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不斷狂飆的黃金價格在近日迎來了「急剎車」。5月15日,國際金價進一步下挫,黃金期貨、現貨時隔一個月再次失守3150美元關口。金價已從上個月的3500美元高點下跌超10%。國內黃金價格回到千元以下。
因市場對貿易協議的樂觀情緒日益高漲,這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更深層次經濟的擔憂,抵消了提振避險需求的因素。
受此影響,國際金價節節下挫。截至北京時間5月15日午間,comex黃金期貨報3147.9美元/盎司,跌1.27%,現貨黃金報3145.51美元/盎司,跌1.01%。黃金現貨期貨雙雙失守3150美元關口。
國內金價也隨之下挫。5月15日,周大福、周六福、潮宏基、周大生等品牌黃金克價降至976元。周生生金價為975元/克。與一周前相比,金價每克下降了64元到65元。
不少網友發帖表示自己「虧麻了」,求支招。
有網友稱,自己購買的黃金手鐲,近半個月價值縮水2000多元。
還有網友分享自己貸款80萬元買黃金的經歷。該網友表示,購買時成本價高達830元,而目前黃金交易價格約為758元,以此測算,80萬元投資的損失在7萬元左右。
這位網友的經歷引發了廣泛討論,許多網友表示,雖然黃金一直以來被視為避險資產,但在短期內,其價格也可能受到市場情緒、貨幣政策、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出現大幅波動。
記者了解到,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也發布了信用卡「炒金」風險提示,強調嚴控信用卡「炒金」,明確指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投資股市、黃金等高風險領域。
業內人士提醒,信貸資金、信用卡套現「炒金」不僅違反合約,還可能因金價波動導致「本金虧損+高額利息」雙重壓力,甚至涉及洗錢、信用卡詐騙等刑事風險。
如今黃金開始持續高位跳水,是否還可以買入?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關稅戰」雖有所緩和,但未來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處於高位的黃金價格今年的波動可能加大。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要慎重加槓桿和參與黃金期貨等自帶槓桿的標的。最好還是在自己承受範圍內,按總資產10%~30%的份額,以定投方式來參與長期投資。
來源:北京青年報(記者:張鑫)、齊魯晚報
責編:邢妍妍
編輯:吳亞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