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沒有想過在股市裡,到底是誰賺了誰的錢?
賺錢的人是怎樣賺到錢的?
如果我們能把這兩個問題想明白,投資也就沒有那麼難了。
在股市賺錢,大概分這麼五類人。
一 、賺上市公司創造出來的價值
有一部分投資者不怎麼關注股價的波動,他們選公司的標準是:
1.能創造自由現金流;
2.能盈利;
3.能持續盈利;
4.最好盈利還能不斷增長;
5.公司有分紅的習慣。
然後就是等一個大熊市,等到股價很便宜的時候買進去。
買進去以後,基本上就趴著不動了,也不怎麼關注股價的漲跌。
就比如,你在2008年以100元的價格買入茅台100股。
當時的每股股利只有1.16元,股息率只有區區1.16%。
但如果持有到2022年,每股紅利就達到了47.8元。
早就靠紅利收回了所有本金。
未來還能產生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收入。
只不過嘛,沒幾個人會通過這種方式去賺錢,因為大家都嫌這種方式太慢了。
所以大部分人都盯著股價在交易,沒幾個人會去關心企業和生意本身。
對於這部分人來說,他們沒有割任何人的韭菜。
當然,他們也不會一直持有不賣,因為市場總會有瘋狂到把價格炒高到很離譜的高度。
到時候趁機薅點羊毛也是沒啥問題的。
二、用紀律控制賠率的交易者
市場中還有一些人是技術分析派和趨勢交易派。
實際上,在A股市場里,大多數散戶都是這個派系。
但他們都是偽技術交易派。
他們整天拿著幾根K線在預測未來的股價走勢,然而圖表根本不是用來預測的。
圖表預測的準確率就是50%左右,換句話說,跟猜硬幣正反面沒啥區別。
他們賺錢的關鍵在於控制好賠率。
控制賠率最關鍵 的一點就在於嚴格止損!!!
假設勝率都是50%,當股價下跌5%時就止損,那麼虧損有限。
但是當趨勢產生時,他們不會止盈,因為趨勢性上漲的幅度會很大,比如一口氣上漲20%,甚至50%。
直到股價從最高點下跌,跌破止損位的時候才會賣出。
那麼,他們在虧錢的時候小虧,賺錢的時候放大收益,最終就能賺到錢。
只不過他們的交易更反人性,因為很可能會反覆多次的小虧,虧到你都不敢相信還有趨勢會產生。
如果你不嚴格執行交易紀律,那麼一旦錯過真的突破性趨勢,之前的累積的小虧就成了大虧,而且不能通過上漲給賺回來。
這部分交易者純粹就是在做價差,所以他們會割那些沒有自己成熟交易系統的人的韭菜。
下面這張圖就是那些 沒有成熟交易系統的韭菜乾出來的事情 。
三、撿煙蒂的價值投資者
這類投資者最愛做的就是低買高賣,只不過他們要在有安全邊際的時候才會出手。
這個安全邊際就是價格遠低於賬麵價值。
他們的信仰就是,市場最終會讓價格回歸價值。
他們並不是特別在意公司會不會成長,因此只要他們認為價格高於價值時,就會賣出。
當然,他們也無法預測股價的波動。
很多時候,他們認為價格便宜了,但 買進去後,照樣可以先跌得稀里嘩啦。
但他們也非常有耐心,會一直等到市場恢復理性。
當然,估值這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算盤。
重要的是不是誰算得準確,而是一定要有估值這個錨,否則你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買,什麼時候該賣。
於是就會憑感覺買賣,在牛市頂部的時候找各種理由來解釋很便宜,在熊市的時候找各種理由嚇唬自己估值還很貴。
四、套利者
哪裡有套利的機會,哪裡就會有黃牛。
這個規律是永久不變的。
股市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套利機會,而人們都愛賺快錢,所以挖空心思去尋找這樣的機會。
於是呀,套利這個生意就卷得厲害,普通人很難通過套利賺錢。
因為都已經卷到用計算機程序化來套利了,人腦怎麼夠用呢?
由於單次套利的利潤都很低,所以這些套利者會加槓桿玩。
其中有些人玩得過火了,玩著玩著把自己給玩死了。
大家都對套利深惡痛絕,但其實沒必要這樣。
你羨慕嫉妒恨只是因為你沒有通過套利賺到錢而已。
但通過套利賺錢本來就不太靠譜,很難保持長期的盈利確定性。
我們不用去管別人怎麼賺錢,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方法就行了,然後就是守住能力圈,踏實的賺錢。
羨慕嫉妒恨都是情緒,別被情緒影響了自己的理性。
大多數人失敗,都是敗在情緒上。
五、莊家
這就不用多說了,自大股市誕生起,各種坐莊就從來沒少過了。
這其中還包括很多的內幕交易。
這與現實社會是一樣的,水不可能絕對清澈,我能否在水中生存,最根本的原因不是這裡有多少掠食者。
如果我們有自知之明,嚴格遵守自己的投資或者交易體系,沒有人能割到我們的韭菜。
但可笑的是,很多人愛去研究什麼「莊家擒拿術」!
我也真的是醉了...
明知道哪裡有莊家,咱們不應該躲得遠遠的嗎?
六、自知之明
人貴有自知之明,咱們必須得清楚自己到底靠什麼賺錢。
很多人在進股市前壓根就沒有把這件事給想明白。
還有有些人在行情演繹到極端的時候,情緒就失控了,於是就總感覺自己是個受害者,被別人割了韭菜。
但如果你冷靜下來,重新想想,你到底要靠什麼賺錢,或許一下子就不慌了。
你慌,就是因為你不知道。
你慌,就是因為當初糊裡糊塗的進來,然後糊裡糊塗的離開。
打賞自願,1分錢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