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美國的關稅戰,引發全球股市暴跌。很多人現在最擔心的是,會不會引發一輪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甚至是像1929年那樣的世紀大蕭條。人們對近百年前的世紀大蕭條,那種悲慘記憶可能已經變得模糊,但是對於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恐慌還很深刻。
正是基於這種對於全球性危機的恐慌,所以人們猶如驚弓之鳥。對於每一次全球市場大跌,都會特別擔心。而全球性的經濟結構問題和社會的結構性矛盾,其實已經是一個跨越東西方國際社會的共性問題,可以說當下的世界,坐在一個隨時會爆發的火山口上,似乎也並不誇張。

而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上台,對於這種規則與秩序掩蓋之下的結構性矛盾,開始進行摧枯拉朽式的破壞,很多嚴重的問題也開始逐步的暴露出來,所以與其說是特朗普製造的問題,不如說是他揭露了問題。
正因為如此,現在又出現了另外一種說法,認為特朗普主動挑起關稅大戰,這是美國一個計劃好的戰略,就是要在全球範圍內製造一場大蕭條,通過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為美國解決債務危機創造條件。
按照這種說法,那麼當下就已經是危機正在進行時了。那麼現實是否真是如此呢?
危機是否到來?
我們看美國的歷次金融危機,大多數都跟美國的金融政策有關係,通過金融政策的調整,製造金融潮汐,從而影響金融市場,最後造成金融危機。在這個過程中,金融政策的調整,往往是金融危機爆發的導火索。
而這一次關稅大戰,其實是經濟貿易政策的調整,通過貿易政策調整,引發金融危機,在目前來看,可能並不符合危機爆發的基本規律,而更像是市場對於不確定性預期的一次性風險出清,換言之,這更像是一種恐慌性引發的市場回調。
因為真正的關稅調整,將會引發怎樣的嚴重後果,至少從目前來看,並沒有明確的數據或者經濟模型,可以作出準確的評估。而與此同時,特朗普的政策,往往還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和多變性,也就是說這種風險的源頭本身,還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真正的危機,往往是這種風險的源頭,從不確定性走向確定的時候,變成各方進行最後攤牌的結果。這也就是過去我們常常聽到的一種說法,危機爆發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各方不夠努力,而是在努力了之後,卻未能做出妥協,實際上就是矛盾已是系統性和結構性的,無法調和,在各方終其常規手段的努力之後,在宣告失敗的同時,也就是危機正式爆發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