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如何成功出海?設計、質量、供應鏈、營銷等必不可少

【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磊彬 文圖】5月10日,第七屆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在鄭州開幕。當日下午,本次大會的平行論壇「數字化賦能汽車產業出海論壇」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參加了此次論壇,共論汽車產業如何搶抓數字化機遇,走向國際市場。

鄭州汽車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近年來,鄭州市堅持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聚焦加快打造國家先進位造業高地,強化政策支持,規劃引領,加大企業引進和培育力度,推動主導產業集群發展。

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義民在致辭中表示,汽車產業作為鄭州市六大主導產業之一,集聚了宇通客車、上汽等整車製造企業7家,宇通重工、紅宇專汽等專用車製造企業15家,深瀾動力、比克電池、福耀玻璃等核心零部件企業200餘家,鄭州全市汽車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汽車產業是典型的全球化產業,近年來國產汽車迅速崛起,大批汽車企業出海搶奪國際市場。

據王義民介紹,鄭州市立足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打造「中歐班列+海鐵聯運」汽車出口「綠色通道」,幫助企業實現物流、裝卸、監管無縫銜接,推動汽車出口通關時長整體縮短50%以上。宇通、上汽等車企已在鄭州開啟出海「新航程」,產品遠銷西歐、北歐、南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未來,鄭州將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優勢,進一步降低鄭歐貨運班列運輸成本,提高通關效率,充分發揮整車進、出口口岸作用,打造全國重要的汽車行業貿易中心和整車進、出口基地。」王義民說。

論壇現場,汽車產業較為集中的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與無錫市振華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新程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河南豫喆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空氣化工產品(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卡乃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等簽訂合作協議。

去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311.1萬輛,同比增長54.4%

在論壇現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以「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現狀和趨勢」為題進行分享。他表示,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不斷壯大,中國汽車在國外市場的認可度也逐年提升。

從2021年開始國產汽車出口量出現質的飛躍,從2020年的99.5萬輛,猛增到201.5萬輛。2022年,中國車企出口競爭力持續增強,全年累計出口超300萬輛,達到311.1萬輛,同比增長54.4%,有效拉動行業整體增長。

汽車出口量快速增長的背後其實是中國國產汽車產品力的不斷提升。據許海東介紹,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內汽車生產廠商已經具備了較強的正向設計能力、質量控制能力、供應鏈的管理能力。

「2021~2030年將是中國汽車出口的快速發展階段,預期出口量將達到800萬輛每年。」許海東認為,從長遠來看,到2031年後,國產汽車的「出海」將進入以海外生產為主要階段。更多的國內廠商將直接投資建廠,在當地形成本地化營銷、服務、人力、管理、研發等完整的國際化體系。

互聯網助力中國汽車打入海外市場

在當日下午舉辦的「數字化賦能汽車產業出海」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知名汽車研究專家陳清泉以「創新驅動、數字化賦能汽車產業」為主題,通過視頻連線形式,向參會嘉賓分享了他對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思考。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工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最重要因素。」在陳清泉看來,工程科技架起了科學發現與產業發展之間的橋樑,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就汽車產業而言,理念是創新之魂、創意是創新之源、人才是創新之本。

對於汽車產業走出去問題,陳清泉表示,互聯網作為一個開放的平台,可以幫助中國汽車企業打破時空限制。網路營銷宣傳渠道廣,有助於提升中國汽車品牌的海外影響力,推動中國汽車產品打入海外市場。

「跨境電商平台作為網路交易平台,一方面對出口企業收取交易費和傭金,另一方面通過提供用戶體驗和品牌影響力來吸引海外消費,並降低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陳清泉說。

陳清泉表示,在全球數字化的進程下,跨境電商平台的直播帶貨早已成為常態化;要針對不同國家的目標用戶,打造多語種跨境直播間;要讓訓練有素的直播人才提供專業的產品講解;建議主播走進車間,全方位體現工廠全貌及生產製作流程,讓客戶走進現場,建立深度信任感。

針對汽車產業發展,陳清泉提出要用6雙眼睛看產業發展與全球格局。「前面一雙眼睛要看未來,要具有前瞻思維;後面一雙眼睛要吸取歷史教訓;頭頂一雙眼睛要看全局;腳下也要放一雙眼睛,告訴我們要能夠落地;右邊兩隻眼睛看歐洲、美洲發達國家;左邊兩隻眼睛要關注韓國、日本的發展趨勢。」

責編:陳玉堯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製: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