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非洲之王」崩了,營收利潤雙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2025年05月07日06:50:19 財經 9516

說起國產手機,中國消費者談到的往往都是華為、小米、OPPO、vivo和榮耀,或者是這些國產廠商旗下的子品牌,卻很難想到一個曾經進入全球前三的國產廠商。

我說的這個國產廠商就是傳音控股,這可是一家坐落在中國深圳的中國手機製造商。

國產「非洲之王」崩了,營收利潤雙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聞

2024年傳音手機整體出貨量達到了2.01億台,在全球手機市場的佔有率為14%,位居全球第三。

中國消費者之所以對傳音手機不了解,是因為人家壓根就沒做國內市場,而是主攻非洲、南亞、東南亞、中東和拉美等新興市場,其中非洲市場2024年更是佔據了超40%的份額,妥妥的非洲之王。

但今年第一季度,這家國產「非洲之王」公布的財報卻徹底崩了,2025年第一季度,傳音控股營業收入130.04億元,同比下降25.45%,凈利潤4.9億元,同比下降69.87%。

從2024年的高歌猛進,到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傳音僅僅用了三個月時間,而且IDC數據顯示,一季度傳音手機又重新回到了「Others」行列。

國產「非洲之王」崩了,營收利潤雙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聞

為什麼2024年之前高歌猛進的傳音手機,2025年第一季度就遇到如此巨大的阻力了呢?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市場失守,非洲大本營遭小米、真我強勢圍剿。

曾幾何時,傳音控股在非洲市場擁有無可爭議的統治地位,一度佔據非洲智能手機市場57%的份額,被冠以"非洲之王"的美譽。

但2024年第四季度以來,這一格局正在發生劇烈變化。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2024年四季度小米在非洲實現了22%的同比增長,realme更是實現了70%的驚人增長。

兩家中國廠商的迅猛攻勢,直接擠壓了傳音的市場空間,導致其當季在非洲的出貨量僅增長1%,市場份額從2023年四季度的51%下滑至49%。

國產「非洲之王」崩了,營收利潤雙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聞

除了非洲大本營,傳音在南亞、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同樣遭遇增長瓶頸,在印度市場佔有率僅為5.7%,排名第八,在孟加拉國市場佔有率為29.2%,雖排名第一但面臨激烈競爭。

這些數據表明,傳音過去依靠單一新興市場戰略的增長模式已經遭遇天花板,而競爭對手們正在各個戰場對其形成合圍之勢。

其次是盈利受限,遭受低價策略失效與供應鏈成本飆升的雙重打擊。

傳音手機長期以來引以為傲的低價策略正在失去魔力,這一曾經攻克非洲市場的利器如今反而成為制約公司發展的枷鎖。

2025年第一季度,傳音的毛利率被壓縮至不足10%,與2023年24.45%的毛利率水平相比呈現斷崖式下跌。

而如今當國內友商以相似的低價策略進入非洲市場時,傳音失去了差異化競爭優勢,陷入價格戰的泥潭。

國產「非洲之王」崩了,營收利潤雙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聞

全球供應鏈成本飆升更是壓垮傳音利潤的另一根稻草,2024年以來,DRAM和NAND Flash價格大幅上漲,系統級晶元SoC成本持續攀升,使傳音賴以生存的低成本模式面臨嚴峻考驗。

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公司難以將增加的成本完全轉嫁到產品價格上。

因為非洲等新興市場消費者對價格極為敏感,這種趨勢在2025年第一季度進一步惡化,導致凈利潤同比暴跌69.87%。

最後是轉型困局,研發投入不足與生態協同缺失是結構性難題。

2024年,傳音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僅為3.66%,這一數字不僅遠低於華為的20.8%,也明顯落後於小米的6.6%。

在專利數量方面,傳音與其他手機廠商的差距更為懸殊。截至2023年底,傳音控股專利數量僅為3882項,其中發明專利僅995項。

而同期華為持有有效授權專利超過14萬件,OPPO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9.8萬件,vivo超過5.07萬件,小米也擁有超過3.7萬項專利,這種巨大的技術差距使傳音難以衝擊高端市場。

國產「非洲之王」崩了,營收利潤雙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聞

此外傳音還面臨多元化轉型難題,雖然傳音早已開拓數碼配件、家用電器以及移動互聯網服務等新興業務,但這些非手機業務的營收佔比仍不足10%,對公司整體業績貢獻有限。

反觀小米成功構建的「手機×AIoT」生態,傳音的多元化嘗試顯得零散而缺乏協同效應,無法實現有效增長。

綜合來看,從曾經的國產「非洲之王」到如今漸入寒冬,傳音當前面臨的困境並非一日之寒,而是長期戰略局限在變化市場環境下的集中爆發。

這家曾經創造增長奇蹟的企業,如今正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單一市場依賴症、低價模式危機感、品牌價值天花板以及專利短板帶來的戰略被動,共同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國產「非洲之王」崩了,營收利潤雙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聞

對於國產手機而言,低價模式是難以持續的短板,只有學習蘋果的經驗,通過技術創新、生態構建和品牌塑造,才能形成自己的護城河。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60億公司被1元賣掉 - 天天要聞

60億公司被1元賣掉

60億收購的公司被1元賣掉,這通常是企業為保殼或剝離不良資產而採取的極端措施,背後涉及複雜的商業邏輯和風險考量。
AMD財報超預期,整體銷售額飆升36%,美股盤後漲超4% - 天天要聞

AMD財報超預期,整體銷售額飆升36%,美股盤後漲超4%

美國超微半導體公司(AMD)周二公布的第一財季收益超出預期,並對本季度收入給出了強勁的指引。該公司的數據中心部門,包括人工智慧(AI)圖形晶元和中央處理器的銷售額,超出了預期,增長了 57%。AMD 的預測還包括 8 億美元的成本,該公司表示,這是由於本季度美國限制了該公司部分人工智慧晶元的出口而產生的。美國超微半...
租個工位來創業 省城興起「共享辦公室」熱 - 天天要聞

租個工位來創業 省城興起「共享辦公室」熱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生活中,共享經濟已不陌生。如今,共享辦公室正悄然興起,按月甚至按天支付租金後,即可拎包辦公,桌椅、網路、茶水間、會議室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這種更有性價比的辦公模式,受到一些剛起步的創業人士
企業出海應對特朗普關稅大棒,是否可行、如何可行? - 天天要聞

企業出海應對特朗普關稅大棒,是否可行、如何可行?

當前,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企業出海對於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中國特色現代化企業的打造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尤其是在美國向我國發起關稅戰的時代大背景下。目前我國企業出海的模式豐富多樣,涵蓋了規避貿易壁壘、市場多元化與需求升級、技術合作與創新追趕、品牌國際化與標準制定以及供應鏈安全等多個方面。小...
國產AI晶元獲熱捧:推理需求爆發,產業鏈解題效率提升 - 天天要聞

國產AI晶元獲熱捧:推理需求爆發,產業鏈解題效率提升

旺盛的AI推理需求支撐下,國產AI晶元廠商業績支撐力大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目前國內AI晶元核心公司中,寒武紀連續六年虧損的紀錄在2024年四季度開始終結,並將這種趨勢延續到今年一季度;海光信息業績處在穩定態勢,在今年一季度更是
「蘇大強」「含科量」逐年遞增   江蘇上市公司去年研發支出再創新高 - 天天要聞

「蘇大強」「含科量」逐年遞增   江蘇上市公司去年研發支出再創新高

本報訊(記者 劉揚) 在當前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新質生產力快速崛起時代背景下,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上市公司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推動長效發展的戰略性支撐要素。繼2022年突破千億元大關後,江蘇省內A股上市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再創新高。隨著2024年年報披露工作正式收官,A股上市公司2024年的研發投入情況也浮出水面。Wind數...
滬指站上3300點  A股五月迎來「開門紅」 兩市成交額突破1.33萬億元 - 天天要聞

滬指站上3300點  A股五月迎來「開門紅」 兩市成交額突破1.33萬億元

​5月的首個交易日,滬深A股雙雙收陽,上證綜指放量站上3300點大關,深證成指創出近期新高。6日,上證綜指上漲1.13%,報收3316.11點;深證成指上漲1.84%,報收10082.33點;創業板指上漲1.97%,報收1986.41點;滬深300指數上漲1.01%,報收3808.54點。兩市6日共成交13362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大幅增加。對於短期市場,業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