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所有高估值

2024年01月15日17:15:24 財經 1585

早上辦公室死一樣的寂靜。

主編老張,公司最後的多頭看著「MLF不變」的新聞,一個勁兒嘬牙花子。

距離8月4日,他在晨會上公開唱多,「編輯要有牛市思維,思考牛市選題」已經過去了23周。

殺死所有高估值 - 天天要聞

這段時間,滬深300負增長了18%,創業板指負增長超過23%,去年他一直批評我太悲觀,結果一看,我明明是太樂觀。

「耶,再來3個點上證就要跌破前低咯!」

「沒意思,怎麼又漲起來了...」

「舒服了,又綠了。」

抬走,終於又瘋了一個。


收縮的預期

股市交易的主要是預期。

上周坊間一直在流傳這周要降准降息,暫停IPO,現在來看又是子虛烏有。

咱們現在引導預期的手段確實有點稚嫩,預期傳導主要靠小作文。

而小作文的危害就是給了大家「不合理」的預期,預期就算能兌現,在這個弱勢的市場里,搞不好還會利好落地變利空;可一旦預期連兌現都沒有,大家心態只會更糟,反映在股價上就是收縮。

股市是一面鏡子,因為股價多多少少也反映了個人生活、企業經營的「預期」。

相信未來會更好,才能唱出「我的未來不是夢」,買房、擴產還是炒股票,錢才能從銀行里流向各個實體。

但如果大家預期就是收縮的,有錢也只敢存起來,或者把錢還掉。

這恰恰就是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第一個十年,日本非金融部門在做的事——「還錢」。

殺死所有高估值 - 天天要聞

經濟是水,有人存錢有人消費,有人還錢有人借貸,這樣水才能流起來。

不然,每個微觀主體都選擇企業+個人債務最小化,大家的「最優解」對整個社會經濟來說,反而成了壞事。

怎麼扭轉預期,作為「二級市場虧錢破落戶」來說,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居民通過股票基金也能賺到錢。」

上周老闆買集運期貨吃漲停,立刻下單了一台小米,資本市場賺錢、實體經濟消費,就是眼下最通暢的邏輯,大家股票賬戶回本了、賺錢了,也能更好的買房呀。

說道理,擺在A股面前的主要只有兩種路徑——漲,資金迴流,繼續漲;跌,資金割肉,繼續跌。

破罐子已經攥在大家手裡了,摔不摔就是一剎那的事。


作妖的小盤股

為什麼說是破罐子?

簡單來說,很多公司只有概念而無業績,只有波動而無漲幅,雖然年化收益看起來還行,但都是瘋漲暴跌。

因為很多公司質地確實配不上太高的估值,最終造成了成長股偽成長、真波動的特徵,所以隨處可見巴菲特VS木頭姐式的均值回歸,對普通投資者的擇時要求大大提高,搞不好就是價值毀滅。

殺死所有高估值 - 天天要聞

說實話,A股很多小盤股有著過於充沛的流動性,雖然宣傳口徑是「高成長性、高潛力」,但真實原因可能就是盤子小,適合操縱。

比如前幾天證監會處罰的勁拓股份,2017-2018年上市公司聯繫私募遊資炒股價,密集發布利好公告,券商配合發唱多報告,股價拉起來賣給接盤的散戶

殺死所有高估值 - 天天要聞

這個路數和阿寶西國投VS強慕傑南國投,炒作服飾公司「皮爾卡丹概念股有什麼區別?

割韭菜的思維不變,套路不變,還美其名曰市值管理。

就是這樣一家在2020年就被證監會調查的公司,2021年漲了80%,2021至今依然還有20%的漲幅,誰說A股是*坑,對炒家來說,A股簡直就是天堂。


沒能扛起指數的大盤股

小盤股作妖的側面是,權重股龍頭股沒能扛起大旗,沒法靠著強硬的業績吸干小盤股的流動性。

就算曾經有業績、有景氣度,幾十倍上百倍PE賣給你,又怎麼辦呢?

這裡對比一下2021年底的茅指數、寧指數成分股在當時的市盈率,再對比一下美股七仙女此時此刻的估值。

殺死所有高估值 - 天天要聞

我一直覺得美股7巨頭當前擁擠度太高,可跟當年的茅寧指數一對比,反而顯得一點都不貴了,這也側面說明了當時那波估值炒得是真™高。

而且,我們的龍頭股本身偏傳統行業更多一些,還沒有像美國大型科技股那樣掌握核心科技的同時,到全世界去賺鈔票的本事。

從A股普通玩家的角度出發,施洛斯的分散+低估值打法可能比芒格的拿住好公司死扛更適合,而且就算芒格再世,來A股也不太會以這麼貴的估值埋進去死扛。

作為施洛斯+芒格的複合體,巴菲特雖然會買好公司,但估值都不會太貴。

2016年介入蘋果的PE是14倍,2008年買比亞的是10倍,1988年買可口可樂是13倍,遍觀巴菲特這麼多年的持股,基本就沒有破20倍PE買的股票。

雖說估值不是簡單的20PE以下就好,20PE以上就不行,但巨佬買股票都這麼便宜地出手,咱們哪來的勇氣100倍PE去接盤?

而如果我們在2021年底,選擇20倍PE以下的6家公司建個組合——

殺死所有高估值 - 天天要聞

殺死所有高估值 - 天天要聞

雖然也會虧,但比主流指數還是少跌了許多。

以前我們是成長新興經濟體,要享受估值溢價,但現在我們本身也從成長股走向價值股,估值是不是應該更理性一點呢?

所以咱們不討論概念炒作,也不扯情緒化那些沒用的東西,這幾年投資虧錢了的問題主要還是太貴。

既然貴,就要繼續釋放風險。

我想,A股遲遲不見反轉、國家隊一直不大規模出手增持,也是這個原因。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3477億美元!伯克希爾一季度現金儲備再創新高,擔憂關稅戰不確定性影響 - 天天要聞

3477億美元!伯克希爾一季度現金儲備再創新高,擔憂關稅戰不確定性影響

5月3日,2025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召開前夕,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下稱「伯克希爾」)例行發布了2025年一季報。財報顯示,伯克希爾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為897.25億美元,上年同期營收為898.69億美元,小幅下降;凈利潤46.03億美元,同比減少64%,上年同期盈利127.02億美元;第一季度投資凈虧損50.38億美元,上年同期盈利14.8億...
假睫毛產業帶這樣「煥」新 - 天天要聞

假睫毛產業帶這樣「煥」新

解碼2025外貿經濟新形勢及行業新趨勢、TikTok助力睫都商家出海銷售、睫毛產業出海合規解決方案……4月16日—20日,多家電商平台陸續來到青島路演,幫助假睫毛產業帶的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位於青島平度假睫毛產業帶的商家發現,假睫毛行業加速
QFII大舉加倉 - 天天要聞

QFII大舉加倉

【導讀】2025年一季度末QFII持倉動向曝光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隨著2025年一季報的披露,QFII在A股市場的最新投資動向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69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QFII的身影,共持有80.63億股,期末持有總市值達到1172.13億元,較去年末增長3.15%。 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一季...
...困於演算法「越跑越虧」!里程費跌破1元、抽成提高……平台與司機... - 天天要聞

...困於演算法「越跑越虧」!里程費跌破1元、抽成提高……平台與司機...

「完成2000單獎勵0.01元」,近日某網約車平台這一讓人匪夷所思的「獎勵新規」,在網約車司機圈裡炸開了鍋。司機們紛紛吐槽,這是變相侮辱。這0.01元的「天價獎勵」,也打破了網約車上線十餘年的最低紀錄。日前,青島市公布2025年一季度青島市網約車行業運營動態,日均完成5單以下的車輛22264輛,佔比達36.73%,也揭示了當下...