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沒有監管,DeFi 就沒有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Paul Brody, Rodney Ramcharan

原文標題:There』s No Future for DeFi Without Regulation

今天要告訴你一件事情,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如今的區塊鏈時代實際上已經是美國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第二次試驗。早在區塊鏈出現之前,美國是主要工業國家中最後一個建立中央銀行的國家。聯邦儲備系統創建於1913年,比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成立晚了一個多世紀,大多數歐洲國家在那個時候也已經有了自己的中央銀行。即便已經有這麼多的先例了,在經歷了一系列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的成立過程依舊曆經千辛。

在美聯儲成立之前,美國銀行業的運作方式很像現在的DeFi: 有「西部蠻荒」時代的特徵,幾乎沒有監管,也沒有最後貸款人。因此,一家銀行的危機可能很快蔓延到其他銀行。隨後,一次高槓桿做空操作的失誤讓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成立成為了可能,這次失誤導致融資公司尼克博克信託(Knickerbocker Trust)因流動性不足而倒閉。尼克博克的倒閉導致了更廣泛的股市暴跌和一波銀行擠兌潮。

與1913年一樣,監管機構的作用以及角色並沒有得到市場的歡迎。當時的論點和現在一樣:銀行危機對市場傷害大,但它們是市場規範和調節的一種形式,而加密生態系統由於缺乏中央銀行,需要更嚴格的規範標準。

人們認為加密貨幣比19世紀的銀行更好。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極高透明度讓人們能清楚地知道,哪些基金和公司在什麼樣的風險操作,或者正處於風險之中。但是以下四個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一個透明、有紀律和規範的市場難以形成。

四個因素

首先,許多公司和協議已經開始將鏈上DeFi與鏈下不受監管的集中式金融(CeFi)模式混合在一起。明明可以使用可追蹤的清晰透明的鏈上技術去紀律資產,卻最終進行未知的鏈下資產存儲,到最後資產被轉給多個所有者。如果一項資產上鏈了,其他人完全可以看到。然而,如果同樣的資產在鏈下被質押,一家公司的負債可能遠遠超出人們通過鏈上數據所能確定的範圍。

因此,如果公司不分享這些信息,基於鏈上數據的評估將是危險且不完整的。其中有些肯定是徹頭徹尾的欺詐。 因為它們未能隔離資金或監督自己的流程。可能還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我們才能全面報告,最終得到的可能就會是一些調規模龐大的「破產」事件。

「DeFi的成熟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它關係到銀行業的未來。」

其次,透明度有其局限性。終端用戶能夠讀懂完全去中心化和鏈上系統是件好事。這並不意味著用戶真的理解他們投資的到底是什麼?或者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只有一小部分加密貨幣買家擁有充分理解最複雜的DeFi協議的技術知識。簡而言之,與傳統銀行業一樣,用戶或儲戶分散,缺乏監管專業知識,無法真正充分約束這些機構。

大多數用戶不僅不具備理解協議的能力,而且如果沒有有效的鏈上和鏈下金融服務基準和其他標準,就無法實現「向價值的轉移」。銀行要遵守監管機構制定的流動性和資本價值標準,並公布測試結果。

最後,市場在短期內並不理性。在2021年初周期的第一部分,投機狂潮推動所有項目的上漲,而後暴跌於2021年11月開始,絕望又導致人們在暴跌中迅速結清,一直持續到2022年的大部分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理性或許會佔上風,但在當下,投資者往往不會有理性行事。DeFi的自動化和互聯性也可能加速恐慌的蔓延。

確實,一些管理良好的DeFi協議度過了這個加密寒冬的最壞時期,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損害,MakerDAO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Maker——一個發行DAI穩定幣的DeFi貸款系統——只是短暫地與美元脫鉤,並迅速恢復。另一類表現良好的公司是CeFi公司,它們著眼於長遠,積極向監管機構和審計師示好。獲得「四大」審計事務所支持,或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對這些企業來說都是一種強大的激勵。

DeFi的成熟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它關係到銀行業的未來。與其他行業問題相比,銀行業危機對經濟造成的系統性損害要大得多。金融體系的目的是(或者應該是)將資本引導到進行投資、推動生產率和經濟增長的企業。而當這個目的無法實現時,整個經濟都會受到影響。1907年的美國銀行業危機導致工業產值下降11%,進口下降26%。這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下降水平大致相同。

儘管在美聯儲成立前後,金融危機的影響可能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但發生的頻率卻發生了變化。在19世紀,美國在1819年、1837年、1857年、1873年、1884年、1893年和1896年都發生過銀行業危機和恐慌,幾乎每一次都導致了經濟衰退。然而,在20世紀,我們只經歷了一次重大危機——大蕭條。到21世紀為止,我們還經歷了一次重大危機,即全球金融危機,它的影響遠小於大蕭條,這要歸功於時任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的遠見卓識。

對於區塊鏈商業生態系統來說,歷史的教訓就擺在眼前:如果不接受監管合規,沒有政府擔保的保險模式,以及建立在專業央行基礎上的法定貨幣作為基礎,加密行業就沒有未來。即使是經營的再好的公司,也會因抗風險能力差而出現重大危機,最終被市場淘汰。

沒有以上這些條件,DeFi就沒有真正的未來。

責任編輯:K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