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晶元是美國發明的,並且長期以來,在晶元產業上,美國都是領先全球,且美國不允許任何國家和地區挑戰其晶元霸主地位。
但在2020年的時候,在全球晶元製造產能上,美國的產能被中國超過,美國僅為12%,而中國達到了16%。
按照預測,接下來中國晶元產業會飛速發展,到2023年時產能佔到全球的24%,而美國會降至10%。
於是美國不斷的對中國晶元產業進行打壓,禁令一輪又一輪,想通過限制半導體設備、技術等,阻礙或延緩中國晶元產業的發展。
在打壓中國晶元產業的同時,美國也想重振自己的晶元製造業,因為自己的製造業不行的話,美國的晶元產業,也會「空心化」。
為此,美國拋出了530億美元的晶元補貼案,重獎到美國建晶元廠的企業,為此英特爾、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均計劃建廠,拿這個補貼。
不曾想,設想美好,進度則非常不美好,受談判、許可、工人短缺等影響,美國晶元製造業在經過了兩年之後,依然沒什麼進展。
像台積電、英特爾等計劃建設的工廠,進度不理想,甚至很多人認為,未來這些廠能不能真正運營起來都是未知數,因為建設、運營成本太高了,同時工人缺乏,合格的勞動力嚴重不足。
而反觀中國,在晶元產能上不斷發展,按照TrendForce的數據,目前我們已建成的晶圓廠有44家,然後還有22家晶圓廠在建,會在接下來的3-5年內陸續完工。
預計到2024年時,全球晶圓月產能將達到3000萬片(以8寸晶圓當量計算,不含DRAM、NAND存儲晶元),其中中國大陸的晶圓產能將達到 860 萬片,同比增長 13%,佔全球晶圓產能的28.7%,排名全球第一。
為此,美國是真的有點急了,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美國政府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向英特爾、台積電等晶元廠,再多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補貼,以幫助其建設新的半導體工廠。
美國希望通過這些補貼,激勵這些晶元企業,加碼美國製造,幫助美國提升自己的晶元產能,不過業內人士表示,短時間之內,肯定是沒什麼效果的,補貼的工廠,就算一切進展順利,至少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生產美國製造的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