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山
編輯|多魚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統計情況來看,從去年1月份到今年1月份,我們一直在持續不斷對美債資產進行拋售,涉及額度已達到1809億美元。
此次拋售規模空前巨大,用大刀闊斧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考慮到當下我們剩餘的美債資產還有8500多億美元,所以接下來我國還會持續不斷地減持美債。
面對這樣的現實情況,美聯儲終於妥協,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加息政策。
不過更讓我們擔心的還是當下美方的巨額債務,最後該叫哪些冤大頭來接盤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內行人具體的分析吧。
美方巨額債務的來源
雖然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他都是一個從來不缺錢的經濟發達國家。
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方每年可以創造出的財富,也確實頗讓我們感到震驚。
此前很多精英人士都選擇去美方工作,就是因為在當地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可以賺到更多的薪資收入。
但我們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樣一個在經濟領域光鮮亮麗、遙遙領先的國家,其實一直都有著超高的負債。
美方每年都會對外發行大量債券,通過向世界上其他國家和主體借錢的方式來維持自身的發展。
這是一個金融業和銀行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在國家財政的經營和發展上,也借鑒了銀行業和金融業的相關思路。
包括現在美方的央行,也是具有商業性質的美聯儲,跟我們的管理構成有很大差別。
現在美方之所以會遭遇債務上的窘境,這和代行央行職權的美聯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從去年開始,這一機構就在不停的加息做空美債。
現在問題愈演愈烈,該機構仍然沒有做出正面的回應,甚至企圖繼續通過加息的方式來暫緩問題。
好在今年3月份銀行業的暴雷,終於讓該機構看到了經濟問題的嚴重性,明白繼續加息的做法並不能真正解決美方當下所面臨的困境。
不過刀已經架在脖子上,伸頭縮頭都不對,最終美聯儲只能選擇一個折中的辦法:將50基點改為25基點,繼續進行小規模的加息。
美債的接盤俠
今年3月份美方銀行業的暴雷事件,相信大家都有關注到,很顯然,以矽谷銀行為首的一批美方商業銀行,已經開始為本國的債務問題和經濟問題買單了。
不僅僅是美方本土的銀行,包括一些歐洲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同樣受到了這場債務危機的衝擊。
伴隨著美方經濟問題的不斷發酵,接下來要為本國債務危機和經濟危機買單的主體將會變得越來越多。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美方資本正在不斷向海外市場流出的重要原因,現在歐洲金融機構已經很難取得美方資本家的信任。
相比較於把自己的資產留在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而言,他們更傾向於選擇亞洲市場。
雖然過去他們對亞洲金融市場的發展並不滿意,但就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亞洲金融市場反而是行業內發展的最穩定的部分。
目前最受歡迎的金融機構,一個是我國香港的金融機構,另一個是新加坡的金融機構。
這給兩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相應的助力,但與此同時也讓我們面對著更大的壓力,畢竟當下整個金融業的發展情況都不樂觀。
香港銀行在此時獲得大規模的資金投入,不見得就能賺到更多的經濟收益,反而還要支付更多的利息。
不過換個角度來說,美方資本大量湧入我國香港,也是海外資本家對我國香港經濟發展現狀的肯定。不管是內地還是港澳地區金融業的發展,一直都是非常穩定的。
即便是在動蕩不安的當下,也仍然沒有給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帶來多大的衝擊。
相比較於擁有大量資產的美方資本家而言,美方普通老百姓就比較慘淡了。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將自己的資金轉移出去,更沒有足夠的能力選擇其他市場作為自己新的出路。
因此,他們只能成為為本國經濟發展問題買單的接盤俠。
現在物價水平的不斷上漲,已經給不少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衝擊。行業的破產和企業的倒閉,讓本國的失業率空前增長。
現在不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處於水深火熱當中,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擔憂和恐懼。不知道經此一難之後,美方是否還能繼續保全自己經濟霸主的地位呢?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