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三大經濟體GDP出爐,美國大漲,歐盟下跌,中國呢?


眾所周知,美國、歐盟和咱們是世界體量龐大的前三大經濟體,其中我國的GDP是在2021年的時候才反超歐盟的,如今的差距還沒有像當年拉日本那麼大。而美國作為公認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大談「美國夢」下也放出了2022年GDP超過25萬億美元的口號,雖然官方數據現在還沒有公布,但在我看來,估計問題不大,如果成真,也意味著我國和歐盟在短時間內趕超美國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2022年的數據來看,以美元來衡量GDP的話,我國和美國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而歐盟與我國的差距更會拉大。2022年前三季度,美國的GDP增長僅為2.4%,遠落後於我國和歐盟。美國國內的通脹問題一直以來沒有解決,雖然經過了數輪加息,但截止到去年10月份,通脹率依然高達7.7%。這也導致了前三季度里美國物價平均指數高居8.78%,反映到GDP上就是美國前三季度GDP足足被拉升了11.18%。

美元目前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尤在,我們在平時橫向比對各國GDP的時候也默認是以美元作為本幣來進行計算的,所以輪到老美的時候往往就不牽扯到匯率關係了。這是什麼意思呢?人家2022年前三季度GDP增長的11.18%是實實在在不縮水的,換算出來就是18.79萬億美元。不算第四季度,就這個數值也已經超過了我國和歐盟一整年的GDP。

如果大家覺得還不夠恐怖,那麼我再給大家多對比幾家。2022年美國前三季度的GDP量是日本的5.98倍;是德國的6.2倍;是印度的7.4倍;是英國的8.13倍,是法國的高達9.03倍。是不是突然有點概念了?

好了,回過頭來看看咱們的表現。2022年前三季度里,由於當時依然受到口罩的影響,第二季度的時候GDP增幅一度下跌到了0.4%,不過長遠來看,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還是達到了3%,已經超過了美國。那麼從名義GDP來看,我國前三季度的整體增速為5.73%,換算出來的名義GDP也就是87.03萬億元RMB。

除此之外,由於美國不斷加息,導致了對人民幣的匯率貶值,值得慶幸的是,哪怕是平均匯率貶值,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也並非最少的。從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RMB的平均匯率貶值2.05%,為6.6068,如果以此為標準來換算GDP量的話,就是13.17萬億美元,不得不說和老美的18.79萬億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那麼咱們的這個體量是什麼概念呢?我簡單的對比了一下,基本上是日本的4.19倍;德國的4.35倍;印度的5.18倍;英國的5.7倍和法國的6.33倍。

看完了咱們,再來瞅瞅歐盟如何。2022年前三季度里,歐盟的27個成員國的經濟增速為4.1%,可謂三大經濟體中增速最高的,要知道歐盟成員國大都是發達國家,能夠有這樣的表現實屬不易。

前三季度歐盟名義GDP為11.594萬億歐元,而2021年同期的水平是10.562萬億歐元。咱們如果用歐元來換算的話,歐盟名義GDP的增速已經到了驚人的9.77%。不過可別高興的太早,由於前三季度歐元的平均匯率來了個斷崖式的大跌,導致了前三季度GDP總量換算成美元竟然還不如2021年同期。從12.63萬億美元變成了12.33萬億,同比下跌3000億美元,跌幅為2.38%。

往前再看一年,2021前三季度中,我國和美國的差距確實是有的,但歐盟也被咱們越拉越多。三者前三季度GDP量相比較,我國是美國的75.27%;歐盟是咱們的99.29%。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GDP表現就變成了我國是美國的70.09%,差距拉出了5.18個百分點;歐盟是咱們的93.62%,差距擴大了5.67個百分點。

可能看到這裡有些朋友就不淡定了,我勸大家這完全沒有必要。表面上看,咱們似乎與老美的差距越拉越大了,可如果細細品起來,反而加速了趕超他們的進度,同時也把歐盟牢牢得撇在了身後。為什麼這樣說呢?我給大家簡單的分析一下。

其一來自通脹問題。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的整體增速是超過美國的,只是名義上的GDP低一些。要知道其中最關鍵的點就是美國國內的通脹。別的不說,前三季度的物價平減指數就比咱們名義GDP的增速還猛,直接拉高了8.78%。雖然歐盟沒老美玩的這麼生猛,但官方公布的物價平減指數也已經到了5.67%。

很顯然,他們兩者都陷入了高通脹的旋渦,如何解決?只能不斷加息。而這個做法會導致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和經濟衰退。就像國際各大機構預測的一樣,今年開始,美國和歐盟的經濟體量一定不會出現大幅增長,而且還有概率出現萎縮。

一般來說,這還是個周期性問題,即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至少會影響2年左右,而這2年我國的經濟則可以保持高速增長的狀態,從而拉進與美國的差距,拉大與歐盟的差距。

其二,匯率問題。2022年前三季度,我們的表現有點不盡人意,那是換算成美元的關係,也就是匯率惹的禍。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問題的罪魁禍首是美國,是他們不斷加息導致的。加息之後降息,然後再次加息,每次又快又急,前後持續1年多,咱說誰能受得了你這麼玩兒?

老美加息咱們的RMB還是很穩的,跌幅較少。等他們降息的時候,我國的內循環打開,加上RMB國際化的進程加快,等等因素下我認為未來的增幅還是要超過跌幅的。

有機構預測2024年RMB的平均匯率至少要搞到6.3,最有意思的是兌歐元,要知道哪怕是2022年,RMB兌歐元也是在升值的。和老美一樣,在歐洲央行加息後又開始降息,這就引起了RMB匯率的升值反彈,這麼一來一回,歐盟看咱們的GDP也只能望塵莫及了。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吧。大家認為未來我國的貨幣會不會依然堅挺?你推測何年何月咱們的GDP能夠反超美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