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中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中國石油消費量,三年內上演「冰火兩重天」:2022年疫情寒冬,6.7億噸艱難支撐;2023年經濟復甦狂飆,7.5億噸暴漲12%。
信息來源:《今年我國石油消費量預計達7.56億噸,增長5.1%》,北京日報客戶端,2023年3月28日。
然而,2024年增速驟降至1%,僅7.64億噸,增長戛然而止!從兩位數暴漲到個位數緩增,石油需求「剎車」背後,究竟是增長乏力還是另有隱情?
中國石油消費的現狀與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以驚人的速度騰飛,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城市化浪潮的席捲而來,都離不開「工業血液」——石油的強力支撐。
數據顯示,2022年,儘管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國石油消費量仍然達到了6.7億噸。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經濟復甦的活力迸發,2023年,石油消費量更是猛增至7.5億噸,增幅接近驚人的12%。儘管2024年預計增速將放緩至1%左右,消費量達到7.64億噸,但龐大的基數仍然令人矚目,並且預示著未來可能再次出現增長。
或許你還記得,幾十年前,中國曾是石油出口國,那是何等的自信與驕傲。
信息來源:《全面淘汰200萬噸及以下煉油產能,小企業出路何在?》,界面新聞,2024年6月8日。
先說這龐大的石油需求從何而來。工業的快速發展,城市的不斷擴張,以及汽車數量的爆炸式增長,這些都如同一個巨大的吸盤,無休止地吞噬著石油資源。
2022年,中國進口石油超過五億噸,一個驚人的數字,這背後是中國能源結構的脆弱,以及經濟發展對石油的高度依賴。2023年,石油進口量佔據總消費量的七成以上,即使到了2024年,情況也未見明顯好轉。
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命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他國,這怎能讓人不感到擔憂?
更令人不安的是,中國的能源安全並非僅受內部因素的影響。地緣政治的動蕩,例如俄烏衝突,直接衝擊了全球能源市場的秩序,導致石油價格劇烈波動,也給中國的能源供應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從自給自足的石油出口國,到如今高度依賴進口的能源消耗大國,這巨大的落差,難道不值得我們警醒嗎?
中國如何應對石油安全挑戰?
面對全球能源格局的變動,中國並沒有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出擊,多管齊下地尋求能源自主的路徑。就在不久前,中國石油企業攻克了深層油氣勘探的世界級難題,成功鑽探了一口深度達到11100米的超深井。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中國在深地油氣勘探領域掌握了領先技術,也預示著中國有能力在更深的地下找到石油,開闢新的能源來源。
在渤海,新的油田也被發現,如同為中國的能源安全增添了一份重要的保障。這些進展無疑增強了中國能源自給的底氣,也讓中國在應對國際能源波動時,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然而,僅僅依靠石油開採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中國深諳此道。因此,在傳統能源領域取得突破的同時,中國也在積極擁抱新能源的未來。全球能源投資的走向就是最好的證明,對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已經超越了石油,這代表著一個清潔能源時代的到來。
2024年,汽油消費量降至1.63億噸,這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顯著減少了中國對石油的依賴,另一方面,它也減少了環境污染,為實現中國的「雙碳」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可以說,中國正在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姿態,通過技術創新和能源結構調整,逐步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可持續的能源體系。
當然,調整產業結構,也是中國應對石油安全挑戰的重要一環。「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通過優化產業布局,發展高附加值產業,降低高耗能產業比重,中國正在逐步構建更加綠色、低碳的經濟發展模式。
除了以上措施,中國還通過技術革新和戰略石油儲備等手段,多方合力,共同應對石油安全挑戰。
儘管中國在保障石油安全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挑戰依然存在。經濟的持續發展,商品的多樣化和數量增加,都可能導致石油消費再次增長。
中國石油消費的轉型之路
全球能源市場如同一個巨大的棋盤,各方勢力在此博弈,而中國,正身處這場變局的中心。我們不妨先將目光聚焦於當下,中國經濟的復甦正牽引著能源需求的增長。
2023年,國內石油消費量預計將攀升至7.56億噸,成品油消費量也將達到3.98億噸,增速分別為5.1%和9.1%。看似充足的成品油供應,預計產量將超出需求3500萬噸,似乎讓人感到一絲輕鬆。
然而,天然氣的需求卻在快速恢復,預計消費量將達到3865億立方米,增速回升至5.2%,這讓供需關係再度緊張起來。
這種緊張感並非空穴來風,它來自於全球能源市場的巨大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的複雜性、經濟形勢的波動,以及技術創新的加速,都如同幾股強大的力量,持續攪動著這個市場。
特別是原油價格,2023年預計將在每桶80至90美元之間高位震蕩,這將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不小的挑戰。
更令人關注的是,昔日由產油國主導的市場,如今已演變為美國與歐佩克兩大勢力之間的角逐。各國為保障能源安全,也紛紛加強對能源行業的管控。
為了應對挑戰,中國油氣企業正在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計劃將原油產量維持在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量也要超過2300億立方米,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國家也在積極調整能源政策。2023年,中國能源政策的重點將是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雙碳」目標相關政策,加快落實「十四五」規劃的各項任務。
從能源需求的增長,到國際市場的動蕩,再到國內的政策調整,我們看到了一個國家在能源領域所面臨的複雜挑戰。
筆者認為
我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石油能夠以嶄新的面貌屹立於世界能源舞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