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烜 李惜整理
01
自然資源部:優化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採許可管理制度

第一財經5月22日訊,《自然資源部關於印發〈礦業權登記管理辦法〉的通知(徵求意見稿)》《自然資源部關於礦產資源勘查開採許可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統稱徵求意見稿)21日起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設立礦業權必須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礦產資源規劃及國家產業政策等相關規定。自然資源部負責石油、烴類天然氣(煤層氣除外)、放射性礦產、鎢、稀土的礦業權出讓和登記;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其他戰略性礦產的礦業權出讓和登記。省級及以下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其餘礦種的礦業權出讓和登記。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原《礦產資源法》規定對勘查開採礦產資源實施行政許可管理,勘查許可證、採礦許可證承擔了「一證載兩權」的功能。新《礦產資源法》首次將礦業權登記與勘查開採許可相分離。為確保2025年7月1日全面落實新《礦產資源法》,規範礦業權登記行為,保護礦業權人合法權益,需要通過《通知》細化明確礦業權登記申請辦理的具體要求。業內專家表示,規範礦業權登記行為和優化礦產資源勘查開採許可管理制度,有助於縮短礦業權獲取時間,加快項目落地。
02
全國首例競價礦業權轉讓在新疆成功交易

中國礦業報5月23日訊,近日,全國首例競價礦業權轉讓在新疆成功交易——新疆鄯善縣七克台礦區長草東煤礦探礦權以381726萬元高溢價成交。此次交易打破了傳統礦業權轉讓模式,以公開競價的創新形式,為全國礦業權市場改革探索出全新路徑,標誌著我國礦業資源市場化配置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悉,以往新疆礦業權轉讓多採用協議等傳統方式。此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大膽創新,在全國率先引入競價機制,通過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新疆公共資源交易網,採用網上掛牌競價的方式啟動項目轉讓,整個過程公開透明、規範有序。經過460輪報價,最終,中燦(桐鄉)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脫穎而出,以超出評估價值數倍的金額成功競得該探礦權。預計伴隨企業資金的注入,該煤礦將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有力助力,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03
內蒙古最大鹼礦採礦權掛牌出讓,儲量20.77億噸

中新網通遼5月22日電,22日記者從通遼市委宣傳部獲悉,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天然鹼綜合開發利用新聞發布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宣布,經過18個月的勘探,通遼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天然鹼礦勘探區域內共探明天然鹼資源量20.77億噸、伴生石鹽資源量13.74億噸,成為內蒙古已查明儲量最大的鹼礦。天然鹼作為化工產業的「基石原料」,廣泛應用於玻璃製造、食品加工、冶金冶煉等多個領域。目前,該礦區採礦權已通過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官網公開掛牌出讓。
據介紹,通遼地處「一帶一路」向北開放重要節點,毗鄰華北市場,運輸成本較低;新能源裝機佔比達60%,綜合電價低至0.38元/度,為綠色低碳生產提供低成本電力保障;依託現有化工基礎,可實現從原礦開採到高端化學產品生產的垂直整合。
04
盛和資源:全資子公司擬收購匹克公司100%股權,推動Ngualla稀土礦項目開發

財聯社5月14日電,盛和資源日前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晨光稀土擬以協議安排收購的方式收購匹克公司對外發行的全部普通股,占匹克公司股份總數的100%,交易總對價為1.58億澳元,摺合人民幣約7.426億元。據悉,匹克公司的核心資產是位於坦尚尼亞南部的Ngualla稀土礦項目。按照JORC(2012)標準,以1%為邊界品位,礦石資源量2.14億噸,平均品位2.15%,摺合461萬噸REO;稀土儲量1850萬噸,平均品位4.8%,摺合88.7萬噸REO;稀土氧化物中的鐠釹氧化物佔比約為21.26%。目前,該項目已獲得特殊採礦許可。
05
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後,國內三家稀土磁材公司獲單次出口許可,終端客戶涉及歐美等地

財新網5月16日訊,今年4月初商務部、海關總署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出口企業須獲商務部頒發的出口許可證後方可出口,此舉對海外市場震撼極大。5月12日,中美髮布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國宣布將在5月14日之前實行一系列措施,包括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5月14日,包頭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按照規定向商務部提交申請,已於近兩日收到一批稀土出口許可證。同日,包頭英斯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陸續獲得部分許可證,相關流程進展順利。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筆訂單也已獲得出口許可證。三家稀土磁材企業海外終端客戶分布在歐美等地。
06
南非啟動關鍵礦產發展戰略,明確鉑金、錳、鐵礦石、煤炭和鉻為高關鍵性礦產

中新社5月20日電,南非礦產和石油資源部部長格韋德·曼塔謝日前在開普敦發表聲明稱,南非內閣正式批准《關鍵礦產與金屬戰略》,並決定將《2025年礦產資源發展法案(MRDB)》向公眾徵求意見。他表示,這兩份政策文件的出台,標誌著南非在增強政策與監管確定性,釋放南非在全球礦產市場潛力方面邁出關鍵一步。該戰略基於八項指標綜合評估礦產「關鍵性」,基於出口潛力、就業帶動、供應風險、銷售表現、可替代性等維度對21種礦物開展研究。此次南非政府制定的戰略明確鉑金、錳礦、鐵礦石、煤炭和鉻礦為高關鍵性礦產;黃金、釩、鈀、銠以及稀土等礦產為中高關鍵性礦產;銅、鈷、鋰、石墨、鎳、鈦、磷酸鹽、螢石、鋯、鈾和鋁等礦產為中等關鍵性礦產。聲明稱,該清單將根據市場條件、勘探進展、技術進步、替代可能性、回收利用和地緣政治等因素,持續審查並更新。南非將通過六大支柱推進關鍵礦產戰略,包括:地質科學勘探、本地化與價值鏈延伸、研發投入與技能建設、基礎設施與能源安全、財政工具與金融支持、政策法規協調統一。為配合戰略落地,南非政府同時公布《2025年礦產資源發展法案(MRDB)》,並向公眾徵求意見。該法案旨在通過精簡許可流程、與環境和水資源法規協調、引入小規模與手工礦業專屬許可體系等,提升礦業治理水平,打擊非法開採,促進中小礦企合法合規發展。
07
幾內亞收緊鋁土礦出口,市場擔憂鋁土供應

證券時報5月20日訊,幾內亞政府近期依據總統令,撤銷51家礦業公司的工業和半工業採礦經營許可證。業內分析,幾內亞政府收回部分礦山採礦許可證,體現出政府對礦業市場的監管和控制的不斷加強,要求外資公司必須達到一定建廠年限或鋁土礦出口量後,才能在當地建設氧化鋁廠,實現鋁土礦當地加工,推動礦業行業的本地化發展,以提升政府收入。資料顯示,幾內亞是全球第二大鋁土礦生產國,其鋁土礦儲量約為74億噸,佔全球總儲量的25%左右。幾內亞礦業和地質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鋁土礦產量為1.23億噸,同比增長19%;鋁土礦出口量約1.46億噸,同比增長13.2%,鋁土礦是幾內亞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幾內亞的鋁土礦主要出口到中國、歐洲和北美等地,主要出口企業包括贏聯盟SMB、美鋁CBG、中鋁、阿鋁GAC和河南國際等。
08
艾芬豪大西洋公司遊說美國將鐵礦石列為關鍵礦產

全球地質礦產信息系統5月23日訊,據Mining.com網站報道,礦業大亨羅伯特·弗立德蘭(Robert Friedland)新企業艾芬豪大西洋公司(Ivanhoe Atlantic,IA)據報道正在遊說美國政府將鐵礦石列入該國關鍵礦產目錄。此舉目的是響應美國政府獲取軍工所需關鍵材料供應的計劃,屬於提高國防能力戰略的一部分。該公司在幾內亞的寧巴(Nimba)鐵礦項目今年晚些時候預計可生產200萬-500萬噸高品位鐵礦石。七年內年產量可擴大到2500萬噸。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道,兩年前IA公司就開始遊說白宮。美國國內缺乏高品位鐵礦石資源,目前依賴回收材料和低品位礦石,其鋼鐵工業競爭力不強。
09
印度擬反制美鋼鋁關稅措施

經濟日報5月18日訊,印度政府日前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通知文件,要求依據世貿組織規則對部分美國輸印商品加征關稅,以回應美國對印度鋼鋁產品徵收的長期關稅措施。此前,印度曾指責美國加征鋼鋁產品關稅違反世貿規則,就此要求與美國就鋼鋁關稅進行磋商,但被美方以加征關稅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為由拒絕。此次印方擬定的反制行動,涉及商品價值規模更大、法律依據也更明確。根據印度提交的申訴內容,反制措施將主要針對豆類、堅果等美國農產品和化工類高價值商品,旨在一方面平衡印度鋼鋁行業的損失,另一方面施壓美國政府在貿易談判中讓步。美國的高關稅已導致印度鋼鐵出口受阻,2024年印度對美鋼鐵出口量大幅下滑,反制措施則可為印度本土鋼鐵產業爭取應對衝擊的調整時間。分析人士認為,印度雖然在關稅政策上突然對美國示強,但依據國際貿易規則對美國關稅反制的實質影響可能有限,因為美國實施所謂「對等關稅」的行徑本身就是對世貿規則的無視。
10
萊納斯公司成為除中國企業以外首個商業化生產重稀土的企業

德國之聲5月19日訊,澳大利亞萊納斯稀土公司日前宣布,其在馬來西亞的稀土工廠生產出首批氧化鏑產品,成為除中國企業以外首家規模化分離重稀土的生產商。該公司於1月至3月在其馬來西亞工廠建造了鏑和鋱分離設施,每年可分離多達1500噸重稀土。下個月,該工廠將開始生產氧化鋱。這些設施將使萊納斯擴大其重稀土產品線,包括氧化鏑、鋱和鈥產品,以及未分離的釤、銪、釓和混合重稀土。據悉,該公司在1月至3月期間生產了1911噸稀土氧化物,其中包括1509噸氧化鐠釹,由於馬來西亞和西澳大利亞州的改進和維護工作,產量同比下降46%。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該公司還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開發另一家稀土工廠,生產輕稀土和重稀土。公司首席執行官阿曼達·拉卡茲(Amanda Lacaze)表示:「萊納斯現在是全球唯一一家在中國以外商業化生產分離重稀土產品的公司。此舉將有效提升供應鏈韌性,並為客戶提供從中國以外供應商採購產品的選擇。」
來源:礦業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