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出口下降13.8%,我國已跌為美國第三大進口國,前兩名是誰?

我國出口連續多月下跌的趨勢終於扭轉了!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國的出口終於在11月出現了增長。

從數據來看,按照人民幣計算的話,我國今年11月出口同比增長了1.7%。按照美元計算,同比增長了0.5%。

這顯然是個好事,無論按照什麼來計算,我國的出口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但是事實是什麼樣的呢?

事實並非如此。

比較,就得有參考。說我國11月出口下跌逆轉,說同比增長,都是以去年的數據為參考進行對比的。

去年11月份的數據太差了,所以今年這番景象,看起來也還像那麼回事。2022年11月,我國出口降幅較大,出口下降了8.7%。

也就是說,與下降8.7%相比,今年11月,我們的出口增長了1.7%。

這個數據,其實並沒有多好。

可以看出,我國的海外出口貿易,正在遭受寒冬,不光中國,其他國家也是。

中國海外市場現狀如何?

稍微看看數據就能知道,我們的出口貿易沒有想像中那麼樂觀。

關鍵在於海外市場需求還沒回暖,大家都不需要,你也不能硬出口啊。

從2018年來,我國與美國的貿易往來逐漸減少,現在美國已經成為了我們第三大貿易國,前兩名分別是東盟歐盟

2022年,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局之年。

在2021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達到了652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中國是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也在我國外貿比重中上升了1個百分點,達到了155%。

其中,東盟對中國出口增長了0.6%,自中國進口增長了1.3%。同時,中國對東盟的貿易順差收窄1%。

來看今年的數據,作為我國的第一大貿易出口國,我國對東盟的出口下降了5.5%。

也就是說,不光對美國,對東盟,我們的出口也在減少。

再來看看歐盟。

前些年,中國和歐盟的貿易關係的確十分好。兩國在經貿合作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雙邊貿易額從1252億美元增加到8473億美元。但是,歐盟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目前已達到近4000億歐元,這使得「去風險」、「降依賴」的聲音逐漸顯現。

但2022年1-2月,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和進口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其中出口下降122%,進口下降55%,進出口總額下降10%。

今年我們對歐盟的出口,繼續下降11%。

這足以看出中國的對外貿易現狀。

中國出口為何並不樂觀?

中國的出口其實一直都還好,只是最近幾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稍微有了一些波動。

現在的國際環境,本來就給貿易出口增加了很多難度。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許多國家的出口貿易都面臨壓力。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工廠,其出口貿易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和歐洲,由於消費需求的大幅下降,導致全球經濟都不樂觀,這對中國的出口貿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國外市場的需求度也會受到影響。

出口貿易的增長和下降主要受到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影響。國內外市場需求的下降可能是由於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消費需求萎縮、投資需求下降等原因造成的。如果出口市場需求的下降超過了中國出口企業的調整能力,可能會導致出口貿易的下降。

其中匯率波動也會對我國的出口產生影響。

匯率波動可能會影響出口貿易的收益和利潤。中國的貨幣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波動會直接影響到出口商品的美元價格。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出口商品的美元價格可能會下降,從而影響出口貿易的收益和利潤。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貿易政策的影響。

例如,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轉移國內矛盾的做法,使中國的出口貿易面臨壓力。

在經過數年的貿易戰後,中國的出口貿易在美國的制裁中依然堅挺,但也受到了影響。而墨西哥則在貿易衝突中成為最大受益者,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國。

總之,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在2018年之前,雙方都是彼此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最近幾年,兩國大打貿易戰,使得中美兩國的貿易,在這個並不景氣的市場環境下,遭受了更大的挫折。

漁翁得利是常態

中美鷸蚌相爭,必有漁翁得利。

在美國持續抵制中國,對中國大規模封鎖與限制以來,中國對美出口逐漸下跌,美國從先前是中國第一貿易大國的地位,逐漸成為了中國第三個貿易國家。

但中美兩國不直接交易,並不代表兩國不需要商品互動。

2023年前9個月,墨西哥已經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貿易額近6000億美元,同比增長21%。

與此同時,中國的對美出口正在迅速下滑,下降13.8%。儘管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比例有所下降,但仍通過這些國家間接進入美國市場。尤其是墨西哥和越南等國,在中美之間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

美國學者研究揭示,中美之間的貿易聯繫並未因中美「脫鉤斷鏈」的猜測而實現。美國試圖打造一個「去中國」的供應鏈體系,包括昂撒核心供應鏈體系、盟友供應鏈體系和東南亞、印度製造業替代供應鏈體系。

儘管近些年來美國打造的「去中國」供應鏈體系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如墨西哥已經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在美國進口商品中的佔比下降。

既然有莫斯科作為中間商賺差價,那中美兩國的利潤肯定會受到影響。

所以對中美來說,這並不是好事。

也希望美國早日覺醒,自覺接受全球化現狀,儘快恢復貿易正常,實現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