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牌首日跌停!青海春天仍寄望聽花酒「翻身」

5月6日,節後復牌首日,st春天開盤後跌停。截至發稿,公司股價報收4.31元/股,跌幅為5.07%。

幾天前,青海春天剛剛揭曉了其延期披露的年報,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4億元,同比增長33.52%;歸母凈利潤為-2.68億元,同比減虧約6.85%。

這已是其連續虧損的第四年。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3年,青海春天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3.2億元、2.49億元、2.88億元和2.6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連續多年虧損致使公司被「戴帽」。同日公告,青海春天因最近連續3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凈利潤均為負值,且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帶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該上市公司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其股票於4月30日停牌一天,5月6日復牌,股票簡稱變更為「st春天」。

酒水業務下滑

st春天主營業務包括兩大方面,一是以酒水產品銷售為主的酒水快消品業務板塊,公司獨家代理宜賓聽花生產「聽花」「讀花」系列高端白酒的銷售;二是以冬蟲夏草類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的大健康業務板塊。

從2023年業績來看,公司收入的增長主要依賴大健康業務,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101.68%,佔主營收入的61.67%。其中,冬蟲夏草、中成藥分別實現收入3893.12萬元、8490.58萬元,同比增長97.5%、103.66%。

反觀公司近兩年大力發展的酒水業務的收入卻有所下滑,該業務實現營收8294.76萬元,同比下滑11.42%。

談及白酒業務收入的下滑,st春天在年報中指出,2023年,聽花研究團隊雖然完成了酒體的升級定型工作,但因產品定型時間晚於預期,對整個市場規劃造成了一定影響。

此外,st春天還表示,高額的銷售費用也對公司利潤產生一定影響。2023年,st春天銷售費用為1.71億元,同比增長38.78%,較去年增長了4779.1萬元,這使得公司營收增長不足以覆蓋成本費用及上述損失,導致凈利潤虧損。其中,代理、設計、服務費上漲幅度較大,同比增長81%至6161萬元。

拉長時間軸來看,自2020年10月聽花酒產品推出以來,st春天的銷售費用在三年間上漲了兩倍,2021年至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0.56億元、1.23億元、1.71億元,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也逐漸走高,分別為43.58%、76.94%、80%。

被「3·15」晚會點名

3月15日,賣5萬多元的「天價」聽花酒因虛假宣傳被「央視3·15"晚會點名,彼時,聽花酒的多家線下門店暫停營業,且該產品線上各大電商平台被迅速下架,微信公眾號也被停用。

次日,st春天相繼宣布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公司有關媒體報道事項的監管工作函,以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檢查通知書》。

4月26日,st春天子公司成都聽花盛世貿易有限公司(下稱「聽花盛世」)收到成都市武侯區市場監管局行政處罰告知書,因在銷售聽花酒的過程中,存在將科學上未定論的觀點和未經核實的用戶評價用於聽花酒的功效宣傳,作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且情節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有關規定,該公司被監管部門處以180萬元罰款。

st春天在公告中稱,公司及子公司聽花盛世對此誠懇接受,並將認真汲取教訓,規範銷售人員的言行,杜絕這種宣傳行為再次發生。

多個負面消息曝出後,st春天今年仍在大力發展聽花酒。其在年報指出,2024年,公司還將加大招商力度,研究更有利於推動市場的經營模式,進一步開拓渠道。同時,開設更多的聽花酒體驗店,方便消費者與產品的深度接觸,獲得更大的市場。

st春天還表示,目前公司及各子公司、經銷商以及相關的聽花酒體驗店均已恢復經營,並已優選出38家聽花酒經銷商,在北京、成都、天津、濟南、煙台、東營、金華、蘇州等城市開設了16家聽花酒體驗店。

值得一提的是,st春天此前在渠道端主要依賴線下渠道銷售。2023年,其線下渠道實現收入2.02億元,線上渠道收入為0.04億元,公司98%的收入都來自線下。

截至發稿,《國際金融報》記者搜索天貓、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聽花酒依然處於下架狀態。對st春天來說,在被st和因虛假宣傳受罰之外,聽花酒的銷售或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記者:劉星雨

編輯:左宇

責任編輯:畢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