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楊春旺】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對於保險業而言,2022年是行業在自身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同時,服務國家及區域實體經濟建設成效尤為顯著的一年。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鼓勵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
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機構如何發揮專業優勢,更加有力地助推河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兩會期間,大河財立方記者專訪了河南省政協委員、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主要負責人陳雷,他建議探索實施房屋「保險+監測」風險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肉牛養殖風險保障體系建設,同時加快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
「保險+監測」, 為房屋安全「加把鎖」
房屋尤其是自建房,是群眾賴以生存生活的住所和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關係到群眾生產生活的安危。因房屋工程質量不高導致建築損毀坍塌、人員傷亡等事故時有發生,房屋安全保險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首創的房屋『保險+監測』風險減量管理方案,通過『人工+自動化』的方式對房屋安全進行動態監測,實現對樓房位移、傾斜、沉降等指標的實時監測預警,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陳雷說。
除了對房屋「上保險」,對於高風險的養殖業,保險的作用更為突出。
河南是農業大省、畜牧業大省,河南發展肉牛養殖產業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牛養殖量一直位居全國前列。陳雷表示,保險的保障作用養殖戶是清楚的,但在現行條件下,因自繳保費多,養殖戶購買保險的積極性並不高。
陳雷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通過加大政策和資金引導的方式,降低養殖戶自繳保費金額,提高養殖戶參保的積極性。引入「商業保險+」模式,幫助養殖戶較好地解決價格波動風險、疾病風險以及因極端天氣、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的個人損失風險。
此外,隨著我省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人長期護理需求日漸增長,陳雷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快推進長期護理險試點工作,推動長期護理保險城鎮職工全覆蓋,建立由商業保險公司、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醫護專家團隊為主的專業失能評估機構,幫助更多失能、失智老人解決好後顧之憂。
助小微,保民生,踐行金融央企擔當
陳雷表示,人保財險作為大型金融央企和行業領軍企業,堅持「保險姓保」,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服務保障民生以及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都進行了很多有益探索。
「去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我們積極發展營業中斷損失險、復工復產綜合險,助力小微企業化解風險、穩定經營。」陳雷說,在工程建設領域推動保險替代保證金,為全省9129家建築行業主體提供保險服務,幫助企業釋放資金25.3億元。發揮保險融資增信功能,為3.3萬個中小微企業經營者和個體工商戶提供貸款增信支持,涉及貸款增信金額31.56億元。
深入參與社會治理,推動綜治保險擴面。2022年,綜治險覆蓋全省18市、147縣(區)和1613萬戶家庭,提供風險保障2.43萬億。「我們還推動巨災保險落地,城市普惠型健康醫療保險項目惠民保也先後在安陽、鄭州取得突破。」
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人保財險河南分公司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積極支持地方特色產業,在種植、養殖、特色農險、新型經營主體保障等方面升級產品供給,加大「保險+期貨」等創新模式推廣。
2022年累計承保農作物3436萬畝,參保353.04萬戶次,承擔風險責任279.42億元;助力生豬穩產保供,承保生豬778.23萬頭,提供風險保障62.39億元。
多措並舉,全面服務河南高質量發展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陳雷表示,人保財險河南分公司將多方面發力,積極踐行人民保險的政治性、人民性、專業性,為服務我省「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和「經濟發展質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大局貢獻更多人保力量。
一是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緊密圍繞我省災後重建、疫後復產及「982」補短板工程等「兩新一重」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需求,強化項目清單管理,壓實拓展責任。
「我們將重點聚焦河南150家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園區、『專精特新』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以『保險+科技+服務+理賠』模式提供全產業鏈風險解決方案。」陳雷說,還將持續開展「萬人進萬企」活動,精準對接重點規上企業風險管理需求,同時依託營業中斷險、物流保險等,形成供應鏈風險解決方案。
二是立足農業大省實際,深度服務鄉村振興。助力保障糧食安全,積極推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全覆蓋,持續推動生豬養殖保險與豬肉價格等期貨業務的全面對接,助力主糧、生豬穩產保供。
加快發展適宜的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更好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樣化風險管理需求。深化拓展「保險+期貨」「保險+融資」等支農融資項目,打造適合農村地區推廣的金融保險產品超市。
三是升級產品供給,全面助推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校園類保險,提升學平險、校園方責任險等校園保險覆蓋面,探索校園風險減量管理服務,推動提高校園安全管理水平。
圍繞省委省政府創新驅動戰略部署,完善科技企業承保「白名單」制度,大力發展科技類保險,提升承保服務覆蓋面;推廣「科技保險+科技金融」模式,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保障能力。
四是創新商業模式,有力保障綠色發展。按照我省綠色發展工作部署,積極融入各級地方政府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發展綠色能源領域保險,提升綠色能源產業抗風險能力。
積极參与環境風險多元共治,實施「安全+環境」一攬子保險服務,在企業安全生產、環境安全、職業健康等方面提供系統化的綠色保險服務。
大力發展各類「雙碳」保險。將保險機制嵌入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爭取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
五是放大保險功能,助力增強民生福祉。積極推動城鎮職工大額補充醫療保險業務、工傷補充保險、困難群眾商業保險等保險業務發展,加快推進城市「惠民保」擴容。同時,積極打造「醫保經辦+商保補充+生態布局」的健康老齡化服務新模式。
拓展公共衛生應急救助、疫情防控等產品覆蓋面,助力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充分發揮網點優勢,通過服務專員、協保員、就業帶貧等方式為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增強就業支持。
六是助力「走出去」戰略,全面配合商務部門穩外貿工作部署,為「走出去」企業和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航空港、鄭歐班列等重點領域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充分發揮保險的防災、減災、救災機制優勢,全方位參與和融入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有效推動平安河南建設。
責編:楊薩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