單純的銷量更具意義.成敗在此一舉。小米YU7,拼了。

廣東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額佔全國的近四成,粵企正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頭雁」。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