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消費,今天降級了么?

疫情肆虐了3年,很多的實體經濟受到了重創,很多人在家待業,家庭收入斷崖式下降。

疫情

之前,只要我們走在夜宵攤上,就能看到一片繁榮的景象,人們在夜宵攤上吃著燒烤,喝著小酒,在聊著工作,生活,談論某個創業項目。只是因為公司績效還不錯,每一個月有著穩定的工資。這幾年,隨著科技+大數據+金融的融合,普通老百姓能從平台借到錢越來越簡單方便,前幾年走在大街上,到處都能碰到推廣信用卡的、小額貸款等,花唄、借唄、分期等等,人們只要上傳身份證,人臉識別,就能拿到錢,去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而有些人,套用這自己的錢去打點關係,請客吃飯,為的是在職場上能有一個更好的機會。




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幾乎把整個中國人們按下了暫停鍵,全國人民居家辦公,共同抗疫,本一位這場疫情能快速的結束,沒想到已經來到了第三個年頭,國際貿易受阻,各行各業都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人民被迫居家,沒有了經濟收入,家庭消費明顯要降低。

一個家庭的收入一個月1萬元錢,房貸3000還能花5000存2000元。但好似疫情以來,可能只是拿了保底公司5000元,還掉房貸只是剩下了2000元可以用於家庭開銷,這就迫使大家縮減自己的支出,甚至用上了信用卡來回倒,維持住目前的日常開支。

用過信用卡花唄的都知道,雖然利息看著少,但是都經不過長期的滾動利息,利息會越來越大,家庭負債會越來越嚴重,2023年,家庭的逾期可能會呈現井噴式的爆發。經濟下行非常的嚴峻。

為了應對這暗潮洶湧的經濟下行,人們不得不勒緊自己的腰帶,通過減少開支來挺過這個時期。消費降級已經慢慢貫穿著現在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