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5月14日,成都市新津區2025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天府農博園舉行。大會吸引了來自各省市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高校院所、金融機構、商(協)會等近500位嘉賓和行業專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新津民營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大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會上,作為新津民營經濟發展的名片,全球川商總會會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分享了新希望集團如何鍛造農業「金扁擔」的經驗:「對新希望來說,『金扁擔』是讓農民生活更好、農業現代化的寄語。集團堅持了43年,在政策指引下成長為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當前,集團正圍繞農業和食品做『5+3』產業布局,並向人工智慧轉型,開展內部專項培訓,推動數字化發展。」
活動現場,新津區發布了2025年新津首批場景創新清單,主要覆蓋「人工智慧、低空經濟、智慧城市、綠色食品、智能裝備、數智融合」6大領域、23個場景,聚焦政府需求端和市場供給端。
同時,大會還舉行了項目集中籤約儀式和兩場金融需求和軌道交通供需的行業對接會。此次集中籤約涉及總投資超100億元,華潤飲料、智琪食品、安之孚儲能等16家企業參與簽約,為新津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除此之外,大會期間發布了新津民營企業家「五津」精神,即「敢闖、善創、堅守、奉獻、共生」;集中發布新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成立新津區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啟動新津「校企聯姻」行動;召開「新質引領·津企鏈動」軌道交通產業圈鏈融合供需對接專場活動。
據悉,2024年,新津區民營經濟佔GDP比重達66.3%、排名成都第一,民營經濟對GDP的貢獻達到94.4%、稅收貢獻達到75.6%;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6家、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5家,校企科技研發合作項目超100項;綠色食品、新能源、軌道交通三大主導產業均邁進「百億」俱樂部。
下一步,新津將更加註重市場機會的供給、活力的激發,全面清理隱性壁壘,推動資源要素高度集成、高效配置,努力讓市場主體在更加公平開放的競爭環境中茁壯成長,不斷擦亮「中國民營經濟搖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