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曾子建 每經編輯:葉峰
本周,A股市場既驚險,又刺激!周二滬指一度跌至2724點新低,但誰能想到,周五收盤,滬指穩守2900點關口。而從ETF市場的運行情況來看,儘管仍有個別跨境ETF保持漲幅領先,但日經ETF的沖高回落,跨境ETF或許已是強弩之末。
隨著大盤的築底反彈,來自中特估板塊的強勢崛起,尤其是中國聯通、中國石油以及銀行股等權重板塊的持續強勢。那麼,對於中特估的持續強勢,哪些ETF從中最為受益?
ETF強勢格局生變?
首先,看看本周ETF的漲幅榜。

美國50ETF(513850)以44.12%的漲幅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標普ETF(159655),周漲幅達12.23%。實際上,這兩隻產品的周漲幅已經是大幅收窄了。比如標普ETF,周四曾經出現跌停,而美國50ETF周五也是明顯沖高回落。
另外,前兩周表現強勢的日經ETF,本周也明顯回落,日經ETF(513520)周三之前依舊強勢,但隨後連跌兩天,本周累計跌幅達4.86%。

跨境ETF本周大幅震蕩,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溢價率太高了,而各家基金公司近期也不斷提示溢價風險。但截至周五,美國50ETF的溢價率依舊高達42.46%。如此巨大的溢價率,該如何理解?其實可以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這隻基金的單位凈值只有1元,而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以1.4元以上的價格去購買,那麼溢價率就超過40%。這種不正常的大幅溢價狀態,源自市場情緒高企,但顯然不可能維持較長時間,未來溢價率必然會收斂。目前,日經ETF的溢價率已經從前期超過20%,收斂到了5%。
本周,市場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周三中特估板塊的強勢崛起。而周四,中國聯通和中國石油的雙雙漲停,將中特估行情推升至新的高度。周五,中國石油再漲超6%,可謂「舉重若輕」。
那麼,哪些ETF產品從中最為受益?
漲幅榜中,國泰央企共贏ETF(517090)周漲幅達11.33%,排名第三。

央企共贏ETF最新份額規模4.48億份,最大的特點就是一鍵布局央企「中字頭」,重倉股包括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建築、中國移動、中國神華等公司。
除了國泰央企共贏ETF外,平安、南方旗下的類似產品漲幅也超過9%。
除了央企ETF外,廣發基建50ETF(516970)、南方房地產ETF(512200)、房地產ETF華夏(515060)等產品,本周也有超過9%的漲幅。
實際上,本周除了央企、基建、地產領域的ETF表現強勢外,金融領域也有不錯表現。比如證券ETF(512880)本周大漲5%,在底部迎來一根周線中陽線。

此外,還有多隻非銀金融ETF周漲幅超過5%,但由於央企、基建表現過於強勢,也導致這些產品無緣漲幅榜前列。
跌幅榜:創新葯ETF遭遇重挫
周五,醫藥板塊突然遭遇變故,龍頭葯明康德閃崩跌停,帶動A股創新葯板塊走弱,康龍化成、葯康生物、泰格醫藥跌超10%。此外,港股醫藥板塊,如葯明生物、葯明康德港股等,一度跌幅超過20%。

這一突發,也決定了本周ETF跌幅榜前列集中在了醫藥類ETF。

其中,創新葯ETF滬港深(159622)跌幅6.61%,創新葯滬港深ETF(517380)下跌6.56%。除了上述兩隻產品外,還有多隻創新葯相關ETF周跌幅超過6%。不過,創新葯個股的大跌,與突發利空傳聞有關,未來還需要等待公司的正式澄清。創新葯相關ETF本周的主要跌幅,都來自周五,而本月累計跌幅已經放大到了15%以上。
此外,電池主題ETF、新能源車ETF、半導體行業ETF本周普遍跌幅超過5%。
從上述幾個跌幅較大的領域來看,主要還是集中在過去幾年,公募機構倉位較重的幾個賽道。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些領域未來要想扭轉趨勢,可能還需要等待。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