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公募「台柱子」官宣離職了。
3月12日,華商基金髮布公告,基金經理周海棟因個人原因,同日卸任其在管的6隻產品的基金經理,離職原因為「個人原因」,且不轉任華商基金的其他工作崗位。

折損一員大將的華商基金,也迅速用自購的方式向投資者傳遞信心。根據公告,華商基金已於3月12日運用2000萬元固有資金,申購華商盛世成長等4隻曾由周海棟管理的基金產品。

任職期間,業績很「抗打」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華商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合計1363.97億元,其中股基和混基規模合計494.86億元。而截至去年年末,周海棟一人在管的6隻產品合計規模就有293.47億元,在華商基金權益型產品總規模中佔比近六成。
優秀的業績是周海棟管理規模破百億、成為華商基金「台柱子」的重要原因。
2014年5月,周海棟擔任華商策略精選混合的基金經理,由此開始他作為基金經理的職業生涯。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2日,周海棟任職以來的回報率為156.39%,遠高於同期偏股型基金經理平均30.53%的回報率,這一成績在695名同類基金經理中排在第14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周海棟是業內少有的「雙十基金經理」(從業超過10年、年化收益超10%)。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業內近4000名基金經理中,有379位基金經理從業超10年,其中任職期間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基金經理僅有61位。

從單只基金的表現來看,周海棟的業績更加亮眼。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其在管的6隻產品中,截至3月12日,有三隻產品在他任職期間的總回報已超過100%,其代表作華商新趨勢優選混合任職總回報高達363.36%,在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一。

更為人稱道的是,周海棟持倉均衡分散,每次行業輪動幾乎都能精準踩中「風口」,業績無論在牛市還是熊市都很「抗打」。
仍以華商新趨勢優選混合為例。據同花順ifind,該產品在2019年—2020年間大量配置計算機板塊的個股,2021年又轉向有色金屬和煤炭;2022年和2023年間,周海棟著重配置了計算機、有色、煤炭等板塊,此後又在2023年末向有色金屬行業傾斜,成功搭上2024年有色金屬價格暴漲的「東風」。
從年報披露的業績來看,華商新趨勢優選混合在2019年—2024年間連續6年實現正收益,其中2020年年內該基金凈值增長率達77.42%。在2022年、2023年市場表現低迷時,周海棟在管的6隻產品中,5隻產品連續兩年交出收益率為正的成績單。
8位接任者表現如何?
周海棟離職的同時,華商基金安排了8位基金經理接手其產品,其中華商臻選彙報混合安排了三人共管。銀柿財經根據同花順ifind披露的數據整理了這些基金經理的基本情況。

從數據來看,接手周海棟代表作華商新趨勢優選混合的童立,在幾位基金經理中表現最佳。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目前童立共管理7隻基金,截至3月11日,童立今年以來收益率為12.44%。
在接手華商新趨勢優選混合之前,童立在管規模最大的基金是華商新銳產業混合。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自2016年12月擔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以來,童立任職總回報為23.47%。
截至2024年年末,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順絡電子(002138.sz)、頂點軟體(603383.sh)、思特威-w(688213.sh)、晶方科技(603005.sh)、艾為電子(688798.sh)、金風科技(002202.sz)、電連技術(300679.sz)、中國西電(601179.sh)、長高電新(002452.sz)、威勝信息(688100.sh)。
在華商基金2月末發布的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中,童立表示2025年的資本市場,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方向是最值得重視的方向,尤其是ai應用、智能駕駛、機器人和自主可控等領域,將在產業推進和落地層面取得顯著進展。同時,童立透露自己的選股標準包括兩大方面:公司核心競爭力以及公司過往業績表現。

名將離任,重創基金公司在管規模
知名基金經理離職早已不是新鮮事,進入2025年以來,這一趨勢似乎更加明顯。
銀柿財經梳理髮現,今年以來已有宏利基金王鵬、中歐基金曹明長、建信基金周智碩、嘉實基金洪流、廣發基金張東一、華夏基金周克平等業內知名度較高的基金經理先後宣布離任。其中,王鵬、周智碩、張東一、周克平均為前任百億基金經理。
目前,僅有周智碩公布了最新動向。基金業協會官網顯示,他已於今年2月入職廣發基金。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年來公募基金經理頻繁離職的背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行業降費趨勢持續深化疊加薪酬制度改革,導致基金經理收入縮水;另一方面,etf等被動型產品的快速崛起,分流了基民對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配置需求。此外,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高壓的業績考核機制,以及市場波動加劇帶來的投資難度上升,也令從業者身心俱疲。
從過往經驗來看,「名將」離職往往會導致「贖回潮」出現,進而顯著影響基金公司在管規模。
例如2024年3月初,市場上流傳出圓信永豐基金時任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基金經理范妍即將離職的消息,基民聞風而動。一季報顯示,彼時其在管的8隻產品一季度規模全部縮水,其中圓信永豐優享生活2024年一季度規模縮水超六成。
去年5月,彼時就職於中庚基金的丘棟榮被傳出即將離職,基金二季報顯示,除當時正在封閉期的中庚港股通價值外,其餘4隻產品二季度均遭遇凈贖回,5隻產品總規模環比一季度縮水51.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