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增速、提振消費、AI、中長期資金、老齡化……兩會熱點專家說

2025年03月14日11:40:17 財經 3363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節點,今年兩會圍繞經濟增速目標、內需提振、科技革命、資本賦能與人口結構轉型等議題展開深度討論。在外部環境複雜性與內部轉型壓力交織的背景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的目標,凸顯對經濟韌性信心與高質量發展導向。本文將從政策邏輯與專家視角解析上述五大戰略部署的深層意義。

5% 增速錨定:穩增長與促轉型的戰略平衡點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25年gdp增速目標為5%左右,延續2024年基準。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陽指出,5%左右的增長目標經過反覆研究論證,綜合考慮國內外形勢與各方面因素,兼顧需要與可能,從發展態勢、能力條件、支撐政策等多方面判斷,是可以實現的。

5%增速、提振消費、AI、中長期資金、老齡化……兩會熱點專家說 - 天天要聞


從需求端看,5%增速是穩就業與民生保障的關鍵。按2024年134.9萬億元總量計算,新增6.7萬億元財富空間可支撐工資與社保提升。供給端則依託全產業鏈優勢、消費市場潛力及高素質勞動力。政策工具上,財政赤字率提至4%、超長期特別國債加碼至1.3萬億元,消費以舊換新補貼翻倍至3000億元,投資建設資金規模超5萬億元,均指向穩基本盤與育新動能。

香港信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廖群強調,2035年gdp翻番目標的實現需2020年至2035年年均增速4.73%。鑒於前四年年均增速5.3%,2025年5%目標為後續結構性升級預留空間,平衡短期穩增長與長期動能轉換。

提振消費:政策工具激活市場內生動力

《政府工作報告》將提振消費列為首位。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瑞東認為,報告強調消費在經濟循環和產業升級中的重要作用,通過 「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從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三方面協同發力。

5%增速、提振消費、AI、中長期資金、老齡化……兩會熱點專家說 - 天天要聞


具體措施包括: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以持續對消費品以舊換新進行補貼;從放寬准入、減少限制、優化監管等方面入手,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等。

「在政策支持與消費升級雙輪驅動下,以舊換新政策有望加速存量市場煥新,疊加智能化、綠色化技術迭代,耐用品消費韌性持續凸顯;與此同時,康養文旅、數字服務等服務新業態也有望釋放潛力,推動商品與服務消費形成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進一步夯實內需增長根基。」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表示。

人工智慧+:從技術突破到產業深度融合

繼2024年「人工智慧+」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2025年政策細化至產業賦能、終端應用與場景培育,明確「具身智能」為未來產業方向。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指出,政策聚焦垂直領域大模型開發、智能終端普及及算力優化,通過「示範場景+財政補貼」推動ai在低空經濟、醫療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5%增速、提振消費、AI、中長期資金、老齡化……兩會熱點專家說 - 天天要聞


未來,ai 將深度融入千行百業,形成 「技術創新 — 場景落地 — 產業升級」 的閉環。為保障「人工智慧+」順利推進,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強調,還需攻關關鍵核心技術、開發利用數據、合理布局算力資源,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雙向融合發展。

中長期資金入市:資本市場邁向「投資市」轉型

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是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議題。今年年初,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推動險資、養老金等提高a股配置比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資本市場穩定對居民財富效應、企業融資及地方債務緩解具多重意義。

5%增速、提振消費、AI、中長期資金、老齡化……兩會熱點專家說 - 天天要聞


南開大學金融學英才終身教授田利輝指出,中長期資金入市是穩定資本市場的「壓艙石」,需完善基礎制度促進中長期資金與上市公司良性互動,發展權益類基金,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他強調,政策目標並非簡單規模擴張,而是通過制度重構推動「融資市」向「投資市」轉型,通過長期資金在降低波動率和提升定價力兩大功效的發揮,真正實現「價值引領、共享發展」的治理願景。

應對老齡少子化:構建全生命周期支持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中「投資於人」這一新表述引發熱議。如何把更多資金資源投入到人的發展和保障上,特別是教育、醫療和養老等民生領域短板方面,具有現實意義。面對60歲以上人口佔比超21%、生育率1.09的挑戰,政策從「兜底保障」轉向「全齡友好」,突出科技與產業融合,通過財政、稅收、用工等多維度降低家庭負擔。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提出「一小一中一老」主線:「一小」加強普惠托育,「一中」完善生育支持,「一老」發展銀髮經濟與適老化改革。

5%增速、提振消費、AI、中長期資金、老齡化……兩會熱點專家說 - 天天要聞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陳友華建議構建國家、市場、社會、家庭協同治理框架:國家層面短期提振生育率、延遲退休,長期優化人口布局;市場層面激活老齡產業潛力;社會層面重構孝道倫理與社區服務;家庭與個人層面形成「親情維繫+專業服務」的新型代際支持模式。

來源:金融時報客戶端
記者:王璐
編輯:楊致遠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臨港新片區:發布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 天天要聞

臨港新片區:發布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5月9日,在臨港新片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成立一周年活動上,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發布。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上述操作指引將配合相關領域負面清單使用。後續臨港新片區將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公募基金、證券、電池護照等領域,不斷拓展操作指引覆蓋度,更好解決企業實際需求,指導數據處理者...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 天天要聞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微成都報道 歷時三個多月,*ST長葯(300391.SZ)意向投資方終於浮出水面。5月8日,*ST長葯發布公告稱,公司和臨時管理人分別與產業投資人四川嘉道博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嘉道博文」)等六家機構簽署重整投資協議。根據協議,投資人將通過「現金注資+資源導入」方式協助公司清償債務、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在投資人中,...
4月外貿數據,公布了! - 天天要聞

4月外貿數據,公布了!

原創 劉博團隊對等關稅,到底對進出口產生了哪些影響?萬眾矚目的4月的外貿數據,今天公布了。今年1到4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4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8.39萬億元,增長7.5%;進口5.75萬億元,下降4.2%(均為人民幣)。下圖是中國(內地)跟主要國家和地區之間按照美元計算的外貿數據。大家更關心4月單月...
V觀財報|瑞豐光電收監管函 - 天天要聞

V觀財報|瑞豐光電收監管函

中新經緯5月9日電 深交所網站9日發布關於對深圳市瑞豐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豐光電」)及相關當事人的監管函。
庄士機構國際發盈警,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 - 天天要聞

庄士機構國際發盈警,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

智通財經APP訊,庄士機構國際(00367)發布公告,本集團預期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取得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而去年則取得虧損約9.32億港元。根據現時可取得的未經審核財務資料分析,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虧損乃主要由於確認本集團投資物業的公平值虧損;確認本集團待售物業以及位於中國的...
易點天下向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 - 天天要聞

易點天下向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

智通財經APP訊,易點天下(301171.SZ)發布公告,公司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相關事項的議案》《關於向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議案》,確定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為2025年5月8日,向符合授予條件的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12.28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