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力昂(haleon)。視覺中國 資料圖
英國消費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已完成對中美史克剩餘股權的收購,宣告中美史克合資時代的謝幕。
7月8日,赫力昂宣布,公司已於6月27日完成對非處方葯合資企業中美天津史克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美史克」)剩餘12%股份的收購,總價達到16億元人民幣。至此,赫力昂完成了對原中方擁有的45%的股權的收購,中美史克正式成為赫力昂全資控股的子公司,結束了近40年的合資歷史。
赫力昂在公告中寫道:「中國不僅是赫力昂成功的關鍵區域市場,更是驅動全球市場增長、提升品牌競爭力的戰略要地。此次完成對中美史克100%的股權收購,是赫力昂持續深耕中國市場的重大里程碑。這不僅彰顯了赫力昂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還將強化赫力昂在中國的供應鏈運營與創新潛能,從而鞏固其在中國——這一全球增長最快的非處方葯市場的領導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赫力昂成立於2022年,在倫敦和紐約兩地證交所上市(nasdaq/lon:hln),是由全球最大的藥廠之一葛蘭素史克(gsk)與輝瑞成立的合資企業,整合了雙方的消費保健品業務,擁有舒適達、新康泰克、芬必得、善存、百多邦等一系列知名的健康品牌,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市場,擁有超過24000名員工。
值得一提的是,從合作之初,輝瑞和gsk就明確表示,他們計劃逐步減少在赫力昂的持股比例。2024年5月,gsk完成了退出,以約15.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其在赫力昂剩餘的4.2%的股份。今年3月,輝瑞宣布出售其在赫力昂剩餘的7.3%的股份的計劃,總計約6.62億股,意味著赫力昂誕生背後的兩家大型製藥公司都與其分道揚鑣。
2023年,赫力昂總營收達到113.02億英鎊;2024年,公司總營收有所下降,為112.33億英鎊,赫力昂中國營收為15.3億元人民幣。在尋找增長點的壓力之下,赫力昂將視線投向中國市場。
另一邊,中美史克成立於1987年,是gsk與原天津中新葯業集團(現為津葯達仁堂集團)、天津太平集團等共同投資設立的消費保健用品公司,旗下有四大otc(非處方藥品)品牌新康泰克、芬必得、百多邦、史克腸蟲。其中,芬必得在中國止痛藥市場中長期佔據前三的位置。
起初,中美史克的業務聚焦於鎮痛管理、呼吸健康、皮膚健康及消化健康等otc品類。20世紀90年代,旗下鎮痛葯芬必得上市後,中美史克首創「醫院端學術推廣+零售端品牌營銷」雙軌制,被視為中國醫藥行業的「探路者」。近兩年來,中美史克的全年營收一直保持在35億元左右。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中美合資製藥企業之一,中美史克被收購一事也令行業感到有些唏噓。
2024年9月,赫力昂通過兩筆交易完成對中美史克的股權增持:津葯達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津葯達仁堂」)轉讓了13%的股權,天津醫藥集團轉讓了20%的股權,使得赫力昂對中美史克的持股比例從55%提升至88%。
此前,赫力昂方面表示,2024年,中美史克為赫力昂中國區貢獻了總收入的40%左右。收購中美史克將促進全球非處方葯類(otc)市場的增長,並為赫力昂帶來更多戰略以及運營上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