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寶上蔚然成風的店群模式,終於要「玩完了」。此前在3月初,淘寶方面曾宣布2025年將加大生態治理的力度,對店群重複鋪貨、惡意同行搶佔流量等行業頑疾重拳出擊。僅僅一周後,淘寶的新舉措就來了。

近日,淘寶方面一口氣修訂了《淘寶網開店規範》、《淘寶網保證金管理規範》、《淘寶網市場管理與違規處理規範》、《淘寶網關於無貨源店鋪實施細則》等規範,遏制極少數商家通過惡意批量開設大量店鋪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避免批量開店商家以不正當競爭方式擠壓正常商家的經營空間。
那麼問題就來了,「批量開設大量店鋪」為什麼會與惡意沾邊呢?這是因為批量開設店鋪屬於「邪道法門」,是在電商行業從藍海走向紅海後,部分賣家依然妄圖獲得超額利潤的一種手段。如今隨著流量紅利的逐步消退,電商平台的買量成本開始水漲船高,也就導致賣家向平台投流的費用也同步上浮,單店鋪精細化運營的投入產出比更是一路下行。
這時候,就有「聰明」的賣家發現,通過開設多個淘寶店鋪、在一個單品儘可能多佔位置,最終就能達到近似壟斷某一單品的效果。此前在2018年、2019年時,淘寶商家中曾流行給一個商品做上百個標題,從而實現最低成本覆蓋關鍵詞搜索流量,以成為某個細分單品的「隱形冠軍」。
其實大批量開設淘寶店並不是一件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隨著越來越多賣家看到店群模式的魅力,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也隨之而來。在淘寶賣家的這種內卷中,「無貨源店群」這個大殺器就在疫情時期被發明了出來。

無貨源就是自身無需準備貨源,只用在電商平台註冊網店,將把全網商品當成自己的倉庫,只需通過採集網上的優質貨源、並加價出售,並且發貨和囤貨都由貨源方完成。在整個交易鏈路中,無貨源電商充當的是中間商、掙取商品的差價。諸如「不做電商,只是電商的搬運工」這樣的說法,其實就是對無貨源電商最精確的形容。
無貨源+店群的組合可以堪稱是「王炸」,直接讓電商賣家的產能指數級增長,它所實現的效果不僅是讓單一賣家壟斷某個單品,而是進而壟斷一個大的品類。無貨源店群一旦泛濫,是真的能導致淘寶的電商生態走向混亂。
可既然如此,淘寶方面為何直到2025年春季才有反應,難道是反應遲鈍嗎?

其實淘寶這一操作稱得上是在亡羊補牢,惡意的「無貨源店群」實際上是他們親手放出來的魔鬼。
無貨源店群最大的命門就在於批量鋪開數百個不同的店鋪,並且為了規避平台的風控機制,這些店鋪的設計和裝修還不能千篇一律。此前由於缺乏技術能力,使得無貨源店群長期不太成氣候,可阿里方面在2023年開始押注的AI電商戰略,卻在無意中為灰產補齊了短板。
AIGC的普及不僅為正常賣家提升了效率,同樣也可以為灰產賦能。阿里的AI電商能力為商家就彌補了產能不足的缺陷,當然,這裡的產能並非指商品的生成能力,而是指將商品以合乎平台規則的方式展示出去的能力。由於一款商品需要有商品名、產品詳情介紹、產品圖,但有相當多的賣家缺乏批量生產它們的能力。

以阿里在去年春季推出的「繪蛙」為例,它主要是針對淘寶、天貓的商家和達人,通過生成營銷文案、訓練專屬AI模特等功能,就能大幅提升創作效率。
據悉,「繪蛙」的文生圖功能可以幫助賣家打造AI模特,並省去了與模特、攝影、化妝進行溝通的環節,商家自己就能用AI模特展示自家商品。而AI寫作則號稱可以打造種草爆文,商家只需填寫淘寶鏈接、商品ID,並介紹主要賣點和人設之後,就能自動生成種草文案。
對於一切需要產品展示、文字介紹的店鋪,藉助多模態大模型就能實現一站式完成「裝修」。如果說2023年的大模型還只能勝任重複性和規律性的任務、缺乏創造性思維,那麼AI模特的相關技術早在2023年就靠著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出圈,但當時該技術有每一次微調都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細節改變的缺陷。
可到了2025年,DeepSeek-R1、GPT-4.5、Gork-3的出現,就意味著AI大模型的智能有了質的飛躍,AI文案越來越自然、圖片越來越逼真。現階段的AI到底有多厲害,以阿里媽媽上月召開的「AI贏新·高質增長」發布會中公布的內容,就可見一斑。
在此次發布會上,阿里方面提及了一系列AI工具和能力,其中有一個名為「AI選詞」的功能,可以通過AI對話理解商家在品牌心智防守、商品競爭力提升等複雜場景的經營訴求,快速完成核心關鍵詞供給,並配給最優的投放策略。對於灰產來說,AI選詞無疑可以大幅度提升搜索卡位,以及相似品跟投的效率。
以往無貨源店群還需要灰產一支團隊才能實現,效費比著實不算太高,但有了AI的加入,一個人幾乎就能頂一個團隊。就相當於在AI的助力下實現了一次效率革命,而這顯然是淘寶方面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因此也就有了今年開年以來,他們多次針對治理惡意店群的表態。
如果放任自然,在AI技術的幫助下,店群模式幾乎必然會主宰整個淘寶的電商生態。畢竟阿里的AI電商是要為正常商家賦能,而不是讓AI產出的文案和圖片在淘寶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