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衛
皇庭國際進入高光時刻。11月15日開盤,皇庭國際再度漲停,連收7個漲停板。截止收盤,皇庭國際報於6.02元,總市值為72.8億。 自11月6日以來的8個交易日,皇庭國際累計漲幅達到103%,總市值增加了37億。
11月14日,皇庭國際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說明是否存在違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則的情形,是否存在誤導性陳述,以及配合市場炒作、「蹭熱點」的行為。
皇庭國際及背後的皇庭集團,為潮汕商人鄭康豪旗下產業,集團起家於房地產開發建設、不動產綜合服務等業務。
自2018年起,皇庭國際凈利潤數據陷入負增長,2020年至2022年三年連續虧損,至今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31.9億,股價長期低迷,為何皇庭國際又行了?
潮汕房二代的高光時刻
皇庭國際,目前主營業務為商業不動產運營管理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以及各配套服務業務。
皇庭國際由經營零售商業起步、隨後進入地產開發經營領域,旗下擁有深圳著名的皇庭廣場。
皇庭國際實控人鄭康豪是潮汕人,鄭康豪之父鄭世進,祖籍廣東潮陽,早年在福田皇崗打造了皇庭彩園、皇庭世紀等熱銷樓盤。鄭世進在潮汕圈子裡地位較高,是世界鄭氏宗親聯誼會主席,而鄭氏是潮汕大姓之一。
2005年年底,鄭世進退居幕後,29歲的鄭康豪繼承家業,正式入主恆浩地產,2006年又組建了皇庭集團,成為一個標準的潮汕「房二代」。
4年後,鄭康豪通過受讓百利亞太股權,入主A股上市公司深國商,拿下晶島國際購物廣場,2013年將晶島國際購物廣場改名「皇庭廣場」, 當年皇庭國際凈利潤達到23.21億元,同比增長128%,創下上市以來最好業績。
值得一提的是,鄭康豪與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寶能集團創始人姚振華等同為深圳市同心俱樂部成員之一。
不過,經過高光之後,近年來皇庭國際業績虧損,公司陷入債務泥淖,2021年3月,皇庭國際因27.5億元信託貸款逾期,公司的核心資產深圳皇庭廣場,被債權人申請凍結。更早些時候,皇庭國際實際控制人鄭康豪及其名下的皇庭產控、皇庭投資持有的股份先後被多次輪候凍結。當時,鄭康豪至少2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4次被限制高消費,6次被強制執行。
2021年,皇庭國際虧損加劇,當年虧損11.57億,2022年,皇庭國際再度虧損12.31億。按公司說法,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皇庭國際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下降、計提利息費用上升及應收賬款減值。
轉型半導體
在業績大幅預虧、巨額債務壓頂的情況下,皇庭國際最終選擇剝離核心資產,並跨界轉型半導體產業。
2021年8月,皇庭國際計劃通過子公司皇庭基金,以6097萬元收購意發產投基金實繳總金額的20%,從而間接持有意發功率的股權,從而戰略布局半導體產業。
2個月後,皇庭國際擬對投資收購意發功率的方案進行優化調整,即由皇庭基金向意發功率增資人民幣5000萬元。此次增資完成後,皇庭國際將間接持有意發功率13.38%的股權。
皇庭國際還發布了與意發功率的業績承諾。意發功率承諾2022-2024年,分別實現稅後不低於1.5億、2億元、2.2億元;2023-2024年,毛利潤額分別不低於3500萬元、4500萬元。
不過,皇庭國際轉型給公司帶來的業績貢獻並不是太明顯。2022年財報顯示,皇庭國際的收入依然是由融資租賃服務與商業運營服務構成,直到今年上半年,皇庭國際的營業收入才有功率半導體業務,當期實際營收8972萬,佔比為11.28%,仍是融資租賃服務與商業運營服務為主。
市值短期翻倍
今年10月以來,皇庭國際的互動平台突然活躍起來,尤其是11月3日,11月7日,皇庭國際一連回復了十幾條投資者的問詢。
在汽車晶元方面,皇庭國際表示,公司年產24萬片高端汽車晶元項目尚在建設施工中、公司的戰略轉型方向是功率半導體領域, 「努力打造能源電子領域一流企業」。
在晶元半導體方面,皇庭國際表示公司將依託已經投資的德興意發功率半導體公司,聚焦和深耕功率半導體器件,打造涵蓋功率半導體器件設計、晶圓製造、先進封裝為一體的IDM公司。
11月7日,皇庭國際迎來第一個漲停,其後股價走上連板之路,連收4個一字漲停,在開板之後,皇庭國際再度連板,累計收穫7個漲停。
在股價大漲之際,皇庭國際多次發布異動公告稱,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或補充披露的事項、公司未發現近期公共傳媒報道了可能或已經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 的未公開重大信息、公司經營情況正常,近期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
從交易平台分析來看,皇庭國際漲停的主要原因歸於「功率半導體+先進封裝+商業管理」等,這也正是此前皇庭國際回復的內容。
11月14日,深交所向皇庭國際發出問詢函稱,今年5月以來,皇庭國際通過互動易平台答覆投資者提問、接待特定投資者調研等方式多次提及「公司子公司意發功率的產品廣泛應用於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儲能、工業及家電等領域,主要客戶包括斯達半導體、揚傑科技等行業龍頭企業」、「預計2023年公司在功率晶元這個細分市場將實現2億元的晶元銷售收入」等。
關注函要求皇庭國際結合公司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機構和投資者調研、回復投資者諮詢等情況,說明是否客觀、真實、準確、完整、公平地介紹公司業務的實際情況,是否存在違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則的情形,是否存在誤導性陳述,以及配合市場炒作、「蹭熱 點」的行為。
從龍虎榜來看,皇庭國際主要是遊資、散戶在炒作,知名點的遊資包括炒股養家、寧波桑田路、山東幫等。
債務重組仍在進行中
皇庭國際雖然短期漲幅翻倍,但是公司的負債依然較高。
今年以來,皇庭國際收到多份問詢函,今年2月,皇庭國際回應稱,截至2022年底,公司貨幣資金期末餘額為9593萬元,有息負債總額為44.1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總額為36.07億元,占公司借款餘額的81.8%,但是借款中以房產、存單等實物資產抵押、質押貸款為41.98億元,信用貸款為2.12億元。公司因到期或涉訴等原因尚未償還債務的餘額為38.86億元,主要是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的27.5億元貸款,公司已在採取多種措施解決融資到期及涉訴事宜。
今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皇庭國際的貨幣資金餘額為1.89億,同比增長49%,短期借款4.05億,一年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6億,負債合計78.45億,債務壓力依然較重。
為解決債務問題,皇庭國際通過各種資產出售等方式推進債務重組。
10月28日,皇庭國際發布關於債務重組及重大資產出售的進展公告顯示:皇庭國際擬轉讓公司持有的深圳融發投資有限公司及重慶皇庭珠寶廣場有限公司各不少於51%股權,有多個有實力且購買意願強烈的意向方正在與公司接觸洽談並開展前期盡調工作。
其中,連雲港豐翰益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即為接觸的意向方之一,公司與豐翰益港於2022年11月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成立有限合夥企業,採取先由合夥企業負責清償融發投資債務成為融發投資主要債權人、再由合夥企業以債權置換股權的形式收購融發投資的初步方案,但融發投資股權出售比例、如何解決債務問題等具體細節仍未確定。
皇庭國際稱,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後,雙方最終明確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進行債務重組,並於2023年4月26日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皇庭國際收到豐翰益港支付的1000萬元意向金。
公告提到,目前皇庭國際與豐翰益港仍然有誠意促成合作事宜,雙方仍在商談債務重組具體合作細節,合作仍然存在繼續推進的可能性,只是雙方都能接受且可實施的正式合作方案還需要時間商討確定。
對皇庭國際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