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德國不愧是歐洲強國,即便當前受到美國關稅戰的影響,德國依然沒有對美妥協。
德國五月出口數據一公布,柏林的經濟官員們怕是心頭一緊。對美出口額同比暴跌13.8%,單月環比再降7.7%,創下121億歐元的三年最低值。這已是連續第二個月出口滑坡,總出口額降至1294億歐元,跌幅1.4%,遠超市場預期的0.5%。
這背後主要怪美國那邊揮舞的關稅大棒,企業之前為了趕在加稅前出貨,把庫存都提前運過去了,現在政策懸而未決,需求自然就泄了氣,
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也證實,5月出口總額環比下降1.4%,其中對美出口是重災區,對歐盟以外國家出口也下降了0.3%。德國央行都忍不住警告,這樣下去經濟可能要衰退。
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德國副總理克林拜爾在議會拍桌子:咱們大西洋兩岸的就業崗位可都拴在這條貿易線上!這話可不是嚇唬人,光是汽車產業就有50萬德國人飯碗不保。歐盟已經放出風聲要搞210億歐元的反制清單,波本威士忌、哈雷摩托這些特朗普票倉產品首當其衝。但德國車企更慌。要是美國把汽車關稅提到50%,每輛出口美國的寶馬X5成本得多掏1.2萬歐元,這價格漲上去還怎麼賣?
就在歐美貿易戰打得不可開交時,德國總理默茨悄悄放出風聲。計劃年底前首次訪華!雖然德國政府還沒正式官宣,但路透社和《商報》都曝出消息,說這次要帶著豪華商務團去,重點談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技術合作。畢竟中國連續多年是德國最大進口來源國,光是2024年雙邊貿易額就超過2000億歐元!
德國總理默茨之所以想儘快來華,我認為有幾個原因可以參考!一方面中國有意邀請德國總理訪華。
在7月4日的中歐會面上,王毅不僅誇默茨"務實",更直接喊話:"歡迎年內來中國串門,咱們一起規劃中德關係怎麼搞"。這話背後可大有文章: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去年德國企業在中國砸了127億歐元,佔了整個歐盟對華投資的近三成,而中國已經連續七年穩坐德國最大貿易夥伴的寶座。
現在美國那邊關稅大棒揮得呼呼響,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都急眼了,直接警告說:要是真丟了中國市場,德國汽車廠子未來五年可能得裁掉整整21萬人!
反觀美國那邊,特朗普團隊天天喊著"想去中國談生意",結果連張正式邀請函都沒拿到。
特朗普想借著訪華緩解國內通脹壓力,但中國在台灣省問題上的態度比鋼鐵還硬。王毅在柏林見默茨時那句"誰打台灣省牌都得失敗",明擺著是敲打華盛頓。
還有一點,特朗普團隊至今沒有展現出全部的誠意,此前中國外交部與商務部也對特朗普團隊的訪華請求,作出過回應!
德國經濟在關稅寒流中艱難穿行,其選擇已清晰:不放棄歐美談判桌,但將中國視為更可靠的「經濟防波堤」。默茨若成功訪華,不僅為德國車企保住市場,更可能推動中歐在綠色科技、數字貿易等新領域形成規則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